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通市海安高級中學高三(上)月考語文試卷(9月份)

發(fā)布:2024/9/14 16:0:8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1956年,我國公布推行第一批簡化字以后,流行的漢字,便有了簡體(簡化)字與繁體字明顯的區(qū)分。學習中文,也就產生了兩者之間需要學習哪種字體的選擇。按照過去傳統,海外華人地區(qū)的學校教學和書報印刷,全是采用繁體字,長期以來,給外國學生造成一種偏見,認為現代漢字是以繁體字為主流。如今,情況開始轉變,海外華人地區(qū)使用簡體字的現象增多,最明顯的是東南亞華人地區(qū)的中文學校已使用簡體字讀寫,報刊印刷也幾乎形成簡體字天下。
          前幾年,凡在美國開設中文課程的學校,已陸續(xù)開始傳授簡體字讀寫。尤其破天荒第一遭:2005年5月22日,《紐約時報》上刊載了專欄作家紀思道的文章《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煙云》,竟用漢字簡體字印出文章標題。這種罕見的舉動,不啻顯示追求時尚,也在于緊跟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由繁體字省筆成的簡體字,漸次成為漢字應用的主流,除了中國政治經濟影響力的促進,也在于我國特有的方塊字本身歷經數千年的演變,適應了文字進化棄繁就簡這條規(guī)律,體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漢字的演變,從契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到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戰(zhàn)國以前多為大篆,戰(zhàn)國以后出現小篆),至在繒帛、簡牘,或鑿刻在碑石上的小篆和秦篆,都出現過省卻筆畫的書寫。如甲骨文字基本上是象形文字,有些字顯得繁復,有些字則簡單,這種畫象的繁雜和簡括,已體現繁寫和簡寫情況。周代的大篆不少字形與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相近,也有較多的字開始符號化。戰(zhàn)國文字則以大篆為基礎,在筆畫上進行了省改。到了秦代,將戰(zhàn)國時期各國自行的文字混亂現象以“書同文”的要求,進行統一整理,推行了比大篆多處省筆的官方文字小篆。當時,民間還流行著一種脫胎于篆文的隸書,人稱秦隸。以上各體文字在史學界稱為古文字。
          漢承秦制,根據傳統的書寫方式,又在秦隸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兼取帛書和簡文上的一些簡化字,形成一種拉直筆劃、方折弧角的漢隸。這是我們今天通稱的隸書。中國漢字的字形演變到隸書,才成為真正的方塊字,才有了明確的筆劃數道,才有了可辨別的偏旁部首,才有了根據部首編目審定字形和便于查檢的我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隨后出現的楷書,正是在漢隸字形框架結構范圍內,刪繁從簡,省筆順筆,加以規(guī)范而成。如果要說傳統文字,楷書的出現,體現的就是漢字傳統的承傳。
          其實,漢字字形的簡化,不但在不同字體演變過程中,出現了簡化筆劃的現象,即使在同一種字體的使用過程中,自身也會不斷地簡化。如甲骨文字目前所見是商代中晚期相對穩(wěn)定的使用文字,其中的“車”字,就不難看出其形象的一再簡化。復雜的車字,畫著一根橫軸,三個車輪,一根直轅,還有縛在轅上的車衡和兩副套在馬脖上的車軛,漸次簡化成一根橫軸,兩個車輪,一根直轅和一根車衡,減少了車軛,筆劃省略很多,但是仍具有車輛的形狀。篆書中的甲骨文字痕跡還比較明顯,尤其是大篆,有的車字,同樣畫上車輪、車轅、車衡和車軛。西周時期,金文中的車字,僅見車輪和轅、軸,已顯象征性,會意成分增多。大約到了戰(zhàn)國中晚期,刻在石鼓(唐初曾在西安發(fā)現的秦國石墩,其形如鼓,故稱石鼓)上的秦國《詛楚文》中,已將車字寫成“車”字了(如圖)。

          春秋戰(zhàn)國以后,繒帛和簡牘書寫材料在民間使用漸廣,民間書寫不如官方文書的字跡要求規(guī)整,出現了許多簡化字,只要使用廣泛,約定俗成,逐漸也就定型。這類字,通稱俗字,也稱別字,說明這是非官方正式書寫。簡牘書寫,運筆已較自如,因而走筆較快,連筆字遂現,行書、草體(漢草)應時而生,簡化字愈見增多。值得重視的是,幾經簡化了的俗字,有的也移用在政府往來的文書中。漢人蔡邕在《書斷》中說,古時戰(zhàn)攻并作,軍書交馳,“以篆隸之難,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書”。所謂赴急之書,就是寫成俗體簡化字,省筆易就,速度加快,又節(jié)約了時間。社會不斷進步,生活節(jié)奏加快,要求提供的信息數量驟增,即使在平時交際往來,同樣要求書寫時能夠省時省力。簡化字的創(chuàng)始,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因時而起,因需而成,與歷史的向前推進,幾乎是同步運行。
          待隸書乃至草書在民間普遍流傳,省筆易寫的俗字,幾經愛好書法的文人倡導,愈來愈普及。許多當時的俗體簡化字,流傳千百年,逐漸取代繁體字。如今沿用的簡化字,幾乎都有源可溯。如漢代以來的歷代碑刻,保存了相當多的不同時期的簡化漢字,我們都能從中分析筆道的刪繁,比較其形體的合理調整,一豎一橫的省略,決非任意為之。諸如筆、亂、攜、憐、斷等字,早已在魏晉、南北朝、隋唐的碑刻上就予以簡化。有些人認為,我們現在使用的簡化字,是新的造字,似乎置漢字的古老傳統于不顧。顯然,這是一種偏見。數千年來,盡管漢字有過多次變體,基本上仍是一脈相承,凸顯出綿延不斷強大的生命力。
    (摘編自朱啟新《漢字的簡化》)(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簡體字取代繁體字,漸次成為漢字應用的主流,與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力的提高有關。
    B.作為我國第一部根據可辨識的部首編目的字典,《說文解字》審定了漢字的字形,便于查檢。
    C.戰(zhàn)國以后,在民間書寫中出現的俗字、別字,也是簡化字的來源之一,雖不規(guī)整,但約定俗成。
    D.漢代以來的歷代碑刻,保存了秦漢時期相當多的簡化漢字,例如筆、亂、攜、憐、斷等字。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對“車”的字形變化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在“車”的甲骨文簡化過程中,一直保留著車軸、車輪、車轅、車軛的形象,而車衡則不見了。
    B.篆書中的“車”字,失去了象形意味,增加了會意成分,僅突出作為必要部件的車輪、軸和轅。
    C.“車”字的最早定型,目前可追溯至秦國石鼓文《詛楚文》,這篇文章是唐初在西安發(fā)現的。
    D.“車”字的形體演變,形象地說明了漢字在不同字體之間和同一字體內部都存在著簡化的趨勢。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末段觀點“這是一種偏見”的一項是
     

    A.“號”的繁體字寫作“號”,而早在北魏時期的云峰山題字中,就已見到簡體的“號”字這種寫法。
    B.政府公布的簡化字,經過專家反復研究,嚴格審定,符合文字進化棄繁就簡的規(guī)律,符合現代化讀寫的要求。
    C.在小紅書、海外版抖音,以及臉書旗下的社交應用照片墻上,很多臺灣中學生都樂于使用簡體字而非繁體字。
    D.據學者統計,簡化字總表中常用的500多個字,建國后才出現的只占20%,剩下80%都是建國前就已經使用的。
    (4)請依據材料,簡要說明漢字形體演變?yōu)檎嬲姆綁K字的過程。
    (5)文本第二、六兩段分別提到了紀思道和蔡邕及其作品,各有什么論述作用?

    組卷:10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雞毛汪曾祺      西南聯大有一個文嫂,她靠給學生洗衣服、拆被窩維持生活,是“聯大”的一個組成部分。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門前的兩棵半大榆樹之間拴了兩根棕繩,擰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夾緊在兩繩之間,風把這些衣服吹得來回擺動,霍霍作響。大太陽的天氣,常常看見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豐茸齊整而極干凈)做被窩,一針一針,專心致志。除了下雨,她一天都是在屋外呆著。她的屋門也都是敞開著的。她的所作所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
          學生叫她文嫂,她管學生叫“先生”。時間長了,也能分得出張先生,李先生……但是,沒有一個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個寡婦,有一個女兒。人很老實。雖然沒有知識,但潔身自好,不貪小便宜。
          文嫂養(yǎng)了二十來只雞。這些雞都長得極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個月,文嫂就挎了半籃雞蛋,領著女兒,上市去賣。蛋大,也紅潤好看,賣得很快?;貋頃r,帶了鹽巴、辣子,有時還用馬蘭草提著一塊夠一個貓吃的肉。
          文嫂的女兒長大了,經人介紹,嫁了一個司機。這司機是下江人,他來看過老丈母,每次回來,會給文嫂帶點曲靖韭菜花,貴州鹽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應養(yǎng)她一輩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學的環(huán)境里,她隱隱約約地知道,那些“先生們”將來都是要做大事,賺大錢的。但聯大的人都有點怪,如今且說一個人。
          此人姓金,名昌煥,是經濟系的。他不知從哪里弄來一些木板,把雙層床的一邊都釘了木板,就成了一間屋中之屋,成了他的一統天下。其怪異處不勝枚舉,總括起來有三點:一是他所有的東西都掛著,二是從不買紙,三是每天吃一塊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幾根鐵絲,什么都掛在這些鐵絲上,領帶、襪子、針線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這些丁丁當當的東西的下面。學生離不開紙。怎么窮的學生,也得買一點紙。金先生從不花這個錢。為什么要花錢買呢?紙有的是!聯大大門兩側墻上貼了許多壁報、學術演講的通告、尋找失物的啟事,形形色色、琳瑯滿目。這些啟事、告白總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帶一把剪刀,把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來,并把這些紙片,按大小紙質、顏色,分門別類,裁剪整齊,留作不同用處。他每晚都開夜車。開夜車傷神,需要補一補。于是他按期買了豬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塊,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還給人家了),在學校茶水爐上燉熟了,密封在一個有蓋的瓷壇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開壇蓋,用一只一頭削尖了的筷子,瞅準了,扎出一塊,閉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當當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給他一個外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畢業(yè)了,并已經在重慶找好了事,就要離開西南聯大,上任去了。
          這時,文嫂丟了三只雞,一只筍殼雞,一只黑母雞,一只蘆花雞。這三只雞不是一次丟的,而是隔一個多星期丟一只。早上開雞窩放雞時還在,晚上回窩時就少了。文嫂到處找,也找不著。她又不能像王婆罵雞那樣坐在門口罵她知道這種潑辣做法在一個大學里很不合適,只是一個人叨叨:“我口乃(的)雞呢?我口乃雞呢?……”
          文嫂出嫁的女兒回來了。文嫂嚇了一跳;女兒戴得一頭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從重慶回來,車過貴州的十八盤,翻到山溝里了。女婿的同事帶了信來。母女倆顧不上抱頭痛哭,女兒還得趕緊搭便車到十八盤去收尸。
          女兒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點傻了。但是她還得活下去,還得過日子,有很多先生都畢業(yè)了,要離開昆明,臨走總得干凈干凈,來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總還有一些帶不了的破舊衣物,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來,隨她自己去挑揀。挑完了,文嫂必讓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們把宿舍打掃一下。
          金昌煥不聲不響地走了。二十五號的朱先生叫文嫂也來看看,這位“怪現狀”是不是也留下一些還值得一揀的東西。
          什么都沒有。金先生把一根布絲都帶走了。他的王國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個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無所得,然而她也照樣替金先生打掃了一下。她的笤帚掃到床下,失聲驚叫了起來:床底下有三堆雞毛,一堆筍殼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蘆花的!
          文嫂把三堆雞毛抱出來,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來?!鞍⊙教靺?,這是我口乃雞呀!我口乃筍殼雞呀!我口乃黑母雞,我口乃蘆花雞呀!……”
          “我寡婦失業(yè)幾十年哪,你咋個要偷我口乃雞呀!……”
          “我風里來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艱難呀,你咋個要偷我口乃雞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賺大錢的呀,你咋個要偷我口乃雞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貴州十八盤,連尸都還沒有收呀,你咋個要偷我口乃雞呀!……”
          她哭得很傷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輩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單和無告全都哭了出來。
    (選自《汪曾祺經典小說》,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說文嫂是西南聯大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因為她住在學校宿舍樓邊,也因為她的日常生活與聯大息息相關。
    B.金昌煥每晚剪布告欄的空白處,并且按紙質大小、顏色,分門別類,裁剪整齊,留作不同用處,可見其勤儉節(jié)約,做事十分細致。
    C.文嫂的女婿在文章中著墨不多,雖然生活艱難,但他仍然經常給文嫂帶各種特產,并“答應養(yǎng)她一輩子”,體現了女婿的善良、孝順。
    D.金昌煥走后“把一根布絲都帶走了,他的王國空空如也”,但“文嫂照樣替金先生打掃”?!罢諛印币辉~體現了文嫂的善良,做事認真。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嫂屋門敞開,“她的所作所為,都在天日之下,從可以看到”,與金昌煥在宿舍中打造“屋中之屋”“一統天下”對照鮮明。
    B.小說擅長以細節(jié)刻畫人物,如寫金昌煥“用一支一頭削尖了的筷子,瞅準了,扎出一塊,閉目而食之“,細膩傳神,如在眼前。
    C.文章結尾文嫂大哭一場,與前文養(yǎng)雞、嫁女等溫情段落形成對比,襯托出動蕩時期小人物的不幸命運,表現了作家對戰(zhàn)爭的批判。
    D.在結構上,《雞毛》則有著汪先生一慣的大巧若拙的特色,表現出一種“苦心經營的隨便”,小說全無拘束,如行云流水,信手拈來,不淡不烈。
    (3)小說標題為“雞毛”,貌似無理卻極為巧妙,試分析其理由。
    (4)汪曾祺說“我的感情無非三種:憂傷、歡樂和嘲諷”,本文中我們能看到文嫂的“憂傷”,能看到對金先生的“嘲諷”,也能感受淡淡的“歡樂”,請結合文本分析這種“歡樂”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少安踏著一片銀白,淌過淙淙流水的東拉河,從棗林里穿過一條小土路,一個人爬上了廟坪山。
          他蹲在山頂的梯田楞邊,像先前那樣卷起一根旱煙棒,一邊抽著,一邊靜靜地環(huán)視著月光朦朧的雙水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許許多多的事。噢,他已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半輩子。他的后半輩子也要在這塊土地上度過。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現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過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謀算的是怎樣才不至于餓死;如今有可能拿出一大筆錢來為這個他度過辛酸歲月的村莊做點事了。①當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來說這實在算不了什么;可這是他孫少安呀……總之,就他而言,整整一個歷史時期已經結束,他將踏上新的生活歷程。只有一點不能改變:他還應該像往常一樣,精神抖擻地跳上新生活的馬車,坐在駕轅的位置上,繃緊全身的肌肉和神經,吆喝著,吶喊著,繼續(xù)走向前去!
          ②月亮是這樣皎潔,夜是這樣寧靜;村莊沉浸在睡夢之中,東拉河卻依然吟唱著那支永不疲倦的歌……幾天以后,孫少安要出錢重建學校的事件就傳得家喻戶曉了。不用說,這非凡之舉博得一片贊揚之聲。許多村民出罷修廟宇的錢,也要為建校多少出一點錢。就是呀,神鬼要敬,可孩子是天使!
    (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是如何表現出畫面感的?請簡要分析。
    (2)在文學作品中,省略號具有表情達意的效果。請從畫橫線的句子中任選一處,分析其省略號的表達效果。
    (3)請結合文本內容,說說下面兩個句子中的“卻”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
    ①如今有可能拿出一大筆錢來為這個他度過辛酸歲月的村莊做點事了。
    ②就是呀,神鬼要敬,可孩子是天使!

    組卷:50引用:23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薄凹疚淖尤级笮小笔钦f季文子反復思考再行動,做事謹慎,小心穩(wěn)妥;但孔子認為考慮兩次就可以了。
          這句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4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