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安徽省合肥三十八中九年級(上)段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1/14 2:30:2
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
1.“法老”是一個神秘的名字,它是埃及語的希伯來文音譯,意為“大房屋”。下列關于古埃及法老統(tǒng)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3引用:5難度:0.6 -
2.《查士丁尼法典》規(guī)定“沒有東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貴和更神圣?;实垭妨罹哂蟹傻男в?,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這些規(guī)定說明( ?。?/h2>
組卷:63引用:12難度:0.5 -
3.“大海的深處,泥濘的沙里,躺著被人遺忘了的鎖著鐵鏈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閃爍著不幸奴隸的白骨,他們從漆黑的巨浪里,大聲呼喚:“我們是證人!”這首詩歌是在大聲控訴( ?。?/h2>
組卷:28引用:7難度:0.7 -
4.中古西歐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廢舊的古代城堡上興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業(yè)和商業(yè)所構成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著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階級不斷發(fā)展壯大,成為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從這段話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①中古西歐城市交通便利
②市民階級是資產階級的前身
③城市通過斗爭擁有了自治權
④商品經濟發(fā)展沖擊了封建制度。組卷:137引用:62難度:0.7 -
5.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說:“美洲的發(fā)現(xiàn)和經由好望角抵達東印度的航線的開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重要的兩件事”,這兩件事之所以“偉大”和“重要”是因為( ?。?/h2>
組卷:129引用:34難度:0.7 -
6.“在長期的移植過程中,日本對中國的任何東西都來之不拒:中國的經典、書法、建筑、制度和法律(唐律),推動日本進行改革?!?世紀后期的日本能看到的現(xiàn)象是( ?。?/h2>
組卷:84難度:0.8 -
7.如圖是西歐逐漸形成的封建等級制度,下面關于它的形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8.有學者指出,羅馬帝國雖然衰亡了,但它卻把文明留給了歐洲。這里的留給歐洲的“文明”主要是指( ?。?/h2>
組卷:73引用:7難度:0.7
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4小題,共51分)
-
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蘭克王國的政教關系是相互需要、相互利用的。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蠻族王國的建立讓羅馬教會必須要適應新的環(huán)境尋求新的政治保護和政治依靠,以便重振昔日的權勢。而法蘭克王國從克洛維到查理大帝,為了鞏固統(tǒng)治和進行擴張,也深知需要羅馬教會這樣一個有力的精神工具。利害的一致,使雙方結合在一起。
--裴耀鼎《論蘭克玉闋宗教與政治的關系》材料二 封建制的明確的責任原則束縛了人,也穩(wěn)定了社會關系。每個地方社區(qū)都有自給自足的經濟,被割裂的社區(qū)之間很少交往……孕育法蘭克社會民主與自治的精神,產生了權力和義務的規(guī)范,日后成為歐洲文明的精髓。
--陳樂民《歐洲文明的進程》
材料三 日本統(tǒng)治集團中的革新勢力認識到唐朝均田制為日本擺脫經濟危機提供了契機。他們將豪強貴族占有的土地和部民收歸國有,變?yōu)閲摇肮亍?、“公民”,然后班給“公民”一定數量的土地,國家征得“租”(稻谷)“庸”(勞役)“調”(土物產品)。于是,部民奴隸轉化為封建國家的農民,奴隸主土地所有制轉化為封建的國家土地所有制。
--王軍友《大化改新性質博弈論--兼論日本律令時代的封建性》請回答:
(1)據材料一歸納法蘭克王國的統(tǒng)治特點。結合史實說明該國統(tǒng)治者如何將羅馬教會作為鞏固統(tǒng)治的精神工具?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西歐“自給自足的經濟”主要體現(xiàn)為哪種經濟組織?據材料歸納法蘭克文明的精髓,并結合所學說明這一“精髓”在中世紀西歐社會的主要表現(xiàn)。
(3)據材料三說明日本改革后土地所有制的轉變。
(4)綜合上述材料,從法蘭克王國與日本革新勢力鞏固統(tǒng)治的舉措中,你能獲得怎樣的啟示?組卷:9難度:0.3
四、活動與探究(11分)
-
24.閱讀兩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
材料一 不同民族、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征服與被征服,這種激烈的暴力的交往方式,會在短時期內改變政治地理面貌……亞歷山大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蒙古人在亞歐大陸的縱橫馳騁,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聯(lián)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北海、波羅的海諸航路的船只航行,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1)材料一中對古代的戰(zhàn)爭是如何評價的?
材料二 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實主要史實
①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開始了東征,歷時十年最終建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使許多希臘人移民到了西亞,這些東西方居民混居的城市,逐漸成為當地的工商業(yè)中心和文化中心。
②約公元前2世紀張騫通西域后,絲綢之路開通。橫貫亞歐大陸的絲綢古道上商隊來往,聯(lián)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
③從公元前3世紀中期到公元前2世紀中期,通過布匿戰(zhàn)爭,羅馬成為西地中海地區(qū)的霸主。通過擴張,到公元前1世紀后期,羅馬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的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國家。
④公元前6世紀佛教產生。公元前3世紀以后,佛教開始傳播,其中一條路線經中亞傳到中國,再到朝鮮、日本。
⑤古印度人發(fā)明了0~9十個數字符號,后經阿拉伯人改進和傳到西方,被稱為阿拉伯數字。組卷:10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