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等校高三(上)月考語文試卷(三)
發(fā)布:2024/9/28 0: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法蘭克福的《論不平等》認為:經(jīng)濟平等并不具有道德性,經(jīng)濟上的不平等并不具有道德上的不正當性,刻意追求經(jīng)濟平等不但無益于事,甚至還會產(chǎn)生有害的社會后果。法蘭克福抽絲剝繭地梳理出平等主義的論辯漏洞或邏輯缺陷,展開經(jīng)濟學和道德哲學的精湛分析,并創(chuàng)造性地賦予某些概念和詞匯以學術和學科的規(guī)范意義,澄清了很多習以為常但其實是錯誤性的認知,使得其為不平等的辯護以及關于平等與尊嚴等相關問題的辨析,獲得了充分的證成。
一是“充足主義”概念的提出。在傳統(tǒng)論述中,平等主義尤其是經(jīng)濟平等,具有強大的道德正當性,訴求經(jīng)濟平等是社會進步的基本標志,平等主義攜手大眾民主闊步前行,勢不可當。但法蘭克福認為,追求平等不等于消除貧困,甚至會產(chǎn)生貧困,而貧困情況下的平等同樣不具有正當性。因此,關鍵不是平等與否,而是經(jīng)濟上的“充足”,促使貧窮之人越來越少,富足之人越來越多,“充足主義”才是正道。這樣一來,平等的道德價值理念就失去了它的強大吸引力,不平等的污名論也會得到某種消解。某種意義上,不平等意味著差距,反而激發(fā)人們從事經(jīng)濟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提高社會財富的增加。在思想史上,關于經(jīng)濟平等主義的論戰(zhàn),隨著“充足主義”概念的介入,雞同鴨講的悖論可以得到克服,對立的兩派在“充足主義”方面能夠獲得長久共識,即社會公約數(shù)不是追求平等也不是追求不平等,而是促進社會的“充足主義”最大化提高,消除貧困問題導致的社會乃至個人的不幸與災難。
二是邊際效益問題。關于平等主義的一種經(jīng)濟學支持理論,來自邊際效益原理。按照這派理論,由于富人在追求物質財富的邊際心理感受方面是遞減的,所以,在經(jīng)濟政策方面要求富人們拿出效益遞減的部分分配給弱勢群體,達致經(jīng)濟平等,顯然具有道德正當性。對此,法蘭克福認為,這種邊際效益遞減的福利經(jīng)濟學是有問題的,誤導了大眾的認知和政府的經(jīng)濟政策。作者指出,人獲得某種滿足感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也是一種難以評估的感受,不能從量上予以劃定。它們分為不同的多種類型,相互之間是千差萬別的,設立每個經(jīng)濟財富上的某個門檻,以為超出了這個門檻就會導致富足的感受遞減,是很不實際的。金錢固然是一個標準,但經(jīng)濟上的遞增可能導致的其他充足感的追求,很可能是無限的。所以,邊際效益遞減難以為平等的經(jīng)濟學提供理論依據(jù)。
三是平等的外在價值。平等主義的道義論很少受到挑戰(zhàn),追求平等,尤其是經(jīng)濟平等,從來就是理直氣壯的,他們占據(jù)道德話語權。對此,法蘭克福予以強有力的辨析,他認為經(jīng)濟平等只是一種相對的比較價值,屬于外在價值,并不具有內(nèi)在的價值性。因為,所謂平等與不平等,只是人們之間相互比較而產(chǎn)生的一種訴求,作為獨立的自主的個體,是自由而完備的,并不需要通過與他人的比較,尤其是經(jīng)濟層面的比較,而獲得自己的證成。平等并不具有價值的優(yōu)先性,不平等也不具有價值的低劣性,它們本身與價值無關。所以,根據(jù)相對的非根本性的價值來制定的社會經(jīng)濟和福利政策,都是外在價值,只有基于人的獨立本性而成就的價值才具有價值優(yōu)先性。
那么,平等的追求是否就完全不具有道德性呢?對此,作者另辟通道,形成某種轉換,即若把平等轉化為尊重,問題就獲得了一定的解決。尊重問題成為道德價值論的焦點,在平等與尊重的問題上,尊重比平等更為根本。如果平等不是糾結于財富或經(jīng)濟上的平等與否,而是轉化為對于個體的權利尊重,那么,它就具有了道德的優(yōu)先性,超越了平等與不平等的話題。尊重之所以高于平等,在于尊重基于每個人的獨立自主性,具有內(nèi)在的價值屬性。一個現(xiàn)代社會的公民權利資格的尊重問題,遠比經(jīng)濟平等與否更為重要和根本,因此也就具有更高的正當性。在法蘭克福看來,平等與尊重并非截然對立,而是相互關聯(lián)的,他試圖打開兩者的聯(lián)系渠道,從平等開出尊重的路徑,把追求平等引向相互尊重的道路上,這是《論不平等》的又一理論貢獻。過往的論述大多是通過論證平等的道德正當性,從而導向社會變革,不是制度上的重大革命,至少也是福利政府的理性構建。作者的論證路徑則相反,它通過揭示平等的外在價值性,一方面提出了充足主義的社會發(fā)展目標,正視不平等的并非不道德屬性;另一方面,則提出一個價值的轉化路徑,把平等的外在價值轉變?yōu)樽鹬氐膬?nèi)在價值,引導人們從反對不平等,追求平等,過渡到正視不平等,超越平等與否,從而進入多元社會甚至經(jīng)濟不平等社會的彼此尊重,通過尊重,樹立每個人的價值自主性。最深刻的價值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備,是權利保障,也是維系自己的自由權利。
誠如作者所指出:把經(jīng)濟平等視為一種重要的道德價值和目標,實際上往往是有害的,但經(jīng)濟平等也并非毫無意義,它通過某種方式也是可以重新獲得道德性的,那就是把平等與尊重聯(lián)系起來,通過追求平等實現(xiàn)人的相互尊重的權利自主性。
(摘編自高全喜《超越平等主義》)(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法蘭克福在《論不平等》中認為經(jīng)濟平等不具有道德性,如果刻意追求經(jīng)濟平等,反而會產(chǎn)生有害的社會后果。
B.法蘭克福認為,不平等從某種意義上能夠激發(fā)人們從事經(jīng)濟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增加社會財富,它比平等作用更重要。
C.人獲得某種滿足感的事情非常復雜,不能從量上予以劃定;因此,邊際效益遞減難以為平等的經(jīng)濟學提供理論依據(jù)。
D.法蘭克福認為,經(jīng)濟平等只是一種相對的比較價值,并不具有內(nèi)在的價值性,這一觀點是對平等主義道義論的挑戰(zhàn)。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平等主義具有強大的道德正當性,訴求經(jīng)濟平等是社會進步的基本標志,這一觀點與大眾民主思想具有一致性。
B.思想史上關于經(jīng)濟平等主義的論戰(zhàn)雙方一向各說各話,但雙方在“充足主義”概念所主張的觀點上獲得了共識。
C.法蘭克福反對根據(jù)平等主義這種非根本性價值來制定社會經(jīng)濟和福利政策,是因為他不認同平等的道德正當性。
D.如果把平等與尊重聯(lián)系起來,通過追求平等實現(xiàn)人的相互尊重的權利自主性,經(jīng)濟平等就有可能重獲道德性。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支撐第三段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貝勃定律:當人經(jīng)歷強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
B.霍曼斯成功命題:某人的特定行動越是常受到獎勵,則該人越可能采取該行動。
C.帕累托改進:在不減少一方的福利時,通過改變現(xiàn)有的資源配置提高另一方的福利。
D.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某一層次需求相對滿足,會向高一層次發(fā)展,形成行為動力。
(4)第五段圍繞“平等”與“尊重”展開論述,請簡要概括論述的要點。
(5)“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論語》,大意是不必擔心財富不多,要擔心的是財富不均:這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的平等觀。請結合文本中“充足主義”的觀點,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認識。組卷:15引用:8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毛利先生
[日]芥川龍之介 初見毛利先生,是在他就任當日下午。走廊里傳來腳步聲,前所未有的肅靜。開門進來的是個矮個子,令人聯(lián)想起節(jié)日里雜耍的小丑:光溜溜的禿頭與教科書上畫的鴕鳥蛋毫無二致;古怪的晨禮服名副其實古色蒼然,幾乎令人忘卻曾經(jīng)是黑色的;有點臟的翻領下面,竟鄭重其事地系著一條極其鮮艷的紫色領帶。
從各個角落發(fā)出強忍住笑的聲音。然而,先生和善而蒼白的圓臉上露出親切的笑容:“諸位!”
我們從未享受過“諸位”的待遇,屏息等待長篇大論。然而毛利先生環(huán)顧了一下教室,什么也沒說,嘴角神經(jīng)質地顫動,那有點像家畜的興奮的目光不時流露出煩躁不安的神情,似乎有所懇求。
“今后由我來教諸位選讀課?!?br /> 開場白結束得如此突然,令我們非常失望。先生點了一個同學的名字,并稱他為“君”。那學生站起來,以東京中學生所特有的機靈勁兒譯讀了一節(jié)。誤譯不消說,就連發(fā)音上的一些細微毛病先生都仔細加以糾正。他的發(fā)音格外做作,可大致正確清晰。
然而,當先生開始譯讀時,失笑聲此起彼伏。他的日語詞匯竟少得令人難以相信他是日本人:“魯濱孫終于決定飼養(yǎng)……什么呢?就是……動物園多得很……對,是猴子。”
連猴子都這樣,碰到稍復雜些的句子,不兜幾個圈子,簡直就找不到恰當?shù)淖g詞。先生頻頻把手放到領口,迷惘地抬起頭,慌慌張張地瞥我們一眼,立刻又兩手摁住禿腦袋,把臉深深地埋在桌子上。本就矮小的身子,猶如一只泄了氣的氣球,窩窩囊囊地縮成一團。笑聲越發(fā)肆無忌憚,連最前排的學生也公然哄笑起來。
課間號起,我們哄堂大笑,故意模仿先生的姿態(tài)和聲調(diào),甚至連身為班長的我,也由五六名同學簇擁著,揚揚得意地指點先生的誤譯之處。
“今早我坐電車,看見先生坐在正中間??墒桥R近換車的地方,他卻高聲叫喚‘售票員,售票員!’,我覺得又好笑又難為情?!?br /> “聽說他一到雨天就身著西裝,腳穿木屐來上班?!?br /> “老是掛在腰下的白手絹包兒,八成是盒飯吧?”
“聽說有人在電車上看見他抓住把手時,毛線手套上全是窟窿?!?br /> 有天早晨,毛利先生像往常一樣,扯起尖嗓子熱情地講授《人生頌》。沒有人認真聽講,鄰座的一個柔道選手竟在課本下面攤開武俠小說。正講著,先生忽然大談起人生問題來了:“諸位還不了解人生,唯其如此,諸位是幸福的。到了我們這把年紀,對人生洞若觀火,但苦惱的事也多。就拿我來說,有兩個孩子,于是就得送他們上學。一上學……嗯……學費怎么辦……”大家又竊笑起來。鄰座的柔道選手突然撂下小說,氣勢洶洶地起身質問:“先生,我們是來學英語的,如果您還繼續(xù)這樣講下去,我立刻到操場上去?!闭f完,他竭力繃著臉,怒不可遏地坐回座位上。
我從未見過那般難堪的表情,像遭了雷擊,半張著嘴,家畜般的眼睛里閃過一絲低三下四的神情。他用手正了正紫色領帶:
“是我錯了,鄭重道歉。的確,諸位是為學英語來上課的。我錯了,好嗎?”
似哭的笑容,再三重復著同樣的話,上衣的肩部和腰部的磨損處,更加顯眼了。每低一下頭,他的禿腦袋越發(fā)像鴕鳥蛋。柔道選手回頭瞥了我一眼,露出狡黠的微笑,即刻又讀起藏在下面的小說來了。
先生比平日更加語無倫次地專心翻譯那朗費羅的詩句?!叭松钦鎸嵉?,人生是誠摯的。”氣色很壞的圓臉上冒著虛汗,像是不停地哀求著什么。然而,像我這樣無所顧忌地打哈欠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矮小的先生不停地揮舞著教科書,聲嘶力竭地喊道:
“人生是真實的,人生是誠摯的?!?br /> 一學期過去,再未見到毛利先生的身影,我們甚至連高興的意思都沒有,連先生存在本身,都忘記得一干二凈。
大學畢業(yè)的那年秋天,我不經(jīng)意地走進一家咖啡館品嘗著咖啡,漫不經(jīng)心地打量眼前那面鏡子。
鏡中一位顧客讓我吃了一驚。雖只是側臉,但那鴕鳥蛋似的禿頭,古色古香的晨禮服,永是紫色的領帶……
尖嗓門依然如故,忙不迭地給服務員們講解著什么。
“這個形容詞管著這個名詞,知道了吧?”
桌上攤放著一本書。毛利先生不停地用手指戳著那一頁,不厭其煩地講解著。服務員們擠在一起,個個聚精會神。
“什么?關系名詞?沒有所謂的關系名詞。是關系代詞嗎?對,對……”
我不由得產(chǎn)生了一種溫情,悄然起身,那氣色很壞的圓臉向這邊轉過來,家畜般的眼神同我的目光在鏡中相遇。然而,先生的目光里未浮現(xiàn)故舊相遇的表情,有的只是那懇求什么似的可憐神情。我默默走到賬房去付款。
“那邊有人在教英語,是咖啡館請來的吧?”
“哪里是請來的,不過是每天晚上過來教教。聽說是個老朽的英語先生,哪兒也不聘他,大概是來消磨時間的吧。要杯咖啡,就在這兒耗一晚,我們并不歡迎他呢?!?br /> 我好像現(xiàn)在才理解先生。剎那間,不知該哭還是笑。我豎起大衣領子,匆匆離開咖啡館。先生在亮得使人心寒的燈光下,依舊扯著尖嗓門。
“因為這個詞代替名詞,所以叫代詞。代詞,懂了嗎?”
(劉光宇譯,有刪改)【相關鏈接】
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jīng)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摘自魯迅《孔乙己》)(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對毛利先生衣著外貌的描寫貫穿始終且沒有變化,這凸顯了毛利先生生存狀況的窘迫和對教育的堅守。
B.毛利先生課上以自己的人生為例,想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歌《人生頌》。
C.“柔道選手”指責毛利先生時怒不可遏的樣子只是惡劣的偽裝,他有此行為并不是因為擔憂學業(yè)。
D.《毛利先生》與魯迅《孔乙己》都以人物為標題,但與“毛利先生”不一樣,“孔乙己”是別人隨意給他取的綽號。
(2)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我”的視角展開對毛利先生的描寫,主要從敘述者自身眼光直接觀察,同時加入周圍人物的反應、見聞等間接刻畫,主人公形象豐富飽滿。
B.小說抓住典型細節(jié),并以復現(xiàn)的方式突出人物個性,“家畜般的眼神”在不同場景下反映出興奮、乞求、悲傷的情緒,但都突出了目光的呆滯無神。
C.小說將筆墨集中在初識先生、講授《人生頌》、咖啡館重逢三個場景上,這既是作品的重要節(jié)點,又是“我”認識人物的節(jié)點,選材精當,要言不煩。
D.學生的嘲弄是毛利先生悲慘命運的原因之一,“人生是真實的,人生是誠摯的”,寫出毛利先生遭到學生質問后的驚慌失措,也暗含了先生的自我剖白。
(3)小說結尾說“我好像現(xiàn)在才理解先生”,“我”之前與現(xiàn)在對毛利先生的認識有哪些不同?請簡要加以概括。
(4)有研究者考證,魯迅《孔乙己》的創(chuàng)作曾受到本文啟發(fā)。試比較兩部作品的結尾,同為年輕人的“我”,對主人公——一個底層知識分子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請結合作品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組卷:9引用:5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在這里出門散步去,在一個晴好的五月的向晚,像是去赴一個美的實會。陽光正好暖和,絕不過暖;風息是溫馴的,而且往往因為他是從繁花的山林里吹度過來,帶來一股幽遠的淡香;空氣總是明凈的,近谷內(nèi)不生煙,遠山上不起靄,那美秀風景的全部正像畫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閑暇時鑒賞。
作客山中的妙處,尤在你永不須躊躇你的服色與體態(tài);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你愛穿什么就穿什么;你盡可以不用領結,給你的頸根與胸膛一半日的自由。這樣的自由頂好是不要約伴,只許你獨身。只有你單身奔赴大自然的懷抱時,像一個裸體的小孩撲入他母親的懷抱時,你才知道靈魂的愉快是怎樣的,單是活著的快樂是怎樣的,單就呼吸單就走道單就張眼看聳耳聽的幸福是怎樣的。只許你,體魄與性靈,與自然同在一個脈搏里跳動,同在一個音波里起伏,同在一個神奇的宇宙里自得。
(1)句式的靈活使用可讓文字表達更靈動優(yōu)美。請對畫橫線句進行賞析。
(2)使用標點與否,可以流出不同的情緒,蕩出不同的節(jié)奏。畫波浪線句與“單就呼吸,單就走道,單就長眼看、聳耳聽的幸福是怎樣的”,何句表達效果更好?請簡要賞析。
(3)詞語感情色彩的變化可產(chǎn)生特殊的表達效果,請賞析加點詞“縱容”的妙處。組卷:24引用:8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長期以來,半導體產(chǎn)業(yè)鏈上游的設備和材料等高端領域被美、歐、日壟斷。如美國以所謂科技網(wǎng)絡安全為借口,多輪制裁中國華為,禁止擁有美國技術成分的芯片出口,華為手機無法繼續(xù)生產(chǎn)麒麟芯片,導致5G技術缺席,無法滿足全球范圍內(nèi)消費者對高速網(wǎng)絡的需求。
材料二:當前,一些國家鼓吹“脫鉤斷鏈”,構筑“小院高墻”,企圖通過科技壟斷、技術封鎖、貿(mào)易壁壘干擾別國創(chuàng)新發(fā)展,維護自身霸權地位,破壞全球經(jīng)濟穩(wěn)定,掀起“逆全球化”風潮。而截至2023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中國已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簽訂了114份《政府間科技合作協(xié)定》。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科技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領域不斷擴寬,合作平臺和合作項目務實推進,多層次、交互式、寬領域的科技創(chuàng)新合作局面正在形成。“一帶一路”秉持追求發(fā)展,崇尚共贏,傳遞希望的理念,努力改變著世界的發(fā)展面貌。
材料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裔科學家朱棣文認為,沒有一個國家能壟斷科學,可以通過建圍墻保持領先??蒲屑扔泻献餍?,也有競爭性。只要科學共同體以互相尊重的方式展開合作,就能形成良性競爭。
綜合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