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6-2017學年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十一中高三(上)第三周周測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下列有關植物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66引用:20難度:0.9
  • 2.如圖是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44引用:8難度:0.9
  • 3.將新鮮苔蘚植物葉片放入有少量紅墨水、濃度為30%的蔗糖溶液中,過一段時間后顯微鏡下觀察到苔蘚細胞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判斷,錯誤的是(  )

    組卷:273引用:18難度:0.9
  • 4.下表是其他條件均為最適宜情況下探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關實驗結果,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br />
    實驗一(乳糖濃度為10%)實驗二(酶濃度為2%)
    酶濃度相對反應速率乳糖濃度相對反應速率
    0000
    1%255%25
    2%5010%50
    4%10020%65
    5%20030%65

    組卷:63引用:12難度:0.7
  • 5.在真核細胞中,如圖所示的生物膜可能是( ?。?br />

    組卷:28引用:17難度:0.9
  • 6.如圖表示葉綠體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況。根據(jù)此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①在晚間用大約550nm波長的綠光照射行道樹,目的是通過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間空氣中的氧氣濃度;
    ②據(jù)圖可知,用白光中450nm左右波長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強度;
    ③在經過紙層析法分離出來的色素帶上,胡蘿卜素的印記在最上面
    ④土壤中缺乏鎂時,420~470nm波長的光的利用量顯著減少;
    ⑤由550nm波長的光轉為670nm波長的光后,葉綠體中C3的量減少。

    組卷:144引用:27難度:0.7
  • 7.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中存在“接觸抑制”現(xiàn)象,如果清除一部分貼壁細胞,鄰近細胞又迅速分裂重新填滿這一區(qū)域,然后再次停止分裂.據(jù)此作出的假設,不合理的是( ?。?/h2>

    組卷:44引用:11難度:0.9
  • 8.細胞自噬是將細胞內受損、變性、衰老的蛋白質或細胞器運輸?shù)饺苊阁w內并降解的過程.圖中①、②、③表示細胞自噬的三種方式,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6難度:0.9
  • 9.如圖為某高等生物細胞某種分裂的兩個時期的結構模式圖,a、b表示染色體片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23引用:15難度:0.7
  • 10.將在普通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的蠶豆根尖轉入含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的培養(yǎng)液中繼續(xù)培養(yǎng),在第二個細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個細胞中( ?。?/h2>

    組卷:316引用:31難度:0.5
  • 11.如圖為苯丙氨酸部分代謝途徑示意圖。苯丙酮尿癥是由于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突變所致?;颊叩谋奖彼崃u化酶失活,苯丙氨酸轉化為酪氨酸受阻,組織細胞中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積,表現(xiàn)為智力低下、毛發(fā)與皮膚顏色較淺等癥狀。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 />

    組卷:66引用:18難度:0.9

三、實驗題

  • 33.果酒的制作離不開酵母菌.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際釀酒過程中,一般先讓酵母菌在
     
    條件下進行繁殖,然后充分發(fā)酵,再通過
     
    的方法獲得果酒.
    (2)人工培養(yǎng)酵母菌,首先需要獲得純凈的酵母菌菌種.
    基本程序:①配制培養(yǎng)基→②接種→③培養(yǎng)→④觀察記錄→⑤純化培養(yǎng).
    ①配制培養(yǎng)基時,原料稱量溶解之后,要進行
     
    ,然后分裝包扎并滅菌,常用的滅菌方法是
     

    ②平板劃線是常用的接種方法,劃線之前要對接種環(huán)進行滅菌,原因是
     

    (3)在通氣階段酵母菌通過
     
    方式增加發(fā)酵罐內的種群數(shù)量,放氣階段的排除的氣體是在酵母菌的
     
    (結構)中產生的.
    (4)在發(fā)酵的過程中,假設某同學的某一操作步驟錯誤導致發(fā)酵瓶瓶塞被沖開,該操作錯誤是
     

    (5)將酵母細胞固定化之后,與傳統(tǒng)的發(fā)酵相比具有哪些優(yōu)點?請列舉兩條.
     
    ;
     

    組卷:10引用:1難度:0.3
  • 34.為了探究6-BA和IAA對某菊花品種莖尖外植體再生叢芽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在MS培養(yǎng)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種培養(yǎng)基(見表),滅菌后分別接種數(shù)量相同、生長狀態(tài)一致、消毒后的莖尖外植體,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統(tǒng)計再生叢芽外植體的比率(m),以及再生叢芽外植體上的叢芽平均數(shù)(n),結果如表。
    培養(yǎng)基編號 濃度/mg?L-1 m/% n/個
    6-BA IAA
    1 0.5 0 76.7 3.1
    2 0.1 77.4 6.1
    3 0.2 66.7 5.3
    4 0.5 60.0 5.0
    回答下列問題: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養(yǎng)基中無機鹽的元素可分為
     
     
    兩類。上述培養(yǎng)基中,6-BA屬于
     
    類生長調節(jié)劑。
    (2)在該實驗中,自變量是
     
    ,因變量是
     
    ,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是
     

    (3)從實驗結果可知,誘導叢芽總數(shù)最少的培養(yǎng)基是
     
    號培養(yǎng)基。
    (4)為了誘導該菊花試管苗生根,培養(yǎng)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

    組卷:281引用:4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