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山東省濱州市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近些年,人們日益領悟到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穿衣、閱讀、欣賞、過節(jié)到婚喪嫁娶,都在講究傳統(tǒng)、熱衷傳統(tǒng)。不過,總讓人感覺表演的成分,或者叫外在的形式多了一些,遠沒有達到內化于心的程度。
已故歷史學家周一良先生曾將文化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狹義文化,指的是哲學、文學、美術、音樂、宗教等等;二是廣義文化,說的是典章制度、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等;而隱藏在五光十色文化現(xiàn)象背后的若干共同的東西,叫深義文化或深層文化。周先生所說的這種深義文化,可以說,最能顯示出民族性。
穿件對襟大襖,哼幾句皮黃,或是揮毫潑墨,與我們的深義文化沒多大關系;讀讀“三百千”,背背唐詩宋詞,念念《古文觀止》,寫寫之乎者也,也算不上具備了深義文化。深義文化不是皮肉,而是一種魂魄、一種精神,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文化,它內化于心,承續(xù)傳統(tǒng),真正掌握了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千百年來,關于中國傳統(tǒng)深層文化的精神有過許多歸納,其中,禮,應該是其核心。我們今天需要傳承的禮當然不是綱常禮教,而是演化到現(xiàn)代社會的一種做人的原則,比如尊重別人、以人為本、講求修身。我們今天倡導的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就已經包含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
現(xiàn)階段,我們如何弘揚傳統(tǒng)文化呢?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不是給人看的,也不僅僅是某種特定場合的禮儀行為,更重要的是要浸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在公共場合不要爭先恐后、不應大聲嘩、要文明禮讓;在自助餐廳,不要用自己的餐具觸碰公共餐桌上的食品、不要爭搶、不要囤積、不要浪費;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這些行為規(guī)范,近年來在旅游時常常被說成是歐洲人的禮儀,還被劃成了西方國家的文明。事實上,中國的傳統(tǒng)更是如此。
在我們的生活里,日常行為的準則、待人接物的品行尤為重要,也最能顯示中國文化的深義。暴殄天物,就是中國古人對糟蹋東西的譴責;杯盤狼藉,則是中國語言對吃喝后桌面雜亂的形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有章,是中國蒙學讀物《幼學瓊林》的說法;待人敬、于己謙,也是我們自古以來的基本操守;至于餐桌上不能像只蝦米、不準朝螃蟹看齊,吃飯時不能出聲、不許咂嘴、夾菜不允許如雞頭啄米、動筷要長輩先請,一個個規(guī)矩,更是我們的祖輩曾經對我們的教誨。
搞點表演性的儀式、穿穿傳統(tǒng)的服飾、用中國固有方式過過中國的節(jié)日,當然都有助于推廣傳統(tǒng)文化,但這仍為皮相。最重要的是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融匯于我們的血脈里,讓做人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準則傳承下來,在生活的一點一滴里顯示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異之處,這才是對民族文化的最好弘揚。
(摘編自陳原《弘揚傳統(tǒng)文化要浸入日常生活》)
材料二:
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國家寶藏》,再到故宮一改過去的“嚴肅臉”變得“萌萌噠”,甲骨文手機表情包成為斗圖“新寵”,近年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紛紛走出“故紙堆”,以時尚有趣的形象“飛入尋常百姓家”,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文化大餐,也點燃了大家對中華悠久文化、厚重歷史的熱情。
有學者認為,傳統(tǒng)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成就,并使繼起的后代適應社會的一種既定存在形態(tài),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理性工具,傳統(tǒng)文化的承襲使我們成為“真正的人”。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梢哉f,中華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了骨髓里。這就是文化DNA。
然而,在社會飛速發(fā)展、技術迭代升級、文明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讓中華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的生機活力?故宮博物院掌門人單霽翔道出了他的秘訣,“作為一個博物館,最重要的是要把文化資源真正地融入人們的生活”。融入生活、連接當下,這是推動傳統(tǒng)文化活起來的一個重要方式。無論是綜藝“愛上”詩詞還是故宮文創(chuàng)產品成“爆款”,都是把準時代脈搏、洞悉社會變遷、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擁抱現(xiàn)代生活,做到現(xiàn)代化、年輕化表達,自然“圈粉”無數(shù),潤澤心靈。
推動傳統(tǒng)文化活起來需要的是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能力,而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甚至粗制造。現(xiàn)實中,有的地方為制造噱頭,在城市發(fā)展中奉行“拿來主義”花了重金卻造了“假古董”,形似神不似;有人罔顧事實戲說歷史,將其變成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制作雷人的“穿越劇”,內容空洞、毫無營養(yǎng);還有人打著所謂“回歸傳統(tǒng)”的旗號,宣揚封建綱常等文化糟粕,顛覆三觀,扭曲價值。種種亂象,既非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難以讓其活起來。實踐證明,一味地粗制溢造、盲目地跟風炒作,只會讓傳統(tǒng)蒙羞。只有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才能激活傳統(tǒng)文化的“一池春水”。
(摘編自馬雨音《傳統(tǒng)文化呼喚現(xiàn)代表達》)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人們雖然逐漸領悟到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對傳統(tǒng)文化的追求上,仍完全停留在形式層面。
B.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不需要注重某種特定場合的禮儀行為,而應該浸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言行中。
C.傳統(tǒng)文化是后代適應社會的一種既定存在形態(tài),因此成為了我們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理性工具。
D.一味地粗制濫造、盲目地跟風炒作的做法,不僅無法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難以讓其活起來。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們今天要傳承的禮不是綱常禮教,而是演化到現(xiàn)在并能與現(xiàn)代社會相適應的一種做人原則。
B.近年來旅游時游客的規(guī)范行為被說成是歐洲禮儀、西方文明,這是缺乏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全面認識的表現(xiàn)。
C.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融入我們的血脈,在生活中傳承做人的優(yōu)秀準則,才是對民族文化的最好弘揚。
D.綜藝“愛上”詩詞、故宮文創(chuàng)產品成“爆款”等做法啟示我們只要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就能激活傳統(tǒng)文化。
(3)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要浸入日常生活”行為的一項是
A.公共場所手機聲音不外放
B.餐廳就餐響應光盤行動
C.景區(qū)身穿古裝拍照留念
D.校園里生活中尊敬師長
(4)請結合材料一相關內容,給深義文化下一個簡要定義。
(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組卷:9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桑葉與蠶寶寶
朝顏 進入征村鄉(xiāng)吳坪村的時候,一場急雨剛剛歇住了腳,厚厚的云層從天空中漸漸消散。不遠處的青山之間,還縈繞著白色的霧氣。山下的屋宇和田園,便都像置身于仙境中了。視野之內,樹木、蔬菜和青草綠得不染一絲雜質。一條平整寬闊的柏油路直插沃野,新耕的水田像鏡子一樣,映照出云霧的萬千姿態(tài)。一輛高大的農用拖拉機威風地駛過側畔,車尾還粘著濕漉漉的新泥。
這里是江西省修水縣的西南郊,一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然而如今,穿過一幢一灰瓦白墻的農家宅院,我在這里已找不到貧窮的痕跡。
橫平豎直的田間,鋪展開一望無邊的桑林。桑樹不高,卻枝葉蔥蘢,每一片葉子都肥美而多汁,綠得精神。底部的枝條已被采摘得光溜溜的,頂部仍在不停地抽出鮮嫩的新芽。這樣的長勢和桑葉產量,是我幼時所見枝葉稀落的野桑所無法比擬的。這些桑葉的使命是喂養(yǎng)蠶寶寶。而后是繭,是絲,是琳瑯滿目的絲制品,是村民們走出貧窮、奔向富裕的希望。
“三斤毛鐵半斤鋼,打把鋤頭去栽桑,一條田塍栽三轉,三條田塍栽九行”歌謠在蠶鄉(xiāng)流傳開來,像茂盛的桑樹,遍布山坡田壟。地處贛西北山區(qū)的修水縣,在清代時,就因產絲居全省之首而獲“絹出義寧州”之譽。蠶桑傳統(tǒng)延續(xù)至今,更成為全縣產業(yè)發(fā)展的重頭戲。僅我腳下的吳坪村這片土地,便建有二百零八畝蠶桑產業(yè)基地。
桑田一側,矗立著四座標準化養(yǎng)蠶大棚。我們走進了其中一座。只見偌大的空間,整齊地排列著方格蔟,底層撒著厚厚的消毒的石灰,上面再墊一層新鮮的桑葉。一些蠶寶寶在不倦地喻食,一些已經爬上了屬于自己的蠶屋。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個小小的木格中,見一條身子黃而透明的蠶,正從口中牽拉出晶瑩透亮的細絲。它不停地快速搖動著腦袋,仿佛這分分秒秒的光陰都不能耽誤。
蠶的一生,如果撇開化蛹和成蛾期,須經歷四次休眠蛻皮。在此期間,它們變得脆弱敏感,稍不留神就患病死亡。尤其是第四次蛻皮,時間長,過程艱難,死亡風險大,直接關系著最后的產量。千百年來,蠶農們秉承著祖上代代總結的傳統(tǒng)經驗,一季又一季地侍弄著蠶寶寶。他們依靠著簡易的蠶具和蠶室,勞心勞力,但是產出卻常常與付出不成正比。
“現(xiàn)在不一樣了?!币晃环鲐毟刹扛嬖V我,“我們不僅有養(yǎng)蠶大棚,還建有小蠶工廠。在兩個最關鍵的時期,統(tǒng)一消毒,統(tǒng)一管理,生產幾乎零風險?!毙⌒Q工廠,真是一個有意思的名字。我不由地想象起來,寧靜的夜晚,無數(shù)只黑黑的蟻蠶,在小蠶工廠里擠擠挨挨地蠕動,它們昂起腦袋噬咬著桑葉,沙沙沙,沙沙沙--仿佛一曲悅耳動聽的樂曲。
然后,它們休眠、蛻皮,變白、變胖,被蠶農們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悉心地照顧著。再然后,它們和我眼前所見的熟蠶一樣,被送往大棚最后,擇一個小方格為歸宿,走完短暫而辛勞的一生。我又不禁想象著另一幅畫面;某一天清晨,管理員打開大棚,無數(shù)只潔白的蠶繭臥居其間,仿佛剛剛下過一場盛大的新雪。
自從扶貧工作隊來了以后,村里成立了蠶桑生產專業(yè)合作社,貧困戶優(yōu)先成為社員和股東。從流轉土地到購苗栽桑、技術指導,再到蠶繭收購,全部由合作社牽頭,統(tǒng)一進行。桑蠶鮮繭的價格,也由保險公司統(tǒng)一承保。當所有的風險被解決后,蠶農們放下了曾經的后顧之憂?,F(xiàn)在,他們只需專心種桑養(yǎng)蠶,憑著勤勉付出便可安心地等待收益分紅。
這一路上,我們圍繞著修水縣轉了大半個圈。從吳坪村,到征村鄉(xiāng),到整個縣城,無不見桑樹遍布沃野,郁郁蔥蔥。我看見因病致殘的胡經明,用一把竹椅支撐著身體,在桑田里奮力地挖地草;我看見從打工地返鄉(xiāng)的樊南星,帶著身患“漸凍癥”的妻子下地,雙手并用飛快地采摘桑葉;我還聽見吳坪村的脫貧戶石根感慨地說:“用好國家政策,自身勤勞肯干,就是最好的脫貧藥方。”
何止是他們呢?在修水,九萬八千畝桑園,十個五千畝蠶桑鄉(xiāng)鎮(zhèn),二十個千畝蠶桑村,一百五十個百畝專業(yè)組,三百七十五戶十畝以上大戶……一頭,承載起三萬多名蠶農的希望,另一頭,連接著絲綢企業(yè)上億元的年銷售額,還有兩千多在家門口就業(yè)的人?,F(xiàn)在,桑園還在一畝畝擴大,蠶農的雄心也在一天天變大。隨之而來的,還有桑果休閑采摘、桑葚酒、桑葚飲料、桑葉茶、桑芽菜、蠶絲被、食用蠶蛹等相關產品產業(yè)的開發(fā)。日子,正一天天生機勃勃地向前走。
我攜著滿身的綠意退出桑園,抬起頭望去,天邊早已云開霧散,萬道金光下,深情撫摸著這熱騰騰的土地……
(選自2020年11月11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寫栽桑的歌謠,寫修水在清代就因產絲居全省之首而獲“絹出義寧州”美譽,表現(xiàn)了這里桑蠶生產歷史悠久。
B.文章寫蠶四次休眠蛻皮,用“脆弱敏感”“稍不留神就會患病死亡”“過程艱難”等,意在突出養(yǎng)蠶艱難、蠶農艱辛。
C.文章中扶貧干部的話,承接上文蠶農產出與付出反差大,再轉向對扶貧工作隊到來后所開展的一系列工作的敘述。
D.文章結尾使用“九萬八千”“十個五千”等一組數(shù)字,展示了修水桑蠶產業(yè)在黨的好政策引領下取得的驕人成績。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描繪了一幅秀麗清新的畫面,鏡頭由遠及近、從高到低,引領讀者進入恍如仙境的吳坪村,表達了作者對山村生活的無限向往。
B.文章寫作者由扶貧干部的話展開美麗的想象,畫面有聲有色,尤其是運用疊詞、擬聲詞和比喻手法,把蠶吃桑葉的情景描摹得栩栩如生。
C.文章倒數(shù)第三段通過三組典型人物的言行,展示國家扶貧政策下農民發(fā)生的可喜變化-他們煥發(fā)出可喜的精神動力走向了更加美好的未來。
D.文章在選材上一個顯著的特色是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既選取了吳坪村這個發(fā)展典型來詳寫,也簡要交代了修水縣桑蠶產業(yè)發(fā)展的整體狀況。
(3)本文采用空間和時間兩條線索行文,請分別加以簡析。
(4)本文結尾構思巧妙、意韻深遠,對此你如何理解?組卷:10引用:4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節(jié)選自《師說》) 韓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無名位。愈生三歲孤,養(yǎng)于從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洎舉進士,投文于公卿間,故相鄭余慶頗為之延譽,由是知名于時。尋登進士第。
宰相董晉出鎮(zhèn)大梁辟為巡官府除徐州張建封又請其為賓佐愈發(fā)言真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于世務調授四門博士,轉監(jiān)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門,宰相不專機務。宮市之弊,諫官論之不聽。愈嘗上章數(shù)千言極論之,不聽,怒貶為連州陽山令。
愈自以才高,累被擯黜,作《進學解》以自喻,執(zhí)政覽其文而憐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逾歲,轉考功郎中、知制誥,拜中書舍人。
鳳翔法門寺有護國真身塔,塔內有釋迦文佛指骨一節(jié),其書本傳法,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豐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宮人三十人,持香花赴臨皋驛迎佛骨。自光順門入大內,留禁中三日,乃送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廢業(yè)破產、燒頂灼臂而求供養(yǎng)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諫之。
愈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少時與洛陽人孟郊、東郡人張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稱薦于公卿間,而籍終成科第,榮于祿仕。后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而頗能誘厲后進,館之者十六七,雖晨炊不給,怡然不介意。大抵以興起名教、弘獎仁義為事。凡嫁內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長慶四年十二月卒,時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謚曰文。
(節(jié)選自《舊唐書?韓愈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宰相董晉出鎮(zhèn)大梁/辟為巡官/府除/徐州張建封又請其為賓佐/愈發(fā)言/真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于世務/
B.宰相董晉出/鎮(zhèn)大梁/辟為巡官/府除徐州/張建封又請其為賓佐/愈發(fā)言真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于世務/
C.宰相董晉出鎮(zhèn)大梁/辟為巡官/府除/徐州張建封又請其為賓佐/愈發(fā)言真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于世務/
D.宰相董晉出/鎮(zhèn)大梁/辟為巡官/府除/徐州張建封又請其為賓佐/愈發(fā)言/真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于世務/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讀,古書沒有標點,一句話后面的停頓為句,一句話中間的短暫的停頓為讀。
B.六藝文中指六種技能,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
C.中使,宮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D.謚,古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年幼喪父,寄養(yǎng)在堂兄家中。韓愈自認為是孤兒,從小就刻苦學習儒家經典,不需要別人獎勵督促。
B.韓愈曾作《進學解》,宰相看了這篇文章后同情他,認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為比部郎中、史館修撰、考功郎中等官職。
C.韓愈性情寬宏通達,和別人交往,不因別人處境的好與壞而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他和孟郊、張籍的友情便是典型的例子。
D.韓愈頗能獎掖鼓勵后輩,而且總是把振興名教和弘獎仁義作為自己的職責。他死時五十七歲,朝廷追贈他禮部尚書的官職。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②愈嘗上章數(shù)千言極論之,不聽,怒貶為連州陽山令。
(5)韓愈為什么上書反對“迎佛骨”?請簡要說明。組卷:12引用:2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8.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0個字。
2021年1月3日,泰國衛(wèi)生部發(fā)表公報說,泰國政府已與中國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新冠疫苗訂購協(xié)議,采購200萬劑新冠疫苗。根據(jù)疫苗訂購協(xié)議,中國科興2月底可交付20萬劑,3月底交付80萬劑,4月底交付100萬劑,以保證至少50%的泰國民眾能夠獲得免費新冠疫苗接種機會。泰國政府決定對包括曼谷在內的全國28個府級行政區(qū)實施為期1個月的嚴格管制措施,控制疫情快速蔓延趨勢。組卷:4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這是2020年最后的一天,位于帕米爾高原的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冬古拉瑪山口白雪茫茫。布茹瑪汗用排筆蘸著紅油漆認真地描著界碑上的“中國”二字??俗卫仗K柯爾克孜自治州有著長達一千多公里的邊境線,沿途有大小250多處通外山口。1961年,19歲的布茹瑪汗成為邊防線上第一批義務護邊員。
常年在邊境巡視,布茹瑪汗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產生了深深的感情。她要把這里每一塊石頭都刻上國家的名字,讓世世代代的子孫都知道,這是我們的土地。50多年過去了,邊境線上到處都是刻著“中國”兩字的石塊。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和聯(lián)想,請以“愛國旗幟下的心聲與行動”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