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遼寧省名校聯(lián)盟高二(下)聯(lián)考歷史試卷(6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 1.如表是一位學者就某主題所列舉的提綱。由此可得出合乎該主題的結論是( ?。?br />
    印第安人的歷史-500多萬到4000多萬
    ①15世紀末以前,獨立發(fā)展
    ②語言:數(shù)千種
    ③其他:建立了許多古文化中心
    ④轉折:一切從1492年開始改變

    組卷:21引用:13難度:0.5
  • 2.1902年,梁啟超寫信給康有為說:“至民主、撲滿、保教等義,真有難言者。弟子今日若面從先生之誡,他日亦必不能實行也,故不如披心瀝膽一論之。今日民族主義最發(fā)達之時代,非有此精神,決不能立國……喚起民族精神者,勢不得不攻滿洲?!边@反映了(  )

    組卷:0引用:3難度:0.6
  • 3.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與諸侯國君將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西周中期以后,貴族所獲采邑越來越多,到春秋時期,有的諸侯國一個大夫的采邑就多達數(shù)十個。這說明(  )

    組卷:603引用:86難度:0.5
  • 4.如表 西漢末、東漢中期部分地區(qū)民戶數(shù)量表單位:戶
    郡名 西漢末 東漢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間) 56771 20123
    太原(今屬山西) 169863 30902
    南陽(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陜西部分地區(qū)) 359316 528551
    汝南(今河南東南、安徽西北) 461587 404448
    豫章(今屬江西) 67462 406496
    零陵(今湖南、廣西間) 21092 212284
    據(jù)表可知,在此期間( ?。?/h2>

    組卷:235引用:34難度:0.5
  • 5.宋代,官府強調(diào)“民生性命在農(nóng),國家根本在農(nóng),天下事莫重于農(nóng)”,“毋舍本逐末”。蘇轍說:“凡今農(nóng)工商賈之家,未有不舍其舊而為士者也?!编嵵恋勒f,士農(nóng)工商“皆百姓之本業(yè),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易之者也”。從中可以看出宋代( ?。?/h2>

    組卷:377引用:52難度:0.4
  • 6.下列選項中體現(xiàn)“中體西用”思想的是( ?。?/h2>

    組卷:0引用:2難度:0.6

二、材料解析題(本試題共4個小題,共52分)

  •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經(jīng)濟全球化并不是一個新近出現(xiàn)的事物。自新航路開辟以來,資本主義經(jīng)濟體系就處于不斷擴張之中。從19世紀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國際貿(mào)易迅速發(fā)展(如表所示)。現(xiàn)有研究表明,1870到1914年間經(jīng)濟全球化達到一個小高潮。
    表 世界貿(mào)易指數(shù)和貿(mào)易總額
    年份 貿(mào)易指數(shù)
    (以1913年為100)
    貿(mào)易總額
    (單位:10億法郎)
    1870 24 45.5
    1880 36 68.8
    1890 49 94.2
    1900 68 118.2
    1910 85 162.4
    1913 100 192.4
    --摘編自劉宗緒主編《世界近代史》等材料二
    菁優(yōu)網(wǎng)
    --摘編自斯蒂芬?布勞德伯利等編著《劍橋現(xiàn)代歐洲經(jīng)濟史》(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經(jīng)濟全球化在1870到1914年間達到小高潮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的基本歷程。

    組卷:86引用:11難度:0.4
  • 20.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思想路線的“實事求是”,植根于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漢武帝時,廣開獻書之路。河間獻王好儒學,從民間收集經(jīng)過秦火保留下來的《尚書》《禮記》等古文先秦舊書,經(jīng)考辨將正本獻給朝廷?!稘h書》評價獻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唐代顏師古作注解釋為:“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迸c之形成對比的是,淮南王亦好書,但“所招致率多浮辯”,故顏師古說他“言無實用耳”。
    --摘編自《漢書》等材料二
           清代學者阮元批評宋明理學家“自遁于虛而爭是非于不可究詰之境”,而清儒“束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門戶,不涉二氏(即佛、道),似有合于‘實事求是’之教”。阮元進一步評論道,“實者,實事也。圣賢講學,不在空言,實而已矣”。近人梁啟超也認為清儒“以實事求是為學鵠,頗饒有科學的精神”。梁啟超筆下的科學精神,是指“善懷疑,善尋間,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說與一已之臆見,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等。
    --摘編自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等(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漢武帝“廣開獻書之路”的背景,并簡析河間獻王被評價為“實事求是”的原因。
    (2)結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概括阮元批評宋明理學家的原因,并指出梁啟超所述“實事求是”的新內(nèi)涵。

    組卷:130引用:11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