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安徽省黃山市屯溪一中高二(下)入學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11/18 18:0:2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共計48分)
-
1.《本草綱目》中有“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的記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42引用:4難度:0.8 -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6引用:2難度:0.8 -
3.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用來表示物質(zhì)變化的化學用語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52引用:2難度:0.5 -
4.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h2>
組卷:62引用:3難度:0.7 -
5.下列離子方程式與所述事實相符且正確的是( ?。?/h2>
組卷:22引用:2難度:0.7 -
6.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75引用:3難度:0.9
二、填空題(本大題4小題,共計52分)
-
19.研究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的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I.已知:①N2(g)+O2(g)=2NO(g)△H=+180.5 kJ?mol-1②CO的燃燒熱△H=-283kJ?mol-1
(1)汽車排氣管內(nèi)安裝的催化轉(zhuǎn)化器,可使尾氣中主要污染物(NO和CO)轉(zhuǎn)化為無毒的大氣循環(huán)物質(zhì),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NO和2molCO進行該反應,下列能判斷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①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a molCO的同時生成2a mol NO
②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改變
③混合氣體中NO和C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保持不變
④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II.臭氧是理想的煙氣脫硝試劑,其脫硝反應為2NO2(g)+O3(g)?N2O5(g)+O2(g),向甲、乙兩個體積都為1.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2.0mol NO2和1.0mol O3,分別在T1、T2溫度下,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n(O2)隨時間(t)變化情況見下表:t/s 0 3 6 12 24 36 甲容器(T1)n(O2)/mol 0 0.36 0.60 0.80 0.80 0.80 乙容器(T2)n(O2)/mol 0 0.30 0.50 0.70 0.85 0.85
(4)甲容器中,0~3s內(nèi)的平均反應速率v(NO2)=
(5)甲容器中NO2平衡轉(zhuǎn)化率為
III.將NO2(g)轉(zhuǎn)化為N2O4(g),再以N2O4、O2、熔融NaNO3組成的燃料電池裝置如圖所示,在使用過程中石墨I電極反應生成一種氧化物Y。
(6)石墨I為
(7)II電極反應式為組卷:46引用:3難度:0.6 -
20.某學生用0.2000mol?L-1的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其操作如下:
①用蒸餾水洗滌堿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1的標準NaOH溶液至“0”刻度線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滿液體;
③調(diào)節(jié)液面至“0”或“0”刻度線稍下,并記下讀數(shù);
④量取20.00mL待測液注入潔凈的錐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標準液滴定至終點,記下滴定管液面讀數(shù);
⑥重復以上滴定操作2-3次;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步驟有錯誤的是(填編號)
(2)步驟④中,量取20.00mL待測液應使用
(3)步驟⑤滴定時眼睛應注視
(4)以下是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滴定次數(shù) 鹽酸體積(mL) NaOH溶液體積讀數(shù)(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00 18.10 2 20.00 0.00 16.30 3 20.00 0.00 16.22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結(jié)束無氣泡
B.錐形瓶用待測液潤洗
C.NaOH標準液保存時間過長,有部分變質(zhì)
D.滴定結(jié)束時,俯視讀數(shù)
(5)根據(jù)上表記錄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可得,該鹽酸濃度為
(6)室溫下,用0.100mol/L NaOH溶液分別滴定20.00mL 0.100mol/L的鹽酸和醋酸,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線
B.pH=7時,滴定醋酸消耗V(NaOH)小于20mL
C.V(NaOH)=20mL時,C( Cl-)═C(CH3COO-)
D.V(NaOH)=10mL時,醋酸溶液中:C( Na+)>C(CH3COO-)>C( H+)>C(OH-)組卷:82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