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北省荊州中學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邏輯,是有效思維的判斷標準。要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必須講邏輯。語文教學該如何講邏輯?重要的是要讓邏輯思維訓練和學習任務緊密結合,向教學過程自然滲透。
文本解讀常常需要在語境中推斷詞義,這種方法運用得好,既是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又是邏輯推理的示范或訓練。如《史記?刺客列傳》中寫荊軻竭力勸說燕太子丹允許他取樊於期的人頭獻給秦王時,有這樣一句話:“誠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奉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本渲械摹澳恕狈g為“就”還是“才”?翻譯為“才”在語意上是說得通的,但是,仔細推敲,就會發(fā)現(xiàn)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條件,即沒有樊於期的人頭就肯定殺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頭也未必殺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條件(有了前面的條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結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頭就一定殺得了秦王(當然,這也意味著要殺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頭)。荊軻面對“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畫出殺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從這一點來看,翻譯成“就”要比“才”合理。在文本解讀中抓住幾例像這樣的邏輯推理和學生探討,不僅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還會有助于他們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和心態(tài)。
一段話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還隱藏著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這些信息,往往需要細致的邏輯推理。例如:“(四叔)說我‘胖了’之后即大寫其新黨。但我知道,這并非借題在罵我:因為他所罵的還是康有為。”(《祝?!罚└鶕?jù)這段話,可以推理出關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黨或支持新黨的人;其次,四叔不僅守舊而且消息閉塞。根據(jù)“所罵的還是康有為”的“還”字,可推知康有為等人在當時已算不得新黨了。這點在《祝福》開頭的第一句話“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中便可得到印證,有新歷才談得上“舊歷”,而啟用新歷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說,辛亥革命之后,四叔罵新黨罵的卻還是康有為,足見其消息閉塞。
另外,邏輯對于寫作也是有意義的。中學生寫作時大多選擇寫議論文。在證明某個觀點時,可指導學生想一個“虛擬論敵”。這位“論敵”可能會針對論點舉出反例或從論點推出錯誤,也可能會質(zhì)疑論據(jù)及隱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論證中存在的邏輯問題。面對這些,我們需要再進一步考慮怎樣使自己的論證免于受到攻擊或能抵御攻擊。例如,讓學生構思“兼聽則明”的論證提綱,可以先讓他們找出反例,再讓他們限定前提、構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市虎”“父子騎驢”,表明聽得越多越糊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王聽“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nèi)”的評價還不能形成正確認知,可李世民有時只聽魏征一個人的建議就夠了。學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礎上指出論證關鍵——“兼聽”在“多”,更在“異”(聽到不同觀點),并由此限定前提——聽者要有胸懷,善辨別,從而總結出“兼聽則明”的原則一獨立思考,為我所用。
邏輯,說到底是對有效思維規(guī)則的概括,學生努力遵守邏輯來思考,就仿佛在聆聽高于自己的聲音,心靈會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過的境界,生成未曾有過的觀點。
(摘編自徐飛《講邏輯,把語文思維教育落到實處》)材料二:
無數(shù)生動的例證足以說明,如果不具備起碼的邏輯知識,人就容易被謬誤和詭辯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條理地思考和說理,就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先看幾個簡單的例子:
例1:這是我喜歡的演藝明星推薦的商品,因此,我一定要把它買到手。
一個人這樣想問題,就犯有“訴諸不當權威”的邏輯錯誤。那位明星或許歌唱得好,或許戲演得好,但他(她)并不是其他方面的專家,假如他(她)所推薦的是藥品或營養(yǎng)品,他(她)有足夠?qū)I畹乃幚碇R或營養(yǎng)學知識嗎?答案常常是否定的。
例2:你不能證明你沒有患癌癥,因此,你患了癌癥。我這里有治療癥的特效藥,你趕快掏錢買吧。你的命都快要沒了,捂著那些錢有什么用?
例2犯有“訴諸無知”的錯誤。這是騙子的邏輯,是不正確的推理,就像下面這個不正確的推理一樣:“你不能證明你沒有犯案,因此,這件罪案就是你干的?!彼痉ㄉ嫌小盁o罪推定”原則:除非有確鑿的證據(jù)證明一個人犯罪,否則那個人就是無罪的。
下面看著名的“美諾悖論①”:
(1)或者你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或者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
(2)如果你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研究是不必要的。
(3)如果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研究是不可能的。
(4)所以,研究或者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可能的。
僅從字面看,(1)(2)(3)三個前提似乎都是正確的,但問題在于(1)中“你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這個推定是有歧義的:
(A)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個問題。
(B)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個問題的答案。
在(A)的意義上,(3)是真的,但(2)卻是假的;在(B)的意義上,(2)是真的,但(3)卻是假的。故(2)(3)兩個前提不在同一種意義上為真。從一對真的前提,即(2B)和(3A),卻推不出任何結論,因為它們說的不是一回事。
(摘編自陳波《中學生應該學點邏輯》)【注】①美諾悖論:指古希臘一位富家子弟美諾在與蘇格拉底對話中提出的一個極富爭辯性的論題:一個人既不會尋找他所知道的東西,也不會尋找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不會尋找他所知道的東西,因為他已經(jīng)知道了;他也不會尋找他所不知道的東西,因為他不知道要尋找什么。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效的思維訓練必須以合乎邏輯為前提,因此非邏輯的思維訓練對人的成長是無用的。
B.《刺客列傳》例句中“乃”翻譯成“就”更好,因為語境中充分條件比必要條件更合理。
C.“虛擬論敵”針對“兼聽則明”可提出“兼聽一定明嗎”和“不兼聽一定不明嗎”的問題。
D.詭辯違反了邏輯規(guī)律,它得出的推論似是而非,邏輯混亂,很容易糊弄人們并使其犯錯。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用《祝福》中的例子證明根據(jù)語境進行合理推斷可以突出語文教學滲透性原則的重要性。
B.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論證角度不同,前者重在從學生角度談做法,后者重在從生活實際角度談辨識。
C.“訴諸不當權威”的推理罔顧推斷時事實對結論的支撐,“訴諸無知”的邏輯將不當?shù)囊庖娮鳛橥普摰那疤帷?br />D.材料二主要使用了演繹法和歸納法,用事實來支撐觀點,荀子的《勸學》一文也使用了演繹法和歸納法。
(3)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xiàn)材料二中“美諾悖論”特征的一項是
A.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C.白馬者,馬與白也,馬與白馬也。故曰:白馬非馬也。
D.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杜甫《秋興八首(其一)》的頸聯(lián)“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和尾聯(lián)“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之間有因果關系嗎?請結合材料一中邏輯分析能更好地把握作品核心的觀點,談談你的理解。組卷:5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同學京禾
崔立 哪怕是放暑假了,對女兒玩手機微信這件事,袁依琳還是進行了嚴格要求:晚上9點后,就不能再看了。
女兒點頭,說:“哦?!?br /> 玩微信是班主任的建議,那是一位30多歲、很有想法的年輕女老師。老師說:“我們不能因為怕什么就不讓孩子干什么,我們的掩飾和躲閃反而會促使孩子更好奇,更想去碰觸,與其這樣,還不如大大方方地讓孩子去接觸,再做良性的引導……”
老師這話,還是有些道理的。
袁依琳從排斥、猶豫,到同意,很難形容她心態(tài)的變化。最后袁依琳給了女兒一部手機——老公閆偉不久前淘汰的、但還能用的智能手機。
那個要求,或者說是規(guī)定,在維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后,出現(xiàn)了紕漏。袁依琳發(fā)現(xiàn),女兒在晚上10點,還在和同學用微信交流。
袁依琳當即就怒了,說:“我不是說過,9點后不能再看手機了嗎?”
“我,我是和京禾在聊?!?br />“京禾,誰是京禾?”
“京禾是我的好朋友,你忘了?上周你來接我,坐在她爺爺?shù)碾娖寇嚿?,揮手和我們說再見的女孩?!?br />“哦,她,對,為什么,為什么9點后你還要和京禾聊天呢?”
“京禾是我的好朋友?!?br />“她的爸爸媽媽離婚了。”
“京禾跟的是爸爸。”
“京禾的爸爸經(jīng)常要出差。”
“京禾這幾天一個人在爺爺奶奶那里。”
……
女兒吭哧吭哧說了很多,袁依琳聽著像明白了,又感覺沒明白。聊天,對,9點后和父母離婚的京禾聊天,但這也不能成為女兒違規(guī)的理由??!
“媽,你要理解一個沒有爸媽管,需要別人關懷、撫慰的孩子那顆受傷的幼小心靈的感受??!”
這回,袁依琳更驚訝,女兒竟然能一口氣說出這么多的詞,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說的話。
女兒這一段時間看了許多書,看來看書還是能學到些什么的。
袁依琳也就沒再說什么了。袁依琳心頭更高興的是,女兒漸漸地成長,也懂得關心人、幫助人了。
女兒時不時地,還會和袁依琳說些有關京禾的事。
“京禾的爸爸出差回來了。”
“京禾的爸爸把京禾從爺爺奶奶那里接了回去?!?br />“京禾其實不愿意跟她爸爸回去?!?br />“自從離婚后,京禾爸爸的脾氣就變得不大好了,時常對京禾不是吼就是罵。”
“京禾說原來的爸爸是多么好的一個人,對媽媽好,對京禾也好?,F(xiàn)在的爸爸,像是換了一個人?!?br />“京禾的媽媽原來還時不時地來看京禾,自從又嫁了人,就很少來看京禾了?!?br />“京禾有時也想媽媽,但只能在腦子里想媽媽?!?br />“京禾有時會在做夢時夢見媽媽……”
女兒把這些事說給袁依琳。
袁依琳眼圈紅了,這是個可憐的孩子,可憐的孩子呀。
“京禾有一次偷偷跑回了爺爺奶奶那里。”
“京禾從家里到爺爺奶奶那里,要倒三次公交車?!?br />“京禾剛到爺爺奶奶那里,京禾的爸爸就趕來了?!?br />“京禾的爸爸把京禾帶了回去,又把京禾打了一頓?!?br />“京禾的爸爸在打京禾的時候,京禾在哭?!?br />“京禾的爸爸打完京禾的時候,自己也在哭……”
袁依琳眼淚下來了。
袁依琳再也沒阻止女兒晚上和京禾交流。
那一天,袁依琳對女兒說:“讓京禾來家里坐坐吧,明天,我多燒幾個菜,給京禾嘗嘗?!遍Z偉也說:“是啊是啊,請她來吧?!?br /> 袁依琳把京禾的事給閆偉說了,閆偉也是嘆了好長一口氣。
面對袁依琳的邀請,女兒一下子變得吭吭哧哧起來,說:“哦,哦……”
女兒約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沒約上京禾。
“京禾去爺爺奶奶那兒住了?!?br />“京禾的爸爸好像想通了,對京禾好了。”
“京禾說她喜歡現(xiàn)在的爸爸……”
京禾一直沒來家里,女兒晚上的微信交流也沒有了,到9點,一準不碰手機了。
袁依琳和閆偉說起這事,挺納悶的。再想想,女兒說的這個京禾,袁依琳真的是一點印象也沒有,他們班,真的有叫京禾的女孩嗎?
袁依琳想起了什么,說:“是不是那天,在房間里我朝你吼了一聲‘這日子還要不要過了,過不下去咱倆趁早離了,誰也不耽誤對方!’然后你說‘離就離,誰怕誰?。 ?br /> 好一會兒,兩個人沉默著。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袁依琳之所以對女兒違約聊微信不再阻止,是因為聽女兒講了京禾的故事,認為女兒是在關心、幫助同學。
B.女兒給袁依琳講京禾的故事,說京禾的爸爸經(jīng)常出差,說京禾沒有爸媽管,是為了引起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C.袁依琳讓女兒邀請京禾來家里做客,女兒表現(xiàn)得很奇怪,袁依琳思索后才明白京禾的故事是女兒虛構的。
D.小說最后袁依琳和閆偉的“沉默”有兩層含義:一是對各自言行的反思,二是對兩人是否要選擇離婚的思索。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主要采用順敘手法展開故事,其中穿插的有關“班主任”及其“微信觀”的內(nèi)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B.小說主要通過袁依琳和女兒的對話推動故事發(fā)展,從兩人的對話可以看出袁依琳是一個善于和孩子溝通的家長。
C.小說雖然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但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巧妙方式,增強了小說的戲劇性與可讀性。
D.小說采用了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使得小說在人物形象塑造與故事情節(jié)加工上顯得更加自由、靈活。
(3)文中的“女兒”很會講故事,請簡要分析其講故事的特點。
(4)這是一篇充滿溫情的小說,請結合小說折射出的社會問題,談談你的想法和建議。組卷:4引用:1難度:0.4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神舟十三號搭載三名航天員在空間站待了近一個月,受央視邀請參與了《朗讀者》節(jié)目,觀眾們發(fā)現(xiàn)航天員們都變胖了,嗓音也有了變化,像是感冒之后出現(xiàn)的狀況。( ?。?。
在太空住過一段時間的航天員,都出現(xiàn)過變胖的情況。這不是通常脂肪增加導致的變胖,①________。在地面上,人體受到重力影響,血液會往下沉,下肢血壓更高,看起來下肢也更加浮腫一些。太空站重力很微弱,②________,而是全身分布均勻。身體上部分充血量過多,會導致皮膚看起來更顯浮腫,臉部的浮腫變化更加明顯。
聲音發(fā)生變化也是血液上移導致的,身體上部分充血較多,聲帶和鼻腔也會因此腫大一些。③________,觀眾感覺就像航天員感冒了一樣。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給人體帶來了這些變化
B.這些變化是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給人體帶來的
C.在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中人體發(fā)生了這些變化
D.這些變化是人體在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組卷:4引用:3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教育家西蒙?派珀特將人生與學習知識之間的關系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嬰兒剛出生就開始通過探索、觸摸、玩來學習,后來學會了語言就開始問感興趣的問題。
第二階段,孩子看到感官經(jīng)驗之外的世界后就借助別人的經(jīng)驗學習,上學后就依賴于學校系統(tǒng),由別人來決定自己學什么。
第三階段,藝術家也好,科學家也好,他們在重重限制中找到創(chuàng)造性的活著的方法。他們重新像個孩子一樣,探索、實驗,聽從內(nèi)心的驅(qū)動而不是別人的教誨。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4引用:3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