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名校聯(lián)盟高三(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措施或倡議不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的是( )
組卷:15引用:5難度:0.7 -
2.下列物質應用錯誤的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某實驗小組僅選擇下列裝置制備對溴異丙基苯并檢驗生成的HBr,其中裝置錯誤的是(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4.下列化學用語中正確的是( )
組卷:31引用:5難度:0.7 -
5.為提純下列物質(括號中為雜質),所選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都正確的是( ?。?br />
選項 被提純的物質(雜質)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 A 乙酸乙酯(CH3COOH) 乙醇濃硫酸 加熱蒸餾 B NaCl(I2) - 加熱升華 C 氯化銨溶液(FeCl3) 氫氧化鈉溶液 過濾 D Fe2O3(SiO2) 鹽酸 過濾 組卷:16引用:3難度:0.5 -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半徑依次增大。X、Y位于同一主族,Z在第三周期中離子半徑最小,Z和W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是X的原子序數(shù)的4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73引用:6難度:0.6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
19.黑色化合物M由兩種常見的元素組成,各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D是
(2)根據(jù)上述信息推知,M是
(3)將A通入新制氯水中發(fā)生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為了探究溫度對D和氨氣反應的產(chǎn)物的影響,設計如下實驗:步驟 操作 E(甲組) F(乙組) Ⅰ 取少量產(chǎn)物,加入稀鹽酸 溶解、無氣泡 溶解,有氣泡 Ⅱ 取步驟Ⅰ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溶液變紅 無明顯變化 Ⅲ 向步驟Ⅱ溶液中滴加雙氧水 紅色變深 溶液變紅
②乙組實驗中,步驟Ⅲ中溶液由無色變紅的原因是
③通過交流、討論,有人認為E中除X3O4外還可能含組卷:57引用:7難度:0.5 -
20.《自然》雜志報道,科學家設計出了“空氣燃料實驗系統(tǒng)”,其過程分三步:
第一步,利用太陽能收集空氣中的CO2和H2O;
第二步,在太陽能作用下將CO2和H2O轉化成合成氣(CO、H2);
第三步,利用合成氣合成液態(tài)烴和甲醇.
Ⅰ.模擬制備合成氣的裝置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交換膜是
Ⅱ.利用合成氣合成甲醇、甲烷等.已知:
反應?。篊O(g)+2H2(g)?CH3OH(g)ΔH1
反應ⅱ:CO(g)+3H2(g)?CH4(g)+H2O(g)ΔH2
(2)在101kPa和一定溫度下,由最穩(wěn)定單質生成1mol純物質的熱效應,稱為該物質的標準生成熱(ΔfH).相關物質的標準生成熱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物質 H2(g) CH4(g) CO(g) CH3OH(g) H2O(g) ΔfH/(kJ?mol-1) 0 -75 -110 -201 -242
(3)在某溫度、催化劑作用下,僅發(fā)生反應ⅱ,該反應的速率方程為v=kcn(CO)?cm(H2)(k為速率常數(shù),與溫度、催化劑有關,與濃度無關).測得速率與CO、H2的濃度關系如表所示:實驗 c(CO)/(mol?L-1) c(H2)/(mol?L-1) 速率 Ⅰ 0.10 0.10 v Ⅱ 0.20 0.10 2v Ⅲ 0.20 0.20 8v Ⅳ 0.40 x 36v
A.n=1,m=3
B.x=0.3
C.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速率增大
(4)在一定溫度下,向某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CO和H2,僅發(fā)生反應ⅰ,測得平衡體系中CH3OH的體積分數(shù)φ與的關系如圖1所示.n(H2)n(CO)
在a、b、c三點中,CO的平衡轉化率最大的是
(5)向1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在催化劑作用下同時發(fā)生反應ⅰ和反應ⅱ,測得產(chǎn)物甲醇、甲烷的選擇性(甲醇或甲烷的物質的量占兩者總物質的量的百分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圖2所示.
①當溫度高于300℃時,該催化劑選擇性較大的產(chǎn)物是
②T℃時反應達到平衡,此時c(CO)=0.5mol?L-1,CH3OH的選擇性為80%,則該溫度下反應ⅰ的平衡常數(shù)K=組卷:21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