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河北省秦皇島市部分學校聯(lián)考高三(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8/9 8:0:9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下列關于肽鏈、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6難度:0.7 -
2.實驗操作順序直接影響實驗結果。如表中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內容 操作步驟 A 使用高倍鏡觀察細胞 先將低倍鏡轉化為高倍鏡,再移動裝片尋找待觀察細胞 B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性糖 向待測樣液中先加斐林試劑甲液,再加斐林試劑乙液 C 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在酵母菌的培養(yǎng)瓶內先加入酸性重鉻酸鉀后再開始呼吸實驗 D 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研磨葉片前需向研缽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鈣和無水乙醇 組卷:5難度:0.6 -
3.如圖中①②③為某二倍體生物的體細胞進行增殖時的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4.如圖為DNA分子中某堿基的甲基化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3引用:2難度:0.6 -
5.下列關于基因、染色體、染色體組間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難度:0.7 -
6.“內共生學說”認為好氧細菌被變形蟲狀細胞(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經過長期共生成了線粒體。下列關于線粒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6引用:2難度:0.5 -
7.下列關于種群密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0難度:0.5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9分。
-
22.人干擾素(IFN)是機體免疫細胞產生的一類細胞因子。用白細胞生產干擾素時,每個細胞最多只能產生100~1000個干擾素分子,而用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的大腸桿菌發(fā)酵生產,在1~2天內每個菌體能產生20萬個干擾素分子。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
(2)PCR技術所依據的原理是
(3)使用大腸桿菌作為工程菌,導入重組質粒時要用含
(4)干擾素基因在工程菌中也能合成人體所需的干擾素,說明生物界中幾乎所有生物
(5)天然的干擾素在體外保存相當困難,為了生產出耐儲存干擾素,科學家可通過組卷:1引用:2難度:0.6 -
23.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篩選具有優(yōu)良性狀的育種材料,對創(chuàng)制高產優(yōu)質新品種意義重大。
(1)我國科學家用誘變劑處理野生型油菜(綠葉),獲得了新生葉黃化突變體(黃化葉)。突變體與野生型雜交,結果如圖甲,其中隱性性狀是→
(2)油菜株高適當的降低對抗倒伏及機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義。油菜中的矮稈突變體S與野生型正常株高雜交獲得的F1株高介于雙親之間。F1自交獲得的F2群體株高呈現三峰(如圖乙),矮稈:中等株高:正常株高的比例大致為1:2:1,該圖說明油菜的株高最可能受
(3)單體植株(單體:二倍體生物的體細胞中缺失一條染色體的個體稱為單體,其染色體數可以表示為2N-1)可用于突變基因的染色體定位。矮稈突變體S與一系列單體植株(正常株高)分別雜交,若與某單體的雜交子代出現組卷:0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