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四川省內江市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1/2 17:30:3

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一部藝術史全是推陳翻新、翻新為陳的軌跡。王靜安在《人間詞話》里說:“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杰之士亦難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于此。”
          ②在西方文藝中,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和象征主義相代謝的痕跡也是如此。各派有各派的格律,各派的格律都有因成習套而“敝”的時候。
          ③格律既可“敝”,又何取乎格律呢?格律都有形式化的傾向,形式化的格律都有束縛藝術的傾向。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就應該知道提倡要格律的危險。但是提倡不要格律也是一樁很危險的事。我們固然應該記得格律可以變?yōu)樗腊宓男问?,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一流藝術家大半都是從格律中做出來的。比如陶淵明的五古,李太白的七古,王摩詰的五律以及溫飛卿、周美成諸人所用的詞調,都不是出自作者心裁。
          ④提倡格律和提倡不要格律都有危險,這豈不是一個矛盾么?這并不是矛盾。創(chuàng)造不能無格律,但是只做到遵守格律的地步也決不足與言創(chuàng)造。藝術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個性的分別,它在變化之中也要有不變化者存在。比如單拿詩來說,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絕、詞的交替是變化,而音節(jié)的需要則為變化中的不變化者。變化就是創(chuàng)造,不變化就是因襲。把不變化者歸納為原則,就是自然律。這種自然律可以用為規(guī)范律,因為它本來是人類共同的情感的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無個性,只有整齊而無變化,只有因襲而無創(chuàng)造,也就不能產生藝術。末流文人忘記這個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變成死板的形式。
          ⑤格律在經過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這是事實,但是這決不是格律本身的罪過,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格律不能束縛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藝術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詩人,格律會受他奴役;如果不是詩人,有格律他的詩固然腐濫,無格律它也還是腐濫。
          ⑥古今大藝術家大半都從格律入手。藝術須寓整齊于變化。一味齊整,如鐘擺搖動聲,固然是單調;一味變化,如市場嘈雜聲,也還是單調。由整齊到變化易,由變化到整齊難。從整齊入手,創(chuàng)造的本能和特別情境的需要會使作者在整齊之中求變化以避免單調。從變化入手,則變化之上不能再有變化,本來是求新奇而結果卻仍還于單調。
          ⑦古今大藝術家大半后來都做到脫化格律的境界。他們都從束縛中掙扎得自由,從整齊中醞釀出變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賴人能活用。善用規(guī)律者好比打網球,打到嫻熟時雖無心于球規(guī),在不識球規(guī)者看,球手好像縱橫如意,略無牽就規(guī)范的痕跡;在識球規(guī)者看,他卻處處循規(guī)蹈矩。姜白石說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惫ぴ诟衤?,而妙則在神髓風骨。
          ⑧孔夫子自道修養(yǎng)經驗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是道德家的極境,也是藝術家的極境?!皬男乃?,不逾矩”,藝術的創(chuàng)造活動盡于這七個字了。“從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從心所欲”。凡是藝術家都要能打破這個矛盾??追蜃拥娇煲赖臅r候才做到這種境界,可見循格律而能脫化格律,大非易事。
    (選自朱光潛《談美》,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方文藝的派別代謝和中國文學史的文體變化有著推陳翻新、翻新為陳的共通規(guī)律。
    B.格律都有格式化的傾向,都有束縛藝術的傾向,但一流的藝術家都是從格律中做出來的。
    C.末流文人寫作只有群性而無個性,只有整齊而無變化,往往把格律變成死板的形式。
    D.古今大藝術家大半都從格律入手,后來都做到脫化格律的境界,從整齊中醞釀出變化。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藝術史落筆,提出格律可敝的觀點,進而引出是否要提倡格律的問題。
    B.文中引用《人間詞話》,闡述藝術史全是推陳翻新、翻新為陳的軌跡及原因。
    C.文中用鐘擺搖動與市場的嘈雜聲作比喻,論證“藝術由整齊到變化難”的觀點。
    D.文章著重從古今創(chuàng)作實踐的角度進行論證,表明了作者對格律的態(tài)度,肯定了格律存在的意義。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不同的文體、文學派別的文學作品,通行久了就一定會由盛轉衰。
    B.變化就是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不能無格律,只有遵循格律才能進行創(chuàng)造。
    C.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一味的整齊和一味的變化都是單調的,要避免單調應從整齊入手。
    D.循格律而能脫化格律絕非易事,是道德家和藝術家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組卷:0引用:2難度:0.7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校園欺凌是一種長時間持續(xù)、對個人施以心理恐嚇、身體和言語侵害的惡意攻擊。欺凌讓受害者感到痛苦、羞恥、尷尬、恐懼、憂郁,校園欺凌帶來的傷害往往不可逆轉。
    欺凌有三大顯著特征:重復發(fā)生性、傷害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
          校園欺凌的加害方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群體。通常來講,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體欺凌,女生受言語欺凌或性騷擾的比例較大。大多數情況下,因為受害者與加害者之間有權力、體型、體能等方面的不對等因素,受害者無力進行有效反抗。
          通常有三類學生容易被欺負:言行失當者、弱勢族群、異類學生。這些學生大多人際關系不佳,潛在欺凌者會基于情緒(看不順眼)及工具(錢及地位)目的而展開攻擊。受凌者因力量失衡而無力反抗,或害怕被報復不敢告訴他人。這越發(fā)會讓欺凌者得寸進尺、不斷重復。
    (摘編自南方網《校園欺凌事件層出不窮,該怎么做才能保護學生?》)材料二:
          在《看見校園欺凌,公眾認知調查數據報告》中,對問題“你認為以下哪些行為屬于校園欺凌?”以及“不同年齡受訪者對欺凌行為根本原因認知差異”的調查結果顯示如下:

    (摘編自中國人民大學統(tǒng)計調查協(xié)會《看見校園欺凌:公眾認知調查數據報告》)材料三:
          波士頓兒童醫(yī)院的社會心理學家勞拉?博加特(Laura Bogart)和她的同事們跟蹤研究了4297名從小學五年級到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研究結果表明,在那些嘲諷和戲弄停止之后,欺凌行為的情感疤痕可能會持續(xù)很長時間,且“欺凌的影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呈現出滾雪球的效應”。糟糕的是,這種精神創(chuàng)傷似乎難以獲得徹底性的治愈。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布了《校園暴力與欺凌:全球現狀報告》,其中引用了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英國國家兒童發(fā)展機構對1958年出生的7771名兒童進行了跨度達50年的跟蹤研究,他們發(fā)現其中約四分之一的孩子在7-11歲時曾遭遇過校園欺凌,當這些被欺凌過的孩子到50歲時,其獲得高等學歷、擁有配偶或伴侶、得到社會支持的比例都比未受欺凌的人低,而且他們出現不健康狀況的比例也更高。
    (摘編自《三聯生活周刊》2019年第48期《從被欺凌者到欺凌者:每個孩子都是受害者》)
    材料四:
          校園欺凌作為一種社會問題,日本、韓國、英國等國在立法、政策、具體措施等方面建立了較為完備的體系。日本《校園欺凌預防對策推進法》規(guī)定,學校需積極協(xié)助家長和地方居民,確保學校周邊的良好風氣;如果居民目睹有欺凌事件在校外發(fā)生,應及時告知學校。韓國多次出臺預防和治理校園暴力對策方案,并開通舉報校園暴力的24小時電話熱線,在學校周圍200米內設警察負責區(qū)。英國規(guī)定,如果學生家長發(fā)現老師在校園欺凌方面處理不當,可以向校長乃至地方教育當局申訴;學生若因欺凌等偏差行為被永久停學,或在一年內被定期停學兩次以上,地方教育局或學??上蚍ㄔ荷暾垼瑢υ搶W生的家長發(fā)出“教養(yǎng)令”,要求家長共同擔負起改善學生偏差行為的責任。
          10月21日,即在《少年的你》上映前不久,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審議,草案首次將“辱罵、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等校園欺凌行為明確列為偏常行為,并對家庭監(jiān)護責任、學校管教責任以及相關部門,尤其是公安機關的保護責任,有了進一步規(guī)定。總體而言,我國對校園欺凌的治理還有改進和細化空間。
    (摘編自2019年11月澎湃新聞《校園欺凌,現實遠比電影殘酷》)(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對校園欺凌這一現象進行了定義,并指出它的三個顯著特征,同時提到三類易受欺負的學生和他們的心理感受。
    B.從材料二的調查中看出八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拳打腳踢扇耳光”“威脅恐嚇”是校園欺凌,而對身體性騷擾、造謠等行為的識別度較低。
    C.對欺凌行為根本原因的認識,40歲以上的受訪者歸咎于法規(guī)制度不完善,而20歲以下的受訪者還強調了家庭教育問題。
    D.材料三著重論述了校園欺凌對受害者造成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傷害,以及對他們人生造成的深遠影響。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社會心理學家勞拉?博加特和同事們研究發(fā)現,被嘲諷和戲弄過的學生,情感疤痕會持續(xù)很久,且精神創(chuàng)傷無法徹底治愈。
    B.英國一項研究發(fā)現,被欺凌過的孩子,他們長大后獲得的學歷、得到社會支持的比例都比未受欺凌的人低,且不健康狀況的比例也更高。
    C.對于校園欺凌行為的治理,我國在立法、政策、具體措施等方面都做得不夠,而建立了完備的法規(guī)體系后,校園欺凌現象就可能逐步得到改善。
    D.英國規(guī)定,學生若因欺凌等偏差行為被永久停學,地方教育局或學校老師可向法院申請,對該學生的家長發(fā)出“教養(yǎng)令”。
    (3)對校園欺凌的治理需要哪些相關方協(xié)作?請結合材料簡述各方所應采用的措施。

    組卷:2引用:1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第二條路
    陳力嬌
          ①戰(zhàn)爭打得很苦,一個連的兵力被吞噬。敵人的炮火還在猛攻,連長舉著望遠鏡,對身邊的丁二娃說,活著是出不去了,看看我們是文死還是武死吧。丁二娃的一只耳朵已經被削掉了,一圈繃帶斜纏在腦門和下巴上。他問連長,文怎么講?武怎么講?連長放下望遠鏡,掏出煙,指指身后的山崖,說,看到了吧,那兒有一線天,不怕死就從那兒攀上去,或許有救;還有就是做假投降,等敵人上來和他們同歸于盡。
          ②丁二娃想了想,說,連長聽你的,我這命,活著是你的,死了是閻王的。
          ③連長高興了,拍著丁二娃的肩說,好小子,下輩子若帶兵,我還帶你。
          ④丁二娃嘿嘿地笑,黑一塊白一塊的臉,到處是憨相。
          ⑤鬼子的又一輪沖鋒開始了。連長把十幾顆手榴彈捆在內衣里。連長瘦,穿上衣服和沒捆一個樣。
          ⑥丁二娃也想像連長那樣往腰間捆,可是辦不到,沒有了,他除了有七顆子彈,別的什么都沒有了,這讓他很沮喪,有一身的力氣沒處使,只等著送死。
          ⑦連長捆好手榴彈,他回過頭對丁二娃說,娃子,你上一線天吧,全國解放那天,你給我立個碑,也好在人世留個念想兒。丁二娃聽了連長的話,拍地打了個立正,連長,丁二娃誓死和你戰(zhàn)斗到底!
          ⑧鬼子越來越近了,前一排已經直起了腰身。
          ⑨二娃,把前邊那個軍官干掉,連長說。二娃躲在樹后,只一抬手,那個軍官應聲倒下。二娃退下來,跑向南邊的陣地,還是手起槍落,又一個鬼子應聲倒下。
          ⑩鬼子開始小心了,他們由站著迫近改為匍匐前進,而二娃的子彈也快用完了。
    ?二娃只有在死去的戰(zhàn)友身上尋找武器,正翻著,就聽連長哼了一聲,之后倒在了他的腳下。二娃看到,一顆子彈,正中連長的眉心,就像小時候,媽媽在姐姐的眉心點上個小紅點。
    ?媽的小日本!二娃向著鬼子的隊伍甩了兩槍,可是子彈太貴重了,就剩三顆了,由不他浪費。他勉強在一戰(zhàn)友身下翻出一棵手榴彈,迅速拋了出去。隨著轟隆一聲巨響,二娃突然改了主意,何不趁機逃跑,逃跑可比和敵人同歸于盡更有賺頭。二娃看一眼連長說,連長,反正你也死了,我就不跟你去了,我會給你報仇的!他把剛才對連長的許諾忘個一干二凈。
    ?二娃雙手遮住嘴巴對著鬼子喊,別開槍,我們投降!
    ?二娃又喊,我們身上都捆著手榴彈,你們若開槍,就連你們一起炸飛嘍。
    ?鬼子真就沒有開槍,但也沒有向前半步,二娃趁機把連長抱起放在戰(zhàn)壕沿上,只露出上半身,兩邊用戰(zhàn)友的尸體支撐著。一桿步槍被二娃插在地上,二娃脫下自己的白襯衣掛在上面,白襯衣帶著血跡十分醒眼,在連長的頭上飄呀飄。陣地靜了下來,小鬼子在一步步靠近,而這會兒的二娃,已經不在連長的身邊了,他憑著一身好功夫,兩腿蹬住崖壁,雙手倒換著,一點一點攀上一米寬、二十幾米高的一線天。
    ?幾乎是一眨眼的光景,鬼子上來了,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層層疊疊圍住了連長,判斷他是否還活著,就在他們舉棋不定,想上前試試連長還有沒有氣息時,不知從什么方向,射來三槍,一槍打死鬼子為首的軍官,一槍打翻了想試連長是否還活著的那個士兵,而第三槍則打在連長腰間那捆手榴彈上。
    ?頓時,數聲爆炸,火光沖天,一朵朵紅蘑菇瞬間綻放,染紅了半個陣地。
    (選自《小說林》)(1)下列對這篇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在開篇就交代“戰(zhàn)爭打得很苦,一個連的兵力被吞噬”,既突出了戰(zhàn)爭的殘酷,又為后文連長選擇與鬼子同歸于盡埋下了伏筆。
    B.第三段對連長動作和語言的描寫體現了連長對二娃的喜愛,從他的話語中流露出對生命的不舍之情。
    C.丁二娃的子彈“就剩三顆了”,看似閑筆,卻與后面的三槍相呼應,體現了作者的精巧構思。
    D.小說結尾沒有直接描寫爆炸后的場面,而是運用比喻的手法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和深刻的思考。
    (2)小說中連長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請概括并簡要分析。
    (3)小說的開篇連長給二娃指出了兩條路,二娃沒有選擇跟敵人同歸于盡,而是選擇上一線天偷生人世,有人不認同二娃的做法,你怎么看待二娃的選擇?

    組卷:0引用:1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閱讀下面語段,按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10月12日對外公布的《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要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yè)考評制度,綜合應用筆試、口試、非標準答案考試等多種形式,科學確定課堂問答、學術論文、調研報告、作業(yè)測評、階段性測試等過程考核比重。加強考試管理,嚴肅考試紀律,堅決取消畢業(yè)前補考等“清考”行為。不得不承認,一些大學生日常熬夜、曠課、滑水是有“底氣”的。如果期末考試沒有通過,還可以參加補考;補考沒過還可以重修;若學校不允許重修,或重修考試仍然沒有通過,畢業(yè)前還會有一次考試機會,這就是大家熟知的“清考”。作為學生的學業(yè)能力是否可以達到畢業(yè)標準的最后一道檢測,“清考”的意義不言而喻。然而,在很多學校,“清考”其實就是一次集體的大型“放水”現場。取消“清考”制度,針對本科生的畢業(yè)考核進行嚴格管理,拆除了平穩(wěn)畢業(yè)的最后一道保護墻,將大學生趕出“安樂窩”,從學生主體入手倒逼本科生教學效果的提升。
    (1)用一句話概括以上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過 18 個字。
    (2)結合材料,針對一些大學生在“安樂窩”樂不思學的不良現象,你有哪些建議?

    組卷:1引用:3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10.請仔細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對夫妻不遠千里去看望在大學讀書的兒子。為了給兒子一個驚喜,他們事先并沒有告訴兒子。大學校門外,這對夫妻見到的不是滿臉驚喜、飛奔而至的兒子。只見兒子匆匆走來,皺著眉說:“平時經常通著電話或視頻的,我的情況你們又不是不了解,你們不累?。俊狈蚱薅讼嘤U無言。飯點到了。一家三口到校園附近的小飯館吃飯。父親點了豬肉韭菜餡餃子,母親點了海鮮餡餃子,兒子點的是素三鮮餃子。餃子上來了。母親發(fā)現她的餃子很難吃。兒子說:“這家店最難吃的就是海鮮餡的,最好吃的是素三鮮?!备赣H有點生氣地說:“你知道,不早說。”兒子委屈地說:“我以為媽媽愛吃海鮮餡的呢!”母親瞧著兒子,眼角似有閃光。
          讀了這則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看法?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組卷:0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