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四十三中高考生物段考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下列有關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類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B.存在于葉綠體而不存在于線粒體中的糖是葡萄糖 C.ATP、核酸、抗體、DNA的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D.蛋白質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堿基中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2.如圖為細胞中化合物A與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D的過程示意圖,C為化學鍵。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h2>
A.若A為甘油、B為脂肪酸,則D中含有元素P B.若A為葡萄糖、B為果糖,則D為麥芽糖 C.若A為甲硫氨酸、B為甘氨酸,則C可表示為CO-NH D.若A為腺苷,B為磷酸基團,則C不是高能磷酸鍵 組卷:15引用:3難度:0.7 -
3.下列關于細胞器結構及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由大腸桿菌的核仁上裝配的核糖體是“生產(chǎn)蛋白質的機器” B.動物細胞溶酶體在維持正常代謝活動及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C.酵母菌線粒體內膜凹陷折疊成嵴,有利于葡萄糖分解酶的附著 D.低等植物中心體與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和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組卷:56引用:10難度:0.6 -
4.圖甲、乙、丙為組成生物體的相關化合物,乙為一個由α、β、γ三條多肽鏈形成的蛋白質分子,共含271個氨基酸,圖中每條虛線表示由兩個巰基(-SH)脫氫形成一個二硫鍵(-S-S-)。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A.甲為組成乙的基本單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種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對分子量比原來少了4832 C.丙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如果甲中的R為C3H5O2,則由兩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個H 組卷:563引用:72難度:0.7 -
5.下列四種現(xiàn)象中,可以用如圖的數(shù)學模型表示的是( ?。?/h2>
A.條件適宜、底物充足時反應速率隨酶量變化的情況 B.萌發(fā)的種子中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C.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后代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隨自交代數(shù)變化的情況 D.在食物充裕、氣候適宜等理想條件下,種群數(shù)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6.脂質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分布在內臟器官周圍的脂肪具有緩沖作用 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紅細胞膜蛋白而導致溶血 C.攝入過多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 D.膽固醇既是細胞膜的重要組分,又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組卷:760引用:35難度:0.9 -
7.下列有關生物體內生理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有絲分裂中期細胞內DNA分子數(shù)與染色體數(shù)之比為2:1 B.線粒體內氧氣濃度/二氧化碳濃度的值一般比細胞質基質中的低 C.有機物在氧化分解時,所儲存的能量在同一時間全部釋放 D.自由水與結合水含量的比值與植物的抗寒能力呈正相關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8.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群體中近親繁殖可提高純合體的比例 B.有害突變不能成為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C.某種生物產(chǎn)生新基因并穩(wěn)定遺傳后,則形成了新物種 D.若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一個隨機交配小群體的基因頻率在各代保持不變 組卷:530引用:30難度:0.9 -
9.如圖是某處沙丘發(fā)生自然演替過程中的三個階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A.從形成沙丘開始發(fā)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階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優(yōu)勢,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結構 C.階段Ⅰ與Ⅱ的沙丘上生長的植物種類完全不同 D.階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對外界干擾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最強 組卷:619引用:19難度:0.5 -
10.如圖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鄰氨基酸形成肽鍵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圖中結構含有核糖體RNA B.甲硫氨酸處于圖中 的位置
C.密碼子位于tRNA的環(huán)狀結構上 D.mRNA上堿基改變即可改變肽鏈中氨基酸的種類 組卷:994引用:54難度:0.9
二、非選擇題
-
29.由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突變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謝障礙,是一種嚴重的單基因遺傳病,稱為苯丙酮尿癥(PKU),正常人群中每70 人有1 人是該致病基因的攜帶者(顯、隱性基因分別用 A、a 表示). 圖1 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譜圖,其中Ⅱ1、Ⅱ2、Ⅱ3 及胎兒Ⅲ1(羊水細胞)的 DNA 經(jīng)限制酶 Msp玉消化,產(chǎn)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堿基對),經(jīng)電泳后用苯丙氨酸羥化酶 cDNA 探針雜交,結果見圖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Ⅰ1、Ⅱ1的基因型分別為
(2)依據(jù) cDNA 探針雜交結果,胎兒Ⅲ1 的基因型是
(3)若Ⅱ2和Ⅱ3生的第2 個孩子表型正常,長大后與正常異性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
(4)已知人類紅綠色盲癥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ㄖ虏』蛴胋表示),Ⅱ2和Ⅱ3色覺正常,Ⅲ1是紅綠色盲患者,則Ⅲ1 兩對基因的基因型是組卷:30引用:2難度:0.3 -
30.分析有關科學探究的資料,回答問題。
【研究背景】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從酵母、果蠅到哺乳動物小鼠,飲食限制能顯著延長成年生物體的壽命。
【提出提問】
日常飲食成分復雜,究竟哪種成分與壽命延長相關?實驗組別(X) 檢測參數(shù)(Z) 實驗變量(Y) Y0 Y1 Y2 Y3 …… 成年小鼠(對照組X0) Z0 成年小鼠(對照組X1) Z11 Z12 Z13 ……
限制食物中的某種成分會顯著影響成年小鼠的壽命。
【實驗設計】
為證明上述假設而設計的實驗記錄如表所示。
(1)在本研究中,實驗對象選擇小鼠相比選擇酵母或果蠅的優(yōu)勢是小鼠
A.采取有性生殖
B.與人類親緣關系更近
C.生命周期更長
D.遺傳學研究更系統(tǒng)深入
( 2 )在本研究中,若Y3是蛋白質,較合理的實驗變量Y1和Y2應分別設計為
(3)【實施實驗】
對照組喂養(yǎng)正常食物(Y0),實驗組限制食物中的某種成分,然后記錄小鼠的存活情況(即檢測參數(shù))。
【數(shù)據(jù)處理】
如圖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方式中,有助于對本研究假設作出迅速且準確判斷的是
(4)【實驗擴展】
若初步實驗結果顯示蛋白質限制對實驗小鼠壽命延長具有顯著效果,那么就實驗變量而言,Y4和Y5的合理選擇是
①基因工程蛋白產(chǎn)物
②蛋白質種類
③氨基酸種類
④多肽鏈
(5)為確定飲食成分中蛋白質的含量,可采用雙縮脲法。該方法所用的Cu2+試劑與多肽鏈中的肽鍵反應,形成組卷:6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