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通一中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19 21:0:8

一、選擇題部分(每題2分共20分)

  • 1.2022年10月12日15時45分天宮課堂“第三課”開播,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神舟十四號”里生活的下列細節(jié)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636引用:16難度:0.5
  • 2.分類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部分操作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37引用:1難度:0.7
  • 4.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8
  • 5.歸納和總結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都正確的一組是(  )
    A.實驗現(xiàn)象 B.操作中的先后
    ①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②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③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用手緊捂試管,后將導管伸入水中
    ②用膠頭滴管吸取液體時,先將膠頭滴管伸入試劑瓶中,后擠壓膠帽
    ③排水法收集氧氣,先熄滅酒精燈,后移出導氣管
    C.化學實驗 D.化學與環(huán)境
    ①區(qū)別酒精和蒸餾水:聞氣味
    ②鑒別空氣和氧氣:用帶火星的小木條
    ③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點燃紅磷前彈簧夾一定要夾緊,否則測量結果會偏大
    ①禁止焚燒秸稈,防止煙塵污染
    ②加強對煙花爆竹燃放管理
    ③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氣體有NO2、CO2、SO2

    組卷:24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部分

  • 14.從空氣中分離出N2和O2均有重要作用。
    (1)合成氨NH3是人類科學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具體工藝流程圖如下:

    ①合成氨需要的氮氣來自空氣,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
     
    。
    ②根據(jù)表中物質的沸點判斷,要將產物NH3與N2、H2分離開來,最適宜的溫度應該控制在
     
    (填字母):
    物質 H2 N2 NH3
    沸點 -252℃ -195.8℃ -33.35℃
    A.-195.8℃≤t<-33.35℃
    B.-252℃≤t<-195.8℃
    C.-252℃≤t<-33.35℃
    ③該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
     
    。

    (2)圖中A?D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表示物質的轉化關系B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學性質比較活潑,A是一種淡黃色粉末與B反應后的產物,C是黑色固體,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回答下列問題:
    反應①會在集氣瓶預留一些水,目的是
     
    ;反應②只能在純凈的B中進行,它的符號表達式為
     
    ;該實驗未成功的可能原因是
     
    (寫一點)。

    組卷:35引用:1難度:0.5
  • 15.過氧化氫溶液(俗稱雙氧水)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液體,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
    查閱資料:將新制的濃度5%的雙氧水加熱到65℃時就有氧氣產生,加熱到80℃時就有較多氧氣產生。
    (1)請你寫出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
     
    。
    (2)小紅按圖1裝置進行實驗,當試管中有大量氣泡出現(xiàn)時,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并未復燃,為此,他利用圖2裝置收集氣體,再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那么圖1實驗中帶火星木條未復燃的原因是
     
    。
    (3)下表是小紅同學探究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部分因素的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序號 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過氧化氫溶液的體積/mL 溫度/℃ 二氧化錳的用量/g 收集氧氣的體積/mL 反應所需的時間/s
    5 5 20 0.1 4 16.75
    15 5 20 0.1 4 6.04
    X 5 35 0 2 49.21
    30 5 55 0 2 Y
    ①表格中的X=
     
    ;若Y
     
    49.21(填“>”、“=”或“<”),可知溫度越高,過氧化氫分解速率越快。
    ②從實驗
     
    (填序號)對比可知,過氧化氫分解速率與過氧化氫溶液濃度有關。
    (4)化學興趣小組A設計如圖所示的對比實驗來比較MnO2、CuO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氧化銅和二氧化錳,分別將注射器內盛有的雙氧水注入試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氣,收集到氧氣的體積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實驗中造成U形管內紅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可能原因是
     
    。
    ②結論:對過氧化氫分解催化效果較好的催化劑是
     
    。
    ③由氧化銅催化的反應,t1-t2時間段反應速率逐漸變
     
    (填“快”或“慢”)。原因
     

    (5)化學興趣小組B按圖5裝置探究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因素。進行實驗:水浴溫度控制在21℃,二氧化錳均為0.5g,過氧化氫溶液均為5mL,三頸瓶容積為250mL,恒壓漏斗(漏斗的支管與三頸瓶相連)的作用是使過氧化氫溶液自行下滴。數(shù)字傳感器數(shù)據(jù)繪制圖像如圖6、圖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每次實驗時水浴溫度都應保持相同。
    B.圖6說明其他條件相同時,過氧化氫溶液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C.圖7從溫度看,過氧化氫溶液濃度越大,反應越平穩(wěn)。
    D.圖7以10%H2O2溶液為例分析,三頸瓶內氣壓后來慢慢降低的原因是反應結束,放熱停止,氣壓減小

    組卷:4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