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陜西省漢中市高考歷史第一次質檢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題

  • 1.據《左傳》里邊講“使華臣具正徒”,“使華閱討右官”,意思是說宋華閱、華臣二人,華閱為華元之嫡長子為大宗,華臣為小宗,但是二人之眾不聚居在一起。據朱鳳翰先生的推斷,這個現象可能因為二人皆為宋國卿大夫所致。這種現象集中體現了春秋時期(  )

    組卷:58引用:7難度:0.6
  • 2.據研究表明,“中國”一詞早在西周金文中便出現,源于西周初年周對其本國統(tǒng)治區(qū)的稱謂。自西周出現以來迄于戰(zhàn)國,指京師、國中、王畿、天子直接統(tǒng)治區(qū)、諸夏國家、地處中原之國,以區(qū)別于四周游牧民族。秦漢統(tǒng)一后“中國”一詞的文化意義進一步加強,地域范圍進一步擴大。國家概念在明代出現,逐漸成為大一統(tǒng)時期全國的統(tǒng)稱。以上有關“中國”的評述,合理的結論是(  )

    組卷:12難度:0.6
  • 3.甘肅武威磨咀子48號漢墓出土了西漢木牛犁模型,遼陽三道壕西漢村落遺址出土有巨型犁鏵,居延(在今內蒙古)出土漢簡中有“田卒”、“治渠卒”諸稱謂。據此可獲取的歷史信息是(  )

    組卷:0難度:0.7
  • 4.魏晉時期,高品第的士族很樂于就任地望清美、品秩較低、升遷較易的秘書郎、著作郎、黃門侍郎、散騎侍郎等官職,而寒門不可企及。這從本質上說明( ?。?/h2>

    組卷:45引用:17難度:0.6
  • 5.北魏末年大亂時,山東豪族高翼在臨終前對子孫說:“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社稷阽危,人神憤怨,破家報國,在此時也。”同樣身逢北魏末年亂世的漢族名士封隆之發(fā)起了對北魏勤王之號召。這一現象反映了( ?。?/h2>

    組卷:36引用:4難度:0.5
  • 6.如表是通過《全唐詩》對唐朝時令節(jié)日中民眾開展豐富多彩體育活動的統(tǒng)計。這反映了( ?。?
    節(jié)日 重陽節(jié) 端午節(jié) 寒食節(jié) 清明節(jié)
    體育活動 登高 競渡、投壺 斗雞、秋千、蹴鞠、踏青、擊鞠 拔河、踏青、放風箏、蹴鞠、馬術、斗雞、射柳

    組卷:70引用:9難度:0.4
  • 7.宋徽宗時,交子惡性膨脹,朝廷強行把交子推廣到長江以北諸路,并改稱“錢引”。錢引大量發(fā)行,其價值不斷下降。四川地方政府允許百姓用錢引購買白絹和繳納各種賦稅。至南宋理宗時用會子收兌錢引,錢引共流通約150年。據此可知,宋代( ?。?/h2>

    組卷:10難度:0.6
  • 8.王陽明主張“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備的,是“圣人”和“愚夫愚婦”共同具備的。這一認識( ?。?/h2>

    組卷:39引用:22難度:0.8
  • 9.清初,順治帝諭工部:“畿輔之地,乃天下根本,必加意安養(yǎng),使民生樂業(yè),方能自近及遠,漸致太平。”順治、康熙、雍正時期,朝廷多次免除畿輔受災州縣的田賦,興修水利。乾隆時期直隸總督孫嘉淦任職不足三年,浚治所屬河淀工程共計523處。材料旨在說明清政府(  )

    組卷:25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28.材料:抗美援朝第一次戰(zhàn)役后,“聯合國軍”直逼朝鮮政府臨時所在地——江界。為遏制其攻勢,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國人民志愿軍急調第9兵團入朝,擔負東線作戰(zhàn)任務。第9兵團于1950年11月初入朝后,衣著單薄的志愿軍晝伏夜行,悄無聲息地抵達了預設戰(zhàn)場,并通過大范圍的穿插迂回包抄,成功將美軍陸戰(zhàn)第1師和步兵第7師截為5段,形成了分割圍殲的有利態(tài)勢。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兩支王牌軍在朝鮮長津湖地區(qū)展開了一場激戰(zhàn)。
    在這次戰(zhàn)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征服了極度惡劣的環(huán)境,打退了美軍最精銳的王牌部隊,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qū),徹底粉碎了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圣誕節(jié)前占領整個朝鮮的美夢,扭轉了戰(zhàn)場態(tài)勢。這場戰(zhàn)役也就此成為朝鮮戰(zhàn)爭的拐點。毛澤東評價說,志愿軍第九兵團此次在東線作戰(zhàn),在極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戰(zhàn)略任務。
    ——摘自《冰雪長津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長津湖戰(zhàn)役的影響?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長津湖戰(zhàn)役蘊含了哪些精神?

    組卷:4難度:0.6

【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 29.材料 康熙年間,北方興起了一個新的儒家學派--顏李學派,代表人物是顏元(1635-1704)和李塔,顏元平生注重實學實行,不尚空談,認為“思不如學,學必以習”。在為學方法上,他抨擊理學家的讀書靜坐、居靜窮理,認為最重要的莫過于習行實踐。顏元教授弟子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及兵、農、錢、谷、水、火、工虞諸學。目睹明末政治日壞、風俗日降、兵專而弱、士腐而糜等時弊,他極為痛切,以匡時濟世為己任,提出解決方案。為了解決當時的土地問題,顏元主張恢復井田制度。鑒于明朝中央集權所造成的弊端及明亡的教訓,他主張恢復封建,“非封建不能盡天下人民之治,盡天下人材之用”。
    --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概括顏元的思想主張。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影響顏元思想產生的主要因素。

    組卷:8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