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高二(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42分)
-
1.中國向世界莊嚴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在2060年前達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能減少碳排放的是( ?。?/h2>
組卷:20引用:3難度:0.6 -
2.下列關于反應自發(fā)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3.“鹽水動力”玩具車的電池以鎂片、活性炭為電極,向極板上滴加食鹽水后電池便可工作,電池反應為2Mg+O2+2H2O═2Mg(OH)2。下列關于該電池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4引用:1難度:0.6 -
4.NH3的合成開啟了工業(yè)催化新紀元,為世界糧食增產(chǎn)做出了巨大貢獻。以N2和H2為反應物合成NH3的微觀過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15引用:1難度:0.8 -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3引用:1難度:0.6 -
6.為消除目前燃料燃燒時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同時緩解能源危機,有關專家提出了利用太陽能制取氫能的構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1引用:4難度:0.8
二、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0分)
-
18.運用化學反應原理研究碳、氮的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的反應對緩解環(huán)境污染、能源危機具有重要意義。
(1)CO還原NO的反應為2CO(g)+2NO(g)=N2(g)+2CO2(g),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已知該反應為自發(fā)反應,則該反應的反應熱ΔH
②已知:N2(g)+O2(g)═2NO(g)ΔH=akJ?mol-1
C(s)+O2(g)═CO2(g)ΔH=bkJ?mol-1
2C(s)+O2(g)═2CO(g)ΔH=ckJ?mol-1
則2CO(g)+2NO(g)═N2(g)+2CO2(g)ΔH=
③一定溫度下,將2molCO、4molNO充入2L密閉容器。5min到達平衡,測得N2的物質(zhì)的量為0.5mol,則:
i.5min內(nèi)v(NO)=
ii.該條件下,可判斷此反應到達平衡的標志是
A.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2molCO同時形成1molN2
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改變。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D.CO與NO的轉化率比值不再改變。
④某研究小組探究催化劑對CO、NO轉化的影響。將CO和NO以一定的流速通過兩種不同的催化劑進行反應,相同時間內(nèi)測量逸出氣體中N2的含量,從而確定尾氣脫氮率(即NO的轉化率),結果如圖所示:
i.由圖可知:要達到最大脫氮率,該反應應采取的最佳實驗條件為
ii.若低于200℃,圖中曲線Ⅰ脫氮率隨溫度升高變化不大的主要原因為
(2)用焦炭還原NO的反應為:2NO(g)+C(s)?N2(g)+CO2(g)。恒容恒溫條件下,向體積均為1L的甲、乙、兩三個容器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測得各容器中NO的物質(zhì)的量n(NO)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下表所示。t/min
n(NO)/mol
容器0 40 80 120 160 甲/400℃ 2.00 1.5 1.10 0.80 0.80 乙/400℃ 1.00 0.80 0.65 0.53 0.45 丙/T℃ 2.00 1.45 1.00 1.00 1.00
②乙容器達平衡時n(N2)=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19.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KI的化學性質(zhì)。
(1)KI組成中含有鉀元素,可知它能發(fā)生
(2)①根據(jù)碘元素的化合價可推知KI有
②與KI反應,能體現(xiàn)上述性質(zhì)的試劑有
a、Fe2+ b、Fe3+ c、Br- d、Cl2
(3)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猜測:Cu2+有可能氧化I-,為了驗證,他們做了如下實驗。(已知:CuI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操作 現(xiàn)象
溶液分層,上層顯紫色,有白色沉淀生成
(4)①同學們依據(jù)(3)的結論推測:Ag+能氧化I-,原因為
他們做了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一:操作 現(xiàn)象
生成黃色沉淀
實驗二:操作 現(xiàn)象 3分鐘后KI溶液開始變黃,隨后溶液黃色加深,取出該燒杯中溶液滴入盛有淀粉溶液的試管,溶液變藍。
乙同學在上述實驗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并得出結論:Ag+能氧化I-。
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由以上兩個實驗得出的結論為組卷:47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