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遼寧省朝陽市部分學校高三(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13 16:0:4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漢書?藝文志》說:“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jīng)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為高?!庇纱丝偨Y了儒家道德觀的主要內(nèi)容和形式及其目的??傮w來說,儒家就是以教化百姓之仁義道德為倫理核心、以輔助君王之統(tǒng)治秩序為政治目的的學派。談到儒家仁義道德,就必然離不開道德修養(yǎng),儒家強調(diào)個人道德修養(yǎng)應該主動實行“恭、寬、信、敏、惠”五種品德,以成為“賢者”“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這是促進社會和諧、使“天下為仁”的保證。與此同時,儒家也強調(diào)君王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認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也就是說,為政者以德治國,群臣百姓都會自覺地靠攏;相反,“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國家混亂、政治腐敗、社會不安、百姓浮薄,都可歸于上行下效,君不正且民效仿,因此為政者應該反省自身,以德正己,使百姓向善。
莊子道德觀是對孔子儒家道德觀的批判和超越。從《莊子》中頻繁出現(xiàn)的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可以看出莊子對儒家道德觀的確存在不少的質(zhì)疑和批判言論,但值得注意的是,莊子對儒家道德觀的仁德品質(zhì)并沒有絕對地否定,實際上,他強調(diào)的是更高層次的仁德。正如莊子在《齊物論》篇所說的“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仁”“廉”“勇”都是儒家所認同的具體德性和品格,而莊子所提倡的是不夸耀于外的“大仁”“大廉”“大勇”,由此可見,莊子和儒家在具體的道德內(nèi)容上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莊子對儒家道德觀的批判和超越主要集中在道德形式。
(摘編自閆暉洋《淺析莊子道德觀的生成邏輯》)材料二:
“義”的最一般含義是適宜、合理、正當,“義者宜也”。朱熹在《中庸章句》中指出:“宜者,分別事理,各有所宜也?!彼舶蚜x視為“天理之所宜”,與“人情之所欲”的“利”相對而言。在將仁德視為“心之德,愛之理”的基礎上,朱熹把義界說為“心之制,事之宜”,義既是人們心理的一種價值宰制與自我規(guī)約,又是行為適宜與合理的一種標準或尺度。義的本質(zhì)屬性和基本要求就是要在動機和行為上區(qū)別正當與不正當、應該與不應該的合理限度,追求自己應當追求的,舍棄自己應該舍棄的,在實際的道德生活中就是要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做到“見得思義”“義然后取”。孟子在見梁惠王時提出了“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的命題,并對之進行了深刻的論證,堅持認為從來沒有崇尚仁德的人會遺棄自己的父母,從來沒有傾慕義德的人會背叛自己的國君。孟子認為,無論何種人,只要秉持仁義之道待人接物,就會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和事業(yè)關系,就會形成理想性或“王天下”的道德生活佳境或效果。孟子還將義視為人世間的最高價值,高于人的生命。當人的生命與道義發(fā)生矛盾的時候,真正有道德追求的人總是“舍生而取義者也”。明清之際的王夫之區(qū)分了“一人之正義”“一時之大義”和“古今之通義”,并引入“公”“私”概念來進行分析,強調(diào)“公者重,私者輕矣,權衡之所自定也”,認為就“一人之正義”與“一時之大義”的關系而言,“一人之正義”為私,“一時之大義”為公;而就“一時之大義”與“古今之通義”而言,“一時之大義”為私,“古今之通義”為公。因此,堅守義道、崇尚義德要求我們“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始終著眼于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將“天下為公”視為中華美德的最高價值目標之一。中華義德鑄就了中華民族“率天載義”的浩然正氣,培育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愛國主義情操和民族精神。
《管子?樞言》指出:“先王貴誠信;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薄敖Y”即紐結或者說核心價值觀念?!豆茏?幼官》將“結之以信”與“通之以道,畜之以惠,親之以仁,養(yǎng)之以義”等相提并論,堅持認為“身仁行義,服忠用信,則王”??鬃硬粌H提出了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敬事而信”的倫理命題,而且將“民信之矣”視為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的德性和價值觀念,認為“民信之矣”遠高于“足食”“足兵”,凸顯出了“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的至上價值。《中庸》不僅對“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做出了深刻論述,而且提出了“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的“誠明合一論”,認為天下至誠不僅能夠“參贊天地”,而且能夠感化天下,達到成己成物、“合外內(nèi)之道”的目的。《貞觀政要?論誠信》載魏征上疏言:“為國之基,必資于德禮,君之所保,惟在于誠信。誠信立則下無二心,德禮形則遠人斯格。然則德禮誠信,國之大綱,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須而廢也?!庇终f:“不信之言,無誠之令,為上則敗德,為下則危身,雖在顛沛之中,君子之所不為也?!闭绿自凇陡锩赖抡f》中將“必信”與“知恥”“重厚”“耿介”相提并論,并認為“信者,向之所謂重然諾也”,一個團體或一個人“所以得人死力者,亦唯有信而已”。革命要成功就必須弘揚“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諾”“輕死生”的倫理美德,故信之為德至大且遠,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摘編自王澤應《中華文明之道德觀的價值內(nèi)核與德性基質(zhì)》)(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漢書?藝文志》看來,堯舜、文武、仲尼這些人物都是道德修養(yǎng)方面最高的典范。
B.莊子道德觀所提倡的“大仁”“大廉”“大勇”,在道德內(nèi)容上更進一步,超越了儒家。
C.中國古代非常重視義德,先秦、宋、明清都有名家對義德做過專門的論述與解讀。
D.儒家看重民之誠信這一重要德性和價值觀念,認為其在修身、治國等方面價值至上。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家強調(diào)君王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認為君王有德,百姓就會擁護,否則,國家就會混亂,社會也不會安定。
B.莊子對儒家道德觀的德性品質(zhì)存在不少質(zhì)疑和批判,但并不是完全否定,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
C.儒家學說不是絕對地摒棄利益和生命,但當利益、生命與道義發(fā)生沖突時,應該把“義”放在首位。
D.魏征認為誠信是治國的重要根基,章太炎受到魏征觀點的影響,也提出革命者要有誠信,革命要成功要重視誠信。
(3)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
A.審謀章禮,選士利械,則霸。定生處死,謹賢修伍,則眾。(《管子?幼官》)
B.唯天下至誠,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
C.君臣本同治亂,共安危,若主納忠諫,臣進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來所重。(《貞觀政要》)
D.今革命者則異是,大抵年少,不為祿仕,又流宕無室家。(《革命道德說》)
(4)請簡要概括兩則材料是從哪些方面論述中華文明之道德觀的。
(5)材料二是采用什么方法來證明“義”在中華文明道德觀中的重要價值的?請簡要分析。組卷:2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金黃色的麥秸
肖復興 1848年,意大利歌劇界不可一世的人物唐尼采蒂去世之后,他原來霸占的顯赫的維也納皇家劇院音樂總監(jiān)職務空缺下來,不少人眼巴巴地窺伺著這個位置。官方請威爾第來擔任這個職務,并有希望讓其將來榮升為許多人艷羨不已的宮廷音樂大師。沒有想到,威爾第回信,斷然拒絕。
他說我不希望當什么宮廷音樂大師,我只希望住在我的莊稼地里,寫我的歌劇。那時候,他正在寫《游吟詩人》,他正著迷于十五世紀西班牙的風情,愛著劇中那位吉卜賽女郎阿蘇塞娜,那種融合在她身上的既有女兒對母親的愛也有母親對兒子的愛,以及燃燒在她心里那種強烈的復仇火焰,都讓威爾第情不自禁。遙遠的吉卜賽熱辣辣的陽光,融合著家鄉(xiāng)田野上的清風,正鼓蕩著威爾第的胸膛,他怎么能退下來去和那些曾經(jīng)拒絕過他的達官貴人茍合?
他回到家鄉(xiāng)圣阿加塔的鄉(xiāng)下。
四十年后,1888年,在威爾第七十五歲高齡的時候,他已經(jīng)熬到德高望重的歲數(shù),那波里音樂學院再一次聘請他來擔任音樂學院的院長,他冷笑地搖搖頭,再一次斷然拒絕。
他當然想起了當年米蘭音樂學院是如何把自己拒之門外的情景。那時候,他十八歲,第一次從農(nóng)村來到米蘭報考音樂學院,被無情地拒之門外。他當然要報復在青春時期曾經(jīng)無情折磨過他的大都市和那些趨炎附勢的人們。他寧可住在鄉(xiāng)村,也不愿意見到他們的嘴臉。
他曾經(jīng)這樣說過:“到哪兒都行,只要不在米蘭或者別的哪座大城市。最好是去農(nóng)村耕耘土地。土地不會讓人失望。”他還是回到了家鄉(xiāng)圣阿加塔的鄉(xiāng)下。
威爾第向往鄉(xiāng)村,向往土地。對于他,土地不僅是一方手帕,可以滲透失敗的淚水;同時也是一只酒杯,可以盛滿成功的酒漿。越是功成名就如日中天時,威爾第越是向往鄉(xiāng)村,甚至對鄉(xiāng)村的感情濃得化不開。他會忽然之間為自己小時候覺得故鄉(xiāng)布塞托的天地狹小而不喜歡它感到羞愧,便迫切地渴望在故鄉(xiāng)的田野里散步。故鄉(xiāng)的田野,讓他擁有重逢故人的感情,會給予他不期而至的靈感,他會如觀察五線譜一樣仔細觀察土地,看土質(zhì)好壞,攥起一把被陽光曬得暖暖的泥土,心里盤算著購置哪一片土地。早在《納布科》剛剛成功之后他回到家鄉(xiāng)的那時候,他就想購置大片土地,經(jīng)營農(nóng)場、豬圈、葡萄園。他覺得:土地是可以信賴的,是將來的依靠,是對一個飽受貧困煎熬人的補償。而對于都市,他懷有的是痛苦的回憶、報復的心理。
威爾第實在是一個怪人。他的音樂是那樣豁達、細致、溫情,但生活中卻是那樣的刻板,甚至粗暴。在他的農(nóng)莊里,他經(jīng)常訓斥、大罵雇用的農(nóng)民,音樂和生活反差是如此之大。在這一點上,他確實是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脫離不了農(nóng)民的本性。他對文化界尤其厭惡,除了承認詩人曼佐尼,幾乎和其他人沒有任何來往。他把自己關在圣阿加塔,莊園之外發(fā)生的任何事情,他都不感興趣。他只關心他的馬、牧場、田地、播種、收割,天氣不好的時候去觀察天空,擔心未來莊稼的收成;葡萄熟的季節(jié),他會興致勃勃地摘葡萄……
一生創(chuàng)作《茶花女》《阿依達》等二十六部歌劇的威爾第逝世的那天清早,所有車輛路過他的逝世地——米蘭旅館附近的街道,都放慢了速度,以便不發(fā)出響聲。在這樣的路上,鋪滿了麥秸。這些麥秸是米蘭市政府下令鋪的:“為的是不使城市的噪音驚擾這位偉大的老人。”
只有充滿浪漫色彩和藝術氣質(zhì)的意大利,才會想起這樣金黃的麥秸。
這金黃的麥秸,來自農(nóng)村。這符合威爾第的心愿,讓老人安息在鄉(xiāng)村麥秸的氣息里吧。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威爾第回到了圣阿加塔的鄉(xiāng)下,官方又一次請他出任要職,他因自己年事已高,斷然拒絕了官方的請求。
B.威爾第不希望成為宮廷音樂大師,而是向往土地,他認為土地不會讓他失望,寧可住在鄉(xiāng)村也不愿去大城市。
C.威爾第年輕時來到城市,夢想被擊碎,遭遇心靈的煎熬,他對城市有痛苦的回憶,甚至產(chǎn)生報復心理。
D.威爾第是一個怪人,雖然他的音樂充滿了溫柔細膩,但由于他農(nóng)民的本性,他經(jīng)常粗暴地斥罵他雇用的農(nóng)民。
(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采用第三視角,圍繞威爾第展開文章內(nèi)容,通過細膩的筆觸,刻畫出一位豐富飽滿的音樂家形象。
B.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比喻手法,把土地比喻成手帕和酒杯,生動地寫出了威爾第對土地的向往和依賴。
C.文章正面描寫了主人公的言行舉止,同時也側面描寫了其他人物的舉動,使得小說人物形象更加豐富。
D.文章第五段插敘了威爾第在城市里求學被拒之門外的情景,生動地寫出了他在城市生活無助的狀態(tài)。
(3)文章第二段寫威爾第對自己寫的歌劇《游吟詩人》中主人公的態(tài)度,有什么作用?
(4)為什么米蘭市政府在音樂大師去世的清早在街道上鋪滿了金黃的麥秸?請談談你的理解。組卷:8引用:2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夏天是生意淡季,我們一群孩子就開始比賽逮蒼蠅。賣服裝的人家里多的是透明塑料袋,長方形,硬硬的,不會變形。塑料袋一邊前端突出一截,貼有膠帶,把這一截剪了,待兩邊一樣長,用手把袋子攔“腰”聚攏起來握緊,前面聚成張開的喇叭狀,后面成了一個鼓鼓的“儲蠅室”,“捕蠅器”便做好了。遠遠看到有蒼蠅貪婪地趴在西瓜皮上,慢慢舉起“捕蠅器”,脫掉鞋,悄無聲息地挪移過去,(1)靠近了,要輕,要快,伸手,猛地罩住。輕輕松開手,蒼蠅便“嗡嗡”地,一頭撞進“儲蠅袋”里了。
冬天是生意旺季,一到臘月,家家戶戶都開始備貨。爸爸著手改動門面的布局,(2)一面用網(wǎng)格架起來的墻被拆了,從進門一直延伸到廚房邊的狹長門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冬季衣服。廚房的過道、客廳、我的房間、二樓的樓梯上整齊地碼著未拆封的衣服,生意再慌張,爸爸都能準確找到需要的衣服款式和型號。
(1)請寫出以下句子中引號的作用。
①用手把袋子攔“腰”聚攏起來握緊。
②后面成了一個鼓鼓的“儲蠅室”。
③蒼蠅便“嗡嗡”地。
(2)對文學作品來說,句式運用往往很有表現(xiàn)力。文中有兩處畫橫線部分,分析其中的句式是怎樣增強表現(xiàn)力的。
(3)語言文字運用Ⅰ和Ⅱ分別寫了孩子們捕蝦和做“捕蠅器”捕蒼蠅的事情,請分析這樣選材的特點。組卷:6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1957年1月9日,陳云在中共商業(yè)部黨組會議上說:“重要的是要把實際看完全,把情況弄清楚,其次是決定政策,解決問題。難者在弄清情況,不在決定政策。只要弄清了情況,不難決定政策。我們應該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去弄清情況,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來決定政策。這樣決定的政策,才有基礎?!?br /> 以上材料出自陳云在會議上的講話,也透出了一些普遍的道理。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