2022-2023學年遼寧省鞍山市鞍鋼高級中學高二(上)段考歷史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以下各題中,只有一項答案最符合題意,選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
1.2020年5月,河南鞏義“河洛古國”重大考古成果發(fā)布。在這處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遺址中,出土器物包含許多其他文化因子:如折腹鼎、背壺具備山東大汶口文化特征,陶器組合中出現(xiàn)的大量雙腹器屬于長江流域屈家?guī)X文化因素等。這體現(xiàn)了( ?。?/h2>
組卷:34引用:60難度:0.6 -
2.《史記?夏本紀》記載夏啟討伐有扈氏,臨戰(zhàn)前發(fā)布動員令:“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用(服從)命,賞于祖;不用命,僇于社?!边@一記載表明夏朝政治統(tǒng)治的特點是( )
組卷:7引用:5難度:0.7 -
3.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想通過取悅先王先公等獲得庇護,避免災難。與此相比周人有著明顯的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鄙讨莒胱嬷贫鹊难葑儯ā 。?/h2>
組卷:59引用:35難度:0.9 -
4.《史記?周本紀》載:周“穆王將征犬戎”,但大臣祭公謀父反對,向他講了“先王耀德不耀兵”的道理,但穆王不聽勸諫,遂征之。周厲王貪財好利,霸占山林川澤,實行掠奪性的“專利”政策。大臣芮良夫勸諫厲王放棄專利,但厲王不聽。材料意在說明周代( ?。?/h2>
組卷:2引用:5難度:0.6 -
5.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周平王對秦襄公畫了個大餅,把王室無力控制的岐山以西即大戎控制的土地賜給秦國,至秦昭襄王時,大戎的頭號強國義渠終被秦國消滅。這則史實可以說明( ?。?/h2>
組卷:26引用:6難度:0.6 -
6.《呂氏春秋》曾引用一個寓言故事:“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為百人分也,由未定。未定者,人欲望之也。由未定,充且屈力,而況眾人平?積兔滿市,行者不顧,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雖鄙不爭?!弊髡哂懻摰闹黝}是( ?。?/h2>
組卷:11引用:13難度:0.7 -
7.孟子在解釋“武王伐紂是否是弒君”的問題時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諸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的解釋主要是基于( ?。?/h2>
組卷:4引用:4難度:0.6 -
8.荀子曰:“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衡之于輕重也,猶繩墨之于曲直也,猶規(guī)矩之于方圓也”這說 明荀子重視禮的目的是( ?。?/h2>
組卷:0引用:4難度:0.7 -
9.《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的叔叔項梁,曾因罪案被櫟陽縣(今陜西省境內(nèi))逮捕入獄,他就打通關系,請?zhí)I縣(今安徽省境內(nèi))獄掾曹咎寫信給櫟陽獄掾司馬欣,案件才得以了結。后來,項梁殺人后和項羽一起逃到吳中郡(今江蘇省境內(nèi))……吳中重要的徭役或喪葬之事,項梁經(jīng)常做主辦人。由此可推知( )
組卷:2引用:2難度:0.6 -
10.漢初的人口較秦代大為減少,許多大城市的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萬戶的曲逆縣,到漢初只有五千余戶,而這在當時已算得上是人口大縣。這種狀況可用于說明漢初( )
組卷:13引用:12難度:0.6 -
11.《漢書?貨殖傳》載:“吳楚兵之起,長安中列侯封君行從軍旅,赍貣(同貸)子錢家(中國古代商業(yè)銀行雛形),子錢家以為關東成敗未決,莫肯予。唯毋鹽氏出捐千金貸其息十之,三月,吳楚平。一歲之中,則毋鹽氏息十倍,用此富關中,”上述材料說明當時( ?。?/h2>
組卷:14引用:7難度:0.6
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
32.飲食文化
材料一:周代,飲食行為被納入“禮”的范疇。君臣宴樂之時,按照不同等級、身份配置不同的餐具以及餐食,一人一案,跪坐而食。魏晉時期,社會動蕩,民族交融,給中原傳統(tǒng)的禮制帶來了沖擊。
材料二:唐代,中原地區(qū)傳統(tǒng)的低矮餐案逐漸被北方游牧地區(qū)更為舒適、便捷的高足桌椅取代,傳統(tǒng)的跪姿習慣也逐步變成了更舒適的垂足而坐。以文人士大夫為代表的新興社會力量,不拘一格,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禮制,在飲食生活上飲宴成風,聚會成群。統(tǒng)治階級也推崇并引領宴會社交之風氣,人們漸漸習慣于圍桌而食,同桌不同器,聚食而分餐。
材料三:宋代,文人士大夫可以自由結社、朝堂論爭,也可以歸隱自然、追求自我。各個階層的接觸機會增多,社交活動頻繁。臨安等地“買賣晝夜不絕”。傳統(tǒng)的分餐制,已不符合飲食者對美食和氛圍的熱切追求,也不符合經(jīng)營者多元經(jīng)營特色和人力物力財力的成本要求。同桌群聚,同盤而食,各取所需,滿足了官場結黨、商業(yè)聯(lián)系、親朋聯(lián)誼等各類聚會需求。
——摘編自周揚《“分餐”與“合餐”的衍變》、陳偉明《分餐傳統(tǒng)為何在唐宋時期發(fā)生改變》、田芬《唐朝飲食文化中“合食制”流行成因探析》等
(1)依據(jù)材料一、二,指出唐代與周代餐飲習俗的差異,結合所學說明差異的原因。
(2)依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分析宋代餐飲習俗變化所反映的時代特征。組卷:9引用:7難度:0.5 -
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安史之亂:唐朝乃至整個中華帝國歷史的分界點
材料:如圖是《哈佛中國史?世界性帝國:唐朝》的思維導圖。該書作者認為,以756年“安史之亂”為標志的歷史斷裂不僅對王朝命運而言,而且對中國歷史發(fā)展軌跡來說,亦是至關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安史之亂是真正的唐朝乃至整個中華帝國歷史的分界點。
——摘編自陸威儀《哈佛中國史?世界性帝國:唐朝》根據(jù)材料并結合史實,對安史之亂是“唐朝乃至整個中華帝國歷史的分界點”的觀點加以闡釋。組卷:36引用: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