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廣東省河源中學高二(下)開學語文試卷(2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2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缺乏變動的文化里,長幼之間發(fā)生了社會的差次,年長的對年幼的具有強制的權力。這是血緣社會的基礎。血緣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權利和義務根據(jù)親屬關系來決定。親屬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構成的關系。血緣,嚴格說來,只指由生育所發(fā)生的親子關系。事實上,在單系的家族組織中所注重的親屬確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說是血緣也無妨。
生育是社會持續(xù)所必需的,任何社會都一樣,所不同的是說有些社會用生育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來規(guī)定各人的社會地位,有些社會卻并不如此。前者是血緣的。大體上說來,血緣社會是穩(wěn)定的,缺乏變動;變動得大的社會,也就不易成為血緣社會。社會的穩(wěn)定是指它結構的靜止,填入結構中各個地位的個人是不能靜止的,他們受著生命的限制,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他們是要死的。血緣社會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陳代謝作用--生育,去維持社會結構的穩(wěn)定。父死子繼:農(nóng)人之子恒為農(nóng),商人之子恒為商--那是職業(yè)的血緣繼替;貴人之子依舊貴--那是身份的血緣繼替;富人之子依舊富--那是財富的血緣繼替。
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地位不容個人選擇。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時在生活上又是影響最大的決定,就是誰是你的父母。誰當你的父母,在你說,完全是機會,且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實。社會用這個無法競爭,又不易藏沒、歪曲的事實來作分配各人的職業(yè)、身份、財產(chǎn)的標準,似乎是最沒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話,那是因為這是安穩(wěn)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辦法。只要你接受了這原則,社會里很多可能引起的糾紛也隨著不發(fā)生了。
血緣是穩(wěn)定的力量。在穩(wěn)定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不分離的?!吧谒?,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緣固定了。生,也就是血,決定了他的地。世代間人口的繁殖,像一個根上長出的樹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說是血緣上親疏的一種反映,區(qū)位是社會化了的空間。
(節(jié)選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材料二
血緣和地緣關系是農(nóng)村社會基本的社會關系,是村莊社會形態(tài)的基礎。村民在村莊生活中運用不同方式來建構“自己人認同”,彰顯出不同的行為邏輯。
自己人認同在農(nóng)民的日常生活中有三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個是信仰層面,傳統(tǒng)中國農(nóng)民有祖先崇拜的傳統(tǒng)。祖先崇拜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農(nóng)民的“同根”意識,自己人就是依附于農(nóng)民血緣關系之上的,農(nóng)民可以不問理由地把族人當成自己人,這便是祖先崇拜與同根意識在農(nóng)民日常生活中的映射。第二個是社會層面,除了信仰層面,農(nóng)民日常生活中的諸多事物都有社會性的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在農(nóng)民日常生活中的面子和榮耀等社會性評價。
農(nóng)民在自家榮耀的時候要有人來分享,而在自家困難的時候又需要別人來幫忙和鼓勵,自己人就是在輿論和道義上的社會支持網(wǎng)。社會層面的自己人與農(nóng)民的尊嚴和在村莊中的社會地位相關,自己人的圈子就是尊嚴和社會地位的共擔者,榮辱與共。第三個是功能層面,包括農(nóng)民日常生活中的互助和合作,農(nóng)民日常交往的需要,紅白喜事中的互助合作等。在農(nóng)民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經(jīng)濟困難的時候,總有一些事情要通過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自己人的圈子就是一個互助與合作單位。
不同的村莊有不同的自己人認同邏輯,農(nóng)民的自己人認同邏輯即農(nóng)民在說話辦事的時候把對方看作自己人,行為方式是好處共享、困難共擔。在農(nóng)民的日常生活中,自己人是最重要的社會支持網(wǎng)。在對是否屬于自己人問題進行考察時,可以通過一個問題進行測量,即“如果兄弟與人打架,你遇見了會不會上去幫忙?”如果被調(diào)查者不假思索地回答“會”,那么這意味著農(nóng)民的骨子里就是把兄弟看作自己人,認為給兄弟幫忙是天經(jīng)地義而可以不問緣由的事情。在親密的兄弟關系中,打架幫忙就是一種姿態(tài),就是自己人的姿態(tài),這意味著自己人認同的意義要遠遠大于幫忙打架可能帶來的風險。
在測量農(nóng)民自己人的認同圈有多大時,魯東西傅村農(nóng)民對此設問的回答是,親兄弟打架肯定會上去幫忙,堂兄弟打架也要上去幫忙,不過再往外的圈子就不是自己人的圈子了,那時候農(nóng)民就要“秉公判斷”,看到底是“誰有理”。五服之內(nèi)的圈子是自己人,自己人具有不問緣由的“共同感”。在遼東福興村,農(nóng)民對于以上設問的回答普遍是,不會參與打架,不文明,兄弟打架也要看他有沒有道理。盡管兄弟之間的感情要好于與其他人的感情,但是福興村農(nóng)民并不會因為感情而不顧道理。然而,福興村農(nóng)民并不是沒有自己人認同,而是移民社會的性質使他們沒有血緣關系上的自己人認同。
自己人認同是建立在地緣和血緣關系之上的農(nóng)村結構形態(tài),在具體的村莊情境中,自己人認同具有不同的形成機制與性質,從而影響著農(nóng)民的行為邏輯。自己人認同有信仰、社會和功能三個層面的含義,不同的村莊組織結構形態(tài)使得自己人認同在不同層面起作用。重要的是,自己人認同作為一種根植于農(nóng)民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機制,在社會的運作中起著根本性作用。
(節(jié)選自宋麗娜《鄉(xiāng)土社會的人情與人情秩序》)(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血緣既可以指由生育所發(fā)生的親子關系,也可以指單系家族組織中因為生育而產(chǎn)生的親屬關系。
B.用生育保證社會持續(xù),用生育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來確定人的社會地位,這些是血緣社會所特有的。
C.血緣社會用血緣關系作為社會成員職業(yè)、身份、財產(chǎn)的分配標準,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安穩(wěn)既存秩序。
D.地緣關系是血緣關系的某種投影和反映,二者是農(nóng)村社會基本的社會關系和村莊社會形態(tài)的基礎。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由血緣所決定的父母是一個人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實,由此產(chǎn)生的社會地位個人無法選擇,也無法改變。
B.職業(yè)、身份、財富的父死子繼說明了血緣社會結構缺乏變動,生育關系維持著社會結構的穩(wěn)定。
C.自己人認同有信仰、社會和功能三個層面的含義,其中農(nóng)民生活中紅白喜事互相幫忙屬于社會層面。
D.村民在村莊生活中建構“自己人認同”,其表現(xiàn)方式也許并不相同,但背后的行為邏輯是一致的。
(3)根據(jù)材料二,下列不屬于農(nóng)民在日常生活中“自己人認同”表現(xiàn)的是
A.某村村民在講到與本村同姓人的關系時常常說:“都是一個老祖宗的后代,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呢?”
B.某村村民說:“如果一個人家里窮,但若他的親兄弟堂兄弟多,并且都有本事,那么別人就不敢小瞧此人?!?br />C.某村村民一直有合作種田的傳統(tǒng),鄰里之間或者親朋好友相互幫忙種田,購買的農(nóng)機具經(jīng)?;ハ嘟栌?。
D.某村村民信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經(jīng)常在傳統(tǒng)節(jié)日舉辦孝親大餐、免費理發(fā)等關愛老人的活動。
(4)材料二在論證結構和論證方法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
(5)結合以上兩則材料,請概括鄉(xiāng)土中國的基本特征。組卷:8引用:5難度:0.5 -
2.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題。
奇醫(yī)?奇方張舟平
先生姓宋名華,幼時聰慧過人,飽讀詩書。十歲便隨父習醫(yī),深得祖上真?zhèn)?,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年紀輕輕即成阿城名醫(yī)。
宋先生的藥鋪開在阿城的東街上,號“一文堂”,意即有一文錢可求醫(yī)問藥,無一文錢也可求醫(yī)問藥。藥房門前大書一聯(lián):但愿世間人無病,何妨架上藥生塵。
宋先生懷有超絕的接骨醫(yī)術。無人就診時,他就在后院練手功。他將瓷碗砸成碎片和著膠泥裝在一條布袋里,雙手仲進去捏著,摸著,直到把碎瓷片捏成碗的全形。久之,那雙手就有了起死回生的神力。遇到腰酸腿痛的,只需他輕輕一捏,便立時見效;折胳膊斷腿兒的,一摸一捏也就接上了;有在別處斷骨沒有接好,到了宋先生手上,只見他冷觀一眼,然后一個箭步?jīng)_上前,朝那壞腿彎膊處猛地一推,一提,一拉,一捏,眨眼功夫,就給弄好了。
就這樣,宋先生每日坐診“一文堂”,求醫(yī)問藥者絡繹不絕。有時,也有人請他去出診。他從不要求來人為他配馬備鞍,只騎著自家那頭毛驢前去,嘚嘚嘚,灑一路清脆的蹄音,奔走四方,不辭辛勞,治病救人。
這年秋天,日本鬼子打進了阿城。原阿城駐防司令麻五搖身一變當了日本人的走狗,成了阿城第一號大漢奸。
天夜里,宋先生正襟危坐在八仙桌旁捧讀一本顏色發(fā)黃的線裝書,突然,寂靜的大街上傳來一條游狗狺狺的慘嗥,似遭受了什么重物的捶擊。接著一串噠噠的馬蹄聲響過來。隨后,就有人跳下馬,咚咚地砸門。
宋先生打開門,面前那人提著一盞馬燈,影影綽綽一身軍人打扮,軍人十分恭敬地問候宋先生。宋先生垂眼一瞅,知道來人是已投靠了日本人的麻五的副官。副官叫宋先生上馬。宋先生略一沉吟,說,是你家哪位姨太太不舒服嗎?副官說,是麻司令。他老人家今晚就寢前不知怎么回事癱軟不能站立了,有勞先生去看看。先生笑了,這就去嗎?副官一只手提著馬燈,一只手緊按著腰間盒子槍的槍套,語氣冷冷地,馬上去!
宋先生掃了一服副官,又微微一笑,說,好的。先生說著便去后院牽出了他的那頭小毛驢,另一個偽軍模樣的人走過來,欲扶宋先生。先生擺擺手,抓住鞍轡,腿一跨,很矯健地上了毛驢背。走吧,他說,走吧。
宋先生是在子夜時分走進麻五的駐地的。麻五在床上蛤蟆樣哼哼著,見了宋先生,一連聲說,先生救我,先生救我!這陣兒只覺著渾身酥軟,像沒有骨頭似的。說著就要往起爬,竟是動不了。
宋先生乜一眼一攤稀泥樣的麻五,上前看了看病情,說麻司令病得不輕呢,我給你開幾劑方藥吃吃看。這里有兩樣藥引子,是萬萬不可少的,你要務必弄到,方能見效,說罷端坐到一張紫檀方桌前,鋪開紙張,揮筆就是一劑方藥。藥引子另紙附上,寫的是:石松籽五錢,夏枯草五錢。
三天后,麻五的副官騎著馬又上“一文堂”來了。其時宋先生正在藥房配藥,見到麻五的副官,宋先生也沒放下手頭的活,只散淡地問一句,麻司令的病好些了嗎?
沒有。副官說,先生你開的藥劑好像療效甚微。
藥理全對,怎能無效?這就奇了。宋先生放下手里的活,表情變得嚴肅起來,你家司令吃了枯草,可除草性;吃了松籽,當具松質。怎會無效呢?
副官一臉茫然。
宋先生緩緩地說,麻司令他把藥引子吃到哪兒去了?
當然是肚子里呀!副官覺得宋先生的話有些愚蠢。
宋先生雙手一拍,難怪不管用,我是要他把藥引吃到心里去呀……
副官莫名其妙地去回話了。
當天,有人看見宋先生提著藥箱,騎著毛驢去城外出診了。
從那天起,阿城的人們再也沒見過宋先生
后來,有人傳說,宋先生明里是個坐堂的郎中,暗里卻在給城外賽虎嶺上的抗日游擊隊供應著緊缺藥品。傳說又說,麻五的副官那天回去將宋先生的話一五一十學說給麻五后,麻五當時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五官扭曲得極可怕。宋先生的那番話惹惱了麻五,他想暗害宋先生,但宋先生早已經(jīng)參加八路去了。傳說還說,宋先生當了八路,一身戎裝,一改書生派頭,在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帶領除奸隊干掉了狗漢奸麻五……
抗戰(zhàn)勝利后,宋先生的名字和那張奇方流傳了下來,直到今天。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以傳統(tǒng)的傳奇小說模式交代了人物的姓名、身份、成長經(jīng)歷,為下文具體描寫這位奇醫(yī)作了鋪墊。
B.文中在表現(xiàn)宋先生的接骨神技時,用泥中拼碗訓練肉中拼骨,看似不可思議,實則原理相同,有科學依據(jù)。
C.漢奸麻五突如其來的癱軟怪病,有巧妙的隱喻作用;而宋先生開出的奇特藥引子,其實是暗諷麻五沒骨氣。
D.小說通過描寫藥鋪的典型環(huán)境,比如“一文堂”的店名、門前大書的對聯(lián)、“顏色發(fā)黃的線裝書”等來烘托人物。
(2)請結合小說內(nèi)容,簡要分析這位宋先生“奇”在何處
(3)小說最后用人們的種種傳說結尾,這樣處理有怎樣的藝術效果?結合小說談談你的看法。組卷:10引用:3難度:0.6
二、古詩文閱讀(38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孫謙,字長遜,東莞營人也。謙年十七,為左軍行參軍,以治干稱。父憂去職,客居歷陽,躬耕以養(yǎng)弟妹,鄉(xiāng)里稱其敦睦。出為句容令,清慎強記,縣人號為神明。泰始初,擢巴東、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峽,恒以威力鎮(zhèn)之。謙將述職,敕募千人自隨。謙曰:“蠻夷不賓,蓋待之失節(jié)耳。何煩兵役,以為國費?”固辭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蠻獠懷之,競餉金寶,謙慰喻而遣,一無所納。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ぞ澄倘?,威信大著。視事三年,征還為撫軍中兵參軍。元徽初,遷越騎校尉、征北司馬府主簿。建平王將稱兵,患謙強直,托事遣使京師,然后作亂。及建平誅,遷左軍將軍。齊初,為錢唐令,治煩以簡,獄無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謙在職不受餉遺,載綠帛以送之,謙卻不受。每去官,輒無私宅,常借官空車廄居焉。永明初,為中散大夫。明帝將廢立,欲引謙為心膂,使兼衛(wèi)尉,給甲仗百人,謙不愿處際會,輒散甲士,帝雖不罪,而弗復任焉。天監(jiān)六年出為零陵太守已衰老猶強力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謙至絕跡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謙為郡縣,常勤勸課農(nóng)桑,務盡地利,收入常多于鄰境。九年,以年老,征為光祿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潔,甚禮異焉。每朝見,猶請劇職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謙自少及老,歷二縣五郡,所在廉潔。居身儉素,冬則布被莞席,夏日無疇帳。年逾九十,強壯如五十者,每朝會,輒先眾到公門。有彭城劉融者,行乞疾篤無所歸,友人輿送謙舍,謙開廳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禮殯葬之。眾咸服其行義。十五年,卒官,時年九十二。
(節(jié)選自《梁書?列傳第四十七》)(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監(jiān)六年/出為零陵/太守已衰老/猶強力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謙至絕跡/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
B.天監(jiān)六年/出為零陵太守/已衰老/猶強力/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謙至絕跡/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
C.天監(jiān)六年/出為零陵太守/已衰老/猶強力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謙至絕跡/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
D.天監(jiān)六年/出為零陵/太守已衰老/猶強力/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謙至絕跡/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參軍,官職名,指軍隊中的參謀官員。南北朝時親王、將軍、都督的幕府多設此官。
B.泰始,年號名。年號是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這種紀年方法始于漢武帝。
C.廢立,廢是廢除,立是確立,它常指帝王廢置皇后、太子、諸侯或大臣廢舊君立新君。
D.農(nóng)桑,農(nóng)指農(nóng)業(yè),即種莊稼;桑指以桑樹為主的林業(yè)。文中指的是整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孫謙性情敦厚,待人仁義。他擔任巴東、建平太守時,一反以前官員的鎮(zhèn)壓政策,對百姓施以恩德;他善待流浪漢劉融,后來還為其辦了喪事。
B.孫謙性情剛直,一身正氣。他擔任征北司馬府主簿時,建平王因害怕他的剛直,長期不敢貿(mào)然造反作亂,直到找借口把孫謙支到京師后才舉兵。
C.孫謙為官清廉,生活儉樸。他從年輕時開始做官,所到之處兩袖清風、廉潔自律,每次離任時連自己的住宅也沒有,就連皇帝也敬重他廉潔。
D.孫謙心態(tài)積極,身體健康。他因年老而被任命為光祿大夫,每次朝見皇帝,依然還請求承擔繁重的工作;九十多歲還身體強壯如五十歲的人。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父憂去職,客居歷陽,躬耕以養(yǎng)弟妹,鄉(xiāng)里稱其敦睦。
②及去官,百姓以謙在職不受餉遺,載廉帛以送之,謙卻不受。
(5)孫謙“輒散甲士”后,明帝的態(tài)度有了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組卷:11引用:4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8.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70個字。
近日,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的首趟班列,滿載著防疫用品、電子產(chǎn)品、家具、五金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貨物,從東莞常平鐵路貨運站緩緩駛出,中歐班列由此再添新成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在國際客運航線停飛、公路受阻、水運停滯等情況下,中歐班列成為中外企業(yè)的主要貿(mào)易通道。有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中歐班列已開行達10180列,運送貨物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再次創(chuàng)造新紀錄。組卷:4引用:4難度:0.8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年關將至,春節(jié)期間能不能回家團聚,牽動著許多人的心緒。從多個省份倡議“就地過節(jié)”,到多地向在外游子發(fā)布“非必要不返鄉(xiāng)”的公開信;從有的高校明確“家住中高風險地區(qū)的在校師生,寒假期間原則上不回家”,到有的駐外大使館發(fā)布“非必要、非緊急不旅行”的倡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之際,“就地過節(jié)”成為熱門話題。
對以上現(xiàn)象,你有怎樣的認識與思考?請從下面任務情境中選擇一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作為積極響應號召不回鄉(xiāng)過年的高中生,請你以“李華”的身份,選擇一位親友,給身在老家的他/她寫一封信。
(2)某報社擬以“就地過節(jié)”為話題征集評論文章,請你寫一篇時評,參與投稿。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組卷:6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