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8-2019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二(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古代“文人趣味”的生成與演變(節(jié)選)
    李春青
          人們的美學觀念、文藝思想固然受制于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而趣味則是意識形態(tài)的心理基礎。趣味與意識形態(tài)相互作用,離開趣味作為基礎,意識形態(tài)就成為空洞的口號與說教,而不能得到意識形態(tài)確證的趣味也只能表現(xiàn)為自生自滅的時尚與習俗。因此可以說,趣味具有階級性,也具有歷史性。
    “文”可視為中國古代貴族趣味的標志性符號。在周代典籍中隨處可見的“文”是貴族趣味與貴族意識形態(tài)的紐結(jié)點,它既包含著以等級觀念為核心的貴族價值體系,又包含著以禮樂為核心的貴族趣味系統(tǒng)??鬃淤潛P周代的政治文化:“周鑒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今人則常常用“繁文縟節(jié)”來評說周代文化,這些都是對“文”這一趣味特征的理解?!拔摹本褪且磺行问交娜藶榻?gòu),包括典章制度、禮儀、知識系統(tǒng)、詩、樂、舞、建筑、繪畫、雕塑、器物等,也包括貴族階層在正式場合的一切言說。這個“文”的系統(tǒng)把貴族與其他社會階層區(qū)別開來。
    “道”可視為士人或士大夫階層趣味的標志性符號。秦漢之后,受過教育的布衣之士有機會進入官僚行列,于是已做官的讀書人和希望做官的讀書人就構(gòu)成了新的社會知識階層,即“士大夫階層”。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是士大夫趣味結(jié)構(gòu)的基本內(nèi)涵。西周貴族階層話語系統(tǒng)中沒有“道”的位置,它與士大夫階層相伴而生。士大夫階層是春秋戰(zhàn)國之際從原有貴族階級蛻化而來的,他們在貴族文化基礎上建構(gòu)起了自己的文化系統(tǒng),這就是以孔孟老莊為代表的諸子百家之學??梢哉f,士人階層一切精神文化的建構(gòu)都是對他們所尊奉的“道”的詮釋,而“道”也成為士人階層文化心態(tài)、性情傾向與觀念系統(tǒng)的綜合性呈現(xiàn)。正因如此,“文”“道”關(guān)系成為中國古代文學思想中一個延續(xù)千年的基本主題。
    “雅”可視為文人趣味的標志性符號。“文人趣味”是在士大夫趣味中孕育而生的。如上所述,對“道”的推崇與信守構(gòu)成了士大夫精神趣味的基本維度。然而這個階層畢竟是社會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與主導者,有著極為豐富的精神世界,決非僅僅囿于狹隘的政治領域。于是,士大夫階層就獲得了新的身份性標志--“文人”。所謂“文人”,就是有文采之人,亦即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之人。當士人階層意識到自己個人情感的重要性并且為個人情趣的表達掙得合法性時,文人趣味就成為文學藝術(shù)的主要心理基礎。文人趣味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永無休止的“雅化”追求:形式上越來越精益求精,風格上越來越細膩微妙,評價標準上越來越專門化。
    從貴族到士大夫再到文人--這是古代知識階層身份演變的歷史軌跡,也是古代趣味演變的歷史軌跡。
    (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報》)(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趣味具有階級性、歷史性,是因為意識形態(tài)決定趣味,并使趣味得到鞏固與確證。
    B.西周貴族對“文”的重視,體現(xiàn)在一切形式化的人為建構(gòu)和正式場合的言說方面。
    C.在士大夫階層出現(xiàn)以前,“道”在西周貴族階層話語系統(tǒng)中地位較低,不受重視。
    D.“文人趣味”在士大夫的趣味中孕育而生,它既承繼了“道”,又發(fā)展了“雅”。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文、道、雅三方面逐層論述了古代“文人趣味”生成與演變的歷史軌跡。
    B.文章第二段引用孔子的話,論證了“文”是貴族趣味與貴族意識形態(tài)的紐結(jié)點。
    C.文章分析士大夫與原有貴族的關(guān)系,論述了“道”比“文”的趣味系統(tǒng)更高級。
    D.文章以古代知識階層身份的演變?yōu)橹骶€索,分析了古代文人趣味生成和發(fā)展的過程。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以載道”不是單純的文學觀念的問題,而是士人階層文化身份的必然產(chǎn)物。
    B.“文”的系統(tǒng)把貴族與其他社會階層區(qū)別開來,可見它維護著西周貴族統(tǒng)治秩序。
    C.文人一旦開始重視自己的精神世界,便會更注重文藝創(chuàng)作而不再追求政治理想。
    D.文人往往在仕途失意之時進行創(chuàng)作,可見文人趣味是文學藝術(shù)的主要心理基礎。

    組卷:22引用:13難度:0.7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題。
    北京,南京
    侯發(fā)山
          老歪這兩天特興奮,以至于晚上都睡不著,鏊子上烙油饃似的在床上翻來覆去。有人說,睡不著就數(shù)羊,數(shù)不到一百頭就睡著了,老歪連著幾個晚上,都數(shù)到一萬多頭了還是沒有一點睡意。
          是啊,這事?lián)Q到誰身上都淡定不了。兩個孩子都在電話里說,說他一輩子沒出過門,趁著現(xiàn)在還能走動,讓他到城里逛一逛,轉(zhuǎn)一轉(zhuǎn),開開眼界,見見世面,想住了就住下來。老歪到過最遠的地方是鎮(zhèn)上,趕集時去一趟,縣城都沒有去過。兩個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說這幾天就把車票給快遞過來,讓他做好準備。去就去吧,住是不會住的,玩兩天還是可以的。若是犟著不去,說不定哪一天蹬腿了,會讓孩子遺憾終生的。
          村里人說,老歪該享清福了。可不是嗎,老歪的一雙兒女都成家立業(yè)了,都出息了,他還不該享福嗎?
          老伴走的時候,兩個孩子還小,兒子六歲,女兒三歲。當時,親戚朋友都勸老歪再找一個,說孩子沒媽不行。老歪那時還是小歪,挺倔的,說啥也不找。他說,有了后媽,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氣。就這樣,他既當?shù)之攱?,一把屎一把淚地把兩個孩子拉扯大,供他們上大學。兩個孩子也算爭氣,學業(yè)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遺憾的是,兩個孩子不在一個地方,兒子在北京,女兒在南京。
          兩個孩子還算孝順,沒少給他打錢,沒少給他寄東西,電話里也沒少說話。他們剛參加工作那會兒,也曾邀請老歪到城里去,盡管老歪也特想去,卻一直沒有成行,他怕給孩子們增加負擔,現(xiàn)在不一樣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該去看看他們。這次邀請他進城,也就是在前幾天的電話里說的。
          就這樣,老歪睡不著了。
          北京?還是南京?這幾天,村里人見了老歪,都會這樣問他。不少人給他出主意,有的建議他去北京,說北京有毛主席紀念堂,有天安門城樓;有的建議他去南京,說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臺。
          老歪呢,咧著嘴嘿嘿直樂。說實話,他也沒決定好到底是上北京還是下南京。這兩個孩子也真是的,說寄車票都寄車票,說不寄都不寄。
          兒子在北京上班,房子買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個小時。唉,上個班就這么遠,也真難為兒子了。兒子是去年結(jié)的婚,媳婦是日本閨女。他們舉行的是集體婚禮,單位操辦的。恰好老歪當時剛參加過本村的一個葬禮,按農(nóng)村陰陽先生的說法,不宜再去參加婚禮,就沒有去。他們也沒回來過。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老歪沒見過媳婦的面,不能說沒見過--兒子給老歪買了個智能手機,在手機里見過,還給他拜過年呢,嘰里咕嚕的,像是鳥語。兒子說那是問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孫子出生后再過去,視頻了幾次也沒見媳婦的肚子大起來,老歪也不好意思問兒子,當然,更不好意思問媳婦了。兒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電話里卻輕松地說,他們不打算要孩子了!這還了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得去好好數(shù)落數(shù)落兒子。
          這邊牽掛著兒子,那邊女兒也連著心。女兒在南京上的大學,女婿是她大學期間就認識的。今年五一結(jié)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業(yè)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爛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來了個收破爛的,臨走給了老歪一張名片,名片上寫著“回收公司總經(jīng)理”。女兒是旅游結(jié)的婚。老歪見過相片,女婿是個禿頂,年齡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兒說他是二婚。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女兒一直沒把女婿領回來過。這個女婿不是外國人,是蘇州人,說話也聽不懂。女兒說,這個老板帶來兩個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嘖嘖,女兒真傻,沒有一個親生的會中?都說閨女是爹娘的小棉襖,兒子指靠不了,還得依靠女兒呢。女兒過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塊心病。
          到底是去北京還是南京?去北京,女兒不高興,去南京,兒子不高興。有了,誰的票到的早去誰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鎮(zhèn)里洗了澡,破天荒請人搓了搓背,理了理發(fā),刮了刮臉,還拿出新衣服讓鄰居家的媳婦給熨燙了一下。
          過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個快遞員送來的兩個快遞--兩張臥鋪車票--一張去南京的,一張去北京的,車票上的車次居然是同一天時間!
          快遞員的到來早已把左鄰右舍吸引過來了,他們相互傳遞著火車票,眼里寫滿了羨慕,還一邊取笑老歪:你不會分身術(shù),看你這次去哪里!
          當天晚上,老歪捧著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語:我實指望到時帶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現(xiàn)在不可能了。我決定了,哪兒也不去,就在家守著你。說罷,老歪那溝壑縱橫的臉上淌滿了淚水。
          去南京的車票是兒子寄來的。去北京的車票是女兒寄來的。
    (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shù)囊豁検?!--BA-->
     

    A.接到兒女都要他進城的電話后,老歪左右為難,左鄰右舍羨慕不已并為之出謀劃策,意在表現(xiàn)老歪的人際關(guān)系很好。
    B.老歪最后決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著妻子的照片,表現(xiàn)出老人孤寂的晚景和內(nèi)心的失望痛楚,讀來讓人心酸。
    C.老歪的兒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卻對老父親不聞不問,反映出當代部分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社會現(xiàn)實。
    D.文章運用補敘來介紹老歪獨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艱難情形,與下文兒女的不孝形成對照,很好地表現(xiàn)了文章的主題。
    (2)小說中老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
    (3)小說在布局謀篇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組卷:8引用:18難度:0.6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創(chuàng)作的因素較弱,傾吐的欲望很強      雷達以文學評論著稱,但他的散文真誠質(zhì)樸,鮮活潑辣,賈平凹稱之“海風山骨,氣勢裹挾,既擅長對事物作橫向的大思考,也善于在尋常物理中提升幽獨玄機”“有一種鐵的質(zhì)感”。
    “我寫散文,創(chuàng)作的因素較弱,傾吐的欲望很強,如與友人雪夜盤膝對談,如給情人寫的信札,如郁悶日久、忽然沖喉而出的歌聲,因而顧不上推敲,有時還把自己性格的弱點一并暴露了?!崩走_說。
          他曾說,真正能夠叩響心弦的才是好散文?!饵S河遠上》就是這樣一部好作品。在書中,他還原了與個人經(jīng)歷血肉相連的風俗史、精神史、心靈史,表現(xiàn)了在極限狀態(tài)下歷史的呼吸、人性的殘酷與微妙。
          中華讀書報:《費家營》《夢回祁連》等作品,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有很高的點擊率。您認為,您的散文吸引網(wǎng)友特別是年輕網(wǎng)友的秘訣是什么?
          雷達:除了在敘述風格上努力做到客觀、冷峻、質(zhì)樸、豐腴外,打通歷史與當下,過去與現(xiàn)在,也即實現(xiàn)某種“穿越”,對喚起讀者是很重要的。我寫的有些東西太久遠了,年輕人未免隔膜,怎樣引起閱讀興趣,讓他們覺得并不久遠,而且仍與我們今天的生活血脈相關(guān),是我特別關(guān)注的問題。
          中華讀書報:關(guān)于《黃河遠上》的編選,您說要讓這本散文集“呈現(xiàn)出飽滿的感性血肉,要用‘蒼茫遼闊,委婉多情’的意境和形象去感染人”,您所理解的“蒼茫遼闊,委婉多情”是什么?
          雷達:“蒼茫遼闊,委婉多情”是上海一位文友程庸對我散文的評語,我比較認可,覺得接近于我的追求。蒼??赡芘c我的氣質(zhì),我所寫的對象比較契合,大西北本身就是蒼茫的。我不但寫甘肅,在《新陽鎮(zhèn)》《皋蘭夜語》《費家營》《夢回祁連》等作中,富有西部特有的地理標識、文化基調(diào)與精神底色,陜西寧夏青海新疆我都寫過,如《走寧夏》《依奇克里克》《乘沙漠車記》《圣果》等。至于是否委婉多情,我不好說,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珍貴的細節(jié),寫出人性的復雜,寫出別人雖經(jīng)歷過卻道不出的感受,亦即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的東西。
          中華讀書報:“真”是我閱讀《黃河遠上》的第一感受。您自己是怎么看的?您希望通過《黃河遠上》這部作品展示給讀者什么?
          雷達:我同意你說的,“真”是第一感受,真情實感永遠是散文的命脈所在。真實是分層次的,表象的真實,較深層次的真實,以及能直抵靈魂引發(fā)共鳴、引起疼痛感或撕裂感的真實,是各不一樣的。它們?nèi)Q于作者投入生命的深度,觀察、體驗、內(nèi)省的深度,以及藝術(shù)表現(xiàn)的能力。這是無法偽裝的。
          我在取材上沒有任何優(yōu)勢。我不是出身名門之后、將相之后,耳濡目染過多少有影響的大事件大人物,能自然而然地寫出讀者渴望了解的名人逸事、歷史傳奇及某些秘密。但我認為,我仍然可以告訴讀者很多,我這個人,或這顆靈魂,他做什么、有何業(yè)績既重要,也不重要,但他應該是一個真實的、熱烈的人,一個復雜的、矛盾的人,一個繞系著文化精神沖突的人,一個心靈在場、注重從體驗出發(fā)的人,一個與我的年代的生活和心靈緊緊相連的人。
          我出生并生活到二十多歲的西部,其情調(diào)、風俗、生活場景、文化傳統(tǒng),都有豐富的意蘊,到今天,它仍然是神秘的,被遮蔽的,它們的價值有必要得到彰顯。
          記不起是哪位哲人說過的,不管是多么大的人物,或者多么小的人物,多么尊貴的人物,或者多么卑微的人物,只要他負載的信息有足夠的精神含量,那么就具備了使用散文這一形式的條件,把它們記述下來就是寶貴的。靈魂的歷史比歷史本身更鮮活、更耐久。
          中華讀書報:您曾在《我的散文觀》談到自己心目中的好散文“首先必須是活文”,而非“呆文”。您如何理解“活文”?
          雷達:我確實說過喜歡“活文”不喜歡“呆文”的話。比如,一度文化散文成風,余秋雨早期的一些文章,我認為有開創(chuàng)性,走在前面。但后來忽然很多,有的看上去很淵博,但不少是臨時從網(wǎng)上書上查的,這未嘗不可,可以普及歷史知識和傳統(tǒng)文化,但羅列太多,掉書袋,性靈就不見了,便“呆”了。還有,中國散文的敘事記人,有極深厚的傳統(tǒng),弄不好它會變成一種模式的重壓,也容易“呆”。我想,“活文”恐怕首先得關(guān)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困境,包含細膩復雜的人性之困和情感矛盾,這種境界和格局,與作家的知識積累、文學素養(yǎng)有關(guān),更與作家的情懷有關(guān)。魯迅先生說,“開掘要深”,這四個字分量很重,夠我們消化一輩子。我很看重一篇文章包含著多少生命的活性元素,思維的浪花是否采擷于湍急的時間之流,是否實踐主體的毛茸茸的鮮活感受。這些問題都比較復雜,我也在摸索。
    (選自《新華文摘》,有刪改)(1)下列對雷達先生談話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散文要吸引年輕讀者,不僅要形成自己的敘述風格,還要使作品反映的時代與現(xiàn)實生活血脈相關(guān),消除年輕人與作品之間的隔膜,從而引起共鳴。
    B.散文要呈現(xiàn)“蒼茫遼闊,委婉多情”的特點,需要作者和所寫對象的氣質(zhì)都與“蒼?!逼鹾?,需要抓住珍貴細節(jié),寫出人性的復雜和獨特的生活感受。
    C.《黃河遠上》給人“真”的感受,真情實感是散文的命脈,而真實是有層次高低的,它取決于作者對生活的投入與體驗的程度以及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等。
    D.好散文首先必須是“活文”,要寫出“活文”,就要關(guān)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困境,寫出鮮活的生命感受,還要求作家有足夠的知識積累和文化素養(yǎng)。
    (2)下列對訪談內(nèi)容和特點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該訪談采訪者圍繞雷達散文特點和散文觀設置問題,具體明確,采訪語言既表現(xiàn)出簡明扼要的新聞語體特點,又表現(xiàn)出禮貌得體的談話語體特點。
    B.受訪者雷達既是文學評論家,又是散文名家,其散文真誠質(zhì)樸,不推敲文字,不遮掩弱點,鮮活感性,體現(xiàn)了“創(chuàng)作的因素較弱,傾吐的欲望很強”的特點。
    C.散文集《黃河遠上》選材沒有優(yōu)勢,但真實描寫了中國大西北的地域特點、文化基調(diào)與精神底色,意蘊豐富。《新陽鎮(zhèn)》《走寧夏》等文收在此集中。
    D.談及散文的鮮活問題時,雷達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先批評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缺少性靈,傳統(tǒng)敘事記人散文容易呆滯,再提出了正確的做法。
    (3)賈平凹稱雷達的散文“有一種鐵的質(zhì)感”,你認為這種“鐵的質(zhì)感”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以《黃河遠上》為例簡要分析。

    組卷:6引用:3難度:0.6

  • 8.下面是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會標,請寫出構(gòu)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90個字。(中國版圖部分為綠色)

    組卷:11引用:4難度:0.6

四、寫作(4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圈子”一詞,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用得多的并非其本義--“圓而中空的平面形;環(huán)形;環(huán)形的東西”(《現(xiàn)代漢語詞典》),而是其比喻義。其含意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種:①指說話做事不直接,繞彎子。如“兜圈子”“繞圈子”等。②指具有相同愛好、興趣或者為了某個特定目的而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群。如“朋友圈”“演藝圈”等。③人們活動的范圍界限。如“小圈子”等。
          選擇“圈子”中一個義項,寫一篇文章,來表達你的感觸與思考。要求:選好角度,明確主題;自定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組卷:3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