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古詩詞誦讀 李憑箜篌引》2021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古代詩歌閱讀

  • 1.閱讀李賀《李憑箜篌引》,完成下列各題。
    李憑箜篌引
    李  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1)分析“吳絲蜀桐張高秋”一句的作用。
    (2)寫出這首詩中直接描寫樂曲的句子,并分析其妙處。
    (3)賞析“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一句。

    組卷:11引用:2難度:0.8
  •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客游
    李賀
    悲滿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謁承明廬,老作平原客。
    四時別家廟,三年去鄉(xiāng)國。
    旅歌屢彈鋏,歸問時裂帛。
    (注)①南山:指李賀家鄉(xiāng)的山。②承明廬:漢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趙勝。李賀作客潞州,是舊趙地,故稱“平原客”。④彈鋏:《戰(zhàn)國策》記述馮諼才華出眾,在孟嘗君門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彈鋏而歌,要魚、要車等。⑤裂帛:指寫家信。
    杜甫《春望》中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倍旁娭械摹皶敝感?,李詩尾聯(lián)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請簡要分析兩者表達的情感的異同。

    組卷:4引用:1難度:0.6

三、文言文閱讀

  •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元和中,進士李賀善為歌篇。韓文公深所知重,于縉紳之間每加廷譽,由此聲華藉甚。時元相國稹年老,以明經(jīng)擢第,亦攻篇什,常愿交結(jié)賀。一日,執(zhí)贄造門,賀覽刺不容,遽令仆者謂曰:“明經(jīng)擢第,何事來看李賀?”相國無復致情,慚憤而退、其后自左拾遺制策登科日當要路及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禰諱進不合應進士舉。賀亦以輕薄為時輩所排,遂成轗軻。文公惜其才,為著《諱辯錄》明之,然竟不成事。
    選自康軿《劇談錄》卷下材料二:
          李藩侍郎嘗綴李賀歌詩,為之集序。未成,知賀有表兄與賀筆硯之舊者,召之見,托以搜訪所遺。其人敬謝,且請曰:“某盡記其所為,亦見其多點竄者,請得所輯者視之當為改正。”李公喜,并付之,彌年絕跡。李公怒,復召詰之。其人曰:“某與賀中外,自小同處,恨其傲忽,??謭笾眉媾f有者一時投于潿中矣。”李公大怒,叱出之,嗟恨良久。故賀詩篇什流傳者少。
    選自張固《幽閑鼓吹》)材料三:
    《劇談錄》:“元和中,進士李賀善歌詩,元相國稹年老,以明經(jīng)擢第,常愿交結(jié)。執(zhí)贄造門,賀覽刺,遽令閽者謂曰:‘明經(jīng)擢第,何事來看李賀?’相國慚憤而退。”按:元擢第既非遲墓、于賀亦稱前,詎容執(zhí)貲造門,反遭輕???小說之不根如此。
    --選自王士禛《古夫于亭雜錄》卷二材料四:
    走馬引
    李賀
    我有辭鄉(xiāng)劍,玉鋒堪裁云。
    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
    朝嫌劍花凈,暮嫌劍光冷。
    能持劍向人,不解持照身。
    材料五:
    劍客
    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1)對上述材料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其后自左拾遺制策登科日/當要路/及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禰諱進/不合應進士舉
    B.其后自左拾遺制策登科/日當要路/及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禰諱進/不合應進士舉
    C.其后自左拾遺制策登科/日當要路/及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禰諱進/不合應進士舉
    D.其后自左拾遺制策登科日/當要路及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禰諱進/不合應進士舉
    (2)對上述材料中加點詞句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縉紳”,原指將笏板插于衣帶,是舊時官宦的裝束,轉(zhuǎn)為官宦的代稱。
    B.“轗軻”,原指道路起伏不平,這里比喻朋友之間產(chǎn)生誤會,發(fā)生矛盾。
    C.“筆硯”,筆墨硯臺是學習時的必備文具,也可以指在一起學習的同學。
    D.“中外”,古代稱父系血統(tǒng)的親戚為“內(nèi)”,父系血統(tǒng)之外的親戚為“外”。
    (3)對上述材料所作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李賀發(fā)現(xiàn)元稹在來信中暗含譏諷,所以一氣之下拒絕與他會面。
    B.韓愈欣賞李賀的才能,希望調(diào)解他和元稹的矛盾,但未能如愿。
    C.李賀的表兄覺得李藩傲慢無禮,因而不愿為他整理搜集的資料。
    D.李賀拒見元稹的傳聞雖不可信,但反映了唐代注重進士科的風氣。
    (4)把上述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某盡記其所為,亦見其多點竄者,請得所輯者視之,當為改正。
    ②元擢第既非遲暮,于賀亦稱前輩,詎容執(zhí)贄造門,反遭輕???
    (5)下列對李賀《走馬引》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辭鄉(xiāng)遠游,仗劍獨行,充分展現(xiàn)了襄陽走馬客縱橫灑脫、快意恩仇的風采。
    B.“玉鋒堪裁云”形容劍刃明凈鋒利,可以剪裁浮云,想象奇特,氣勢雄壯。
    C.“朝嫌”與“暮嫌”互文見意,感嘆寶劍雖鋒利,卻未能受到主人的重視。
    D.同樣是借劍打情,李賀的《走馬引》和賈島《劍客》表達的情感并不相同。
    (6)前人認為這首詩的主旨是“言己能持劍向人,而不能自照,所以不免于見嫌,感己不遇故云爾耳”請結(jié)合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詩人的性格和遭遇,對此做簡要分析。

    組卷:4引用:1難度:0.6

四、語言表達

  • 6.課文題記可以是文章的內(nèi)容、使用的手法與情感等。下面是一名同學為《虞美人》寫的一則課文題記。請你為李賀的詩《李憑箜篌引》寫一則課文題記。要求語言優(yōu)美生動,60字左右。
          示例:春花開,秋月圓,人生美好的時光終有完結(jié);小樓夜,東風起,李后主獨自憑欄,難忘舊事;雕欄存,玉砌在,只是物是人非萬般皆改;滿腔愁,一江水,徐徐緩緩流淌至今。

    組卷:5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