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四中高二(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6/24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小說《地泉》是作家陽翰笙的代表作。上世紀30年代《地泉》再版之際,陽翰笙邀請作家茅盾為其作序。茅盾在文中直言不諱:《地泉》“缺乏對于社會現(xiàn)象全部的、非片面的認識”“缺乏有感情地去影響讀者的藝術手腕”。為人作序,像茅盾這般指出作品不足,而且言辭如此犀利者,并不多見。在再版后的《地泉》一書中,陽翰笙不僅全文收入這篇序言,還收入了其它幾篇含有批評意見的文章,目的就是“使我及本書的讀者,都能從他們正確的批評中,得到些寶貴的教訓”。
焦菊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原總導演,曾針對戲劇界過于看重明星效用現(xiàn)象提出批評。他認為,即使靠明星贏得了眼前的票房,但從戲劇藝術的長遠健康發(fā)展看,也得不償失。所言理性中肯,并不怕薄了那些熟識的舞臺明星的情面,對當時一味追逐明星的舞臺傾向發(fā)出了清醒之聲。
這表明文藝評論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鏡子與良藥。今天,文藝事業(yè)繁榮發(fā)展,優(yōu)秀文藝作品不斷涌現(xiàn),文藝現(xiàn)象和文藝思潮層出不窮,尤為需要文藝評論增強朝氣銳氣,更好發(fā)揮激濁揚清、褒貶甄別的作用。增強文藝評論的朝氣和銳氣,是來自文藝現(xiàn)場的呼喚,也是推動文藝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增強文藝評論的朝氣銳氣,首先要打磨好批評這把“利器”。對文藝評論者來說,具備批評精神,意味著敢于實事求是地評價作品,好處說好、壞處說壞。不能礙于情面,避而不談,要客觀公正地從作品出發(fā),對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判斷與評價。事實證明,那些不痛不癢、回避問題的文藝評論,發(fā)揮不了應有作用,終將行之不遠。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對作家藝術家來說,具備批評精神的文藝評論能夠幫助自己客觀認識創(chuàng)作得失,提升藝術創(chuàng)作水準和思想認識水平。對讀者觀眾來說,通過批評性的意見,能更全面地認識文藝作品,更深入地理解文藝現(xiàn)象。尤其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有洞見的文藝銳評更能得到受眾的信賴珍視和自發(fā)傳播。倡導批評精神、強化褒貶甄別功能的文藝評論,還有助于營造百家爭鳴的良好氛圍,促進文藝生態(tài)健康有序地發(fā)展。
增強文藝評論的朝氣銳氣,要以扎實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根基。評論者要能夠從思想、藝術等多個緯度,對文藝作品做出精到的分析,指出不足的同時也肯定優(yōu)長,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yōu)秀作品推介給讀者觀眾。在20世紀戲曲藝術的現(xiàn)代轉(zhuǎn)化中,古老的戲曲藝術之所以能夠去蕪存菁、重獲新生,一些理論評論家的專業(yè)眼光和評論引導功不可沒。
增強文藝評論的朝氣銳氣,還要走出書齋和自我的小天地,深入廣闊的文藝現(xiàn)場。只有深入文藝現(xiàn)場,文藝評論者才能逐步培養(yǎng)起對文藝作品、文藝現(xiàn)象、文藝思潮敏銳的感受力和精準的判斷力,才能管中窺豹,一葉知秋,及時捕捉到文藝創(chuàng)作、文藝生態(tài)與文藝思潮的新動向與新氣象。這樣寫出來的文藝評論,也就跳出了“自說自話”“隔靴搔癢”等窠臼,言之有物、生機涌動,更容易引發(fā)共鳴,讓文藝評論更接地氣、更有人氣。
新時代新征程呼喚著文藝的繁榮發(fā)展。百花齊放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離不開強有力的文藝評論。增強朝氣和銳氣,新時代文藝評論必將大有可為。
(摘編自徐馨《增強文藝評論的朝氣銳氣》) 材料二:
“好處說好,壞處說壞”是文藝評論的道德“底線”。但事實上,因為利益和偏好而對文藝作品進行無原則吹捧和無根據(jù)棒打的現(xiàn)象卻總是存在的。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魯迅就在《罵殺與捧殺》中就批評過這種“罵”與“捧”的亂象,并指出“批評的失了威力,由于‘亂’,甚而至于‘亂’到和事實相反”。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新媒體的發(fā)展,文藝評論的傳播渠道越來越多,傳播方式也越來越豐富,人人都是評論者成為現(xiàn)實,公號、微博、短評、短視頻、彈幕等,構(gòu)成文藝評論的大千世界。由于受到各種利益、動機、個人偏見、商業(yè)競爭的驅(qū)動,罵殺和捧殺現(xiàn)象常常出現(xiàn)。其惡果在于,擾亂文藝評論的生態(tài),混淆觀眾和讀者的視聽,引發(fā)種種人為的對立和沖突。這幾乎可以說是文藝界的公害,不僅影響到創(chuàng)作生產(chǎn)者的利益,而且也傷害了觀眾和讀者的權利。
這種罵殺和捧殺,其共同點是只顧利益、只講立場、罔顧事實、罔顧理性。有的對文藝作品過度拔高,甚至舉劣為優(yōu),“藝術創(chuàng)新”“史詩”“才華橫溢”“藝術高峰”“黑馬”等帽子滿天飛,背后其實反映的往往是票子、圈子、面子這所謂“三子”的利益;有的則是對文藝作品大打出手,指責作品一無是處,而事實上劇集才剛剛開播、電影還沒有上映,他們只是根據(jù)演職員名稱、幕后消息、映前廣告等就蓋棺定論,背后反映的往往是個人好惡、博眼球動機和種種不可告人的商業(yè)利益。與此相關,還有完全主觀的選邊刷高分和選邊刷低分,黨同伐異、硝煙彌漫,造成評論生態(tài)的種種不健康亂象。創(chuàng)作者們深惡痛絕,觀眾讀者嗤之以鼻。
(摘編自尹鴻《肅罵殺捧殺之亂象,倡風清氣正之評論》)(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茅盾堅守文藝評論的道德底線。“好處說好。壞處說壞”,直言不諱地對陽翰笙的小說《地泉》提出了批評意見。
B.文藝評論者須具備批評精神,敢于實事求是地評價文藝作品,這樣才能發(fā)揮文藝評論激濁揚清、褒貶甄別的作用
C.文藝評論的傳播渠道越來越多,人人都是評論者已成現(xiàn)實,文藝評論的生態(tài)因而遭到破壞,引發(fā)人為的對立和沖突。
D.“罵殺”和“捧殺“表面上是矛盾的兩種現(xiàn)象,但其本質(zhì)是相同的。都是只顧利益,只講立場,罔顧事實與理性。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藝評論者倘礙于情面,就會對所看到的問題避而不談,甚至會把“史詩”類高帽冠于劣質(zhì)作品。
B.文藝評論一旦失去朝氣和銳氣,也就會缺乏批判精神,不利于促進文藝生態(tài)健康有序地發(fā)展。
C.若抱“躲進‘書齋’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的態(tài)度,文藝評論者就難跳出“自說自話”“隔靴搔癢”的窠臼。
D.“罵殺”和“捧殺”現(xiàn)象擾亂了文藝評論生態(tài),幾乎成為文藝界的公害,文藝評論者應該自律。
(3)下列選項中,對材料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材料一引用關于良藥的名言,論證了文藝評論能夠幫作家藝術家客觀認識自己,讓讀者觀眾全面認識作品。
B.材料一舉20世紀戲曲藝術重獲新生之例,表明增強文藝評論的朝氣銳氣,需以扎實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根基。
C.材料二引用魯迅的話,論證了那種基于自身利益與偏好的罵殺與捧殺亂象由來已久,并使文藝批評失去威力。
D.材料二用兩個“有的”一個“還有”,列舉了三種情況,使讀者對罵殺與捧殺的亂象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兩則材料都是文藝評論,但論述的角度和論述內(nèi)容的側(cè)重點不盡相同,請簡要分析。組卷:15引用:11難度:0.5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黃水劫李準 大家急忙跑到村頭去看,只見東北邊天空,黃霧茫茫,亂云飛滾,“嗚——嗚——嗚”的凄厲響聲,把腳底下的土地都震得直晃動。①它像是幾千只老虎在咆哮,幾萬只野狼在嚷叫,又像是一個大戰(zhàn)場.上兩軍在吶喊廝殺。
春義說:“莫不是日本鬼子過來了吧?”
李麥說:“不像是……沒有槍炮響聲啊!”她又說:“怎么這么大灰氣?什么也看不清!”話音還沒落地,②只見從東北方向,齊陡陡,一丈多高的黃河水頭,像墻一樣壓了過來。
李麥還當是云彩,天亮眼尖,他看到幾個大麥垛漂在半空,就急忙大聲喊:“水!黃河水下來了!”
小馬莊在赤楊崗東邊,離赤楊崗只有五六里地。人們看到那渾濁的黃河水,像幾萬頭兇猛野獸一樣沖了過來。只一轉(zhuǎn)眼工夫,一個三十來戶人家的小馬莊,只剩下幾棵楊樹梢,其他什么也看不見了。這時大伙全嚇懵了。他們像瘋了似地跑著、叫著、哭著、喊著。光知道往村里跑,也不知道往哪兒跑。他們好像已經(jīng)淹沒在萬丈波濤之中,有的還跑到家關上大門,有的一家人抱在一塊,一動也不動地在哭。
徐秋齋在自己的木筏上站著,他看見李麥喊著說:“天亮他娘,你們怎么都懵了?趕快叫人上沙崗?!边@時李麥才清醒過來,她在街上扯著嗓子喊著:
“上沙崗啊!都到村西沙崗上??!”
“把老年人、小孩,趕快先送到沙崗上!”
她這么一喊,大家都圍過來了,可是都瞪著驚惶的眼睛,并不往沙崗上跑。好像他.們不知道沙崗在什么地方似的。
李麥喊著:“跟我來!”她帶著頭向沙崗上跑,后邊的人群才像一股水似地跟著往沙崗上跑。
③那渾濁的黃河水,呼嘯著,嚎叫著朝赤楊崗沖過來了。
赤楊崗和小馬莊村中間有一條大狼溝,原來是條老河道。往日,黃河水在流過這.條老河道時,繞著赤楊崗村東轉(zhuǎn)了個圈,向南踅走了??墒沁@次不行,④黃河水鋪天蓋地地卷過來,當李麥站在沙崗上朝村里看時,只見家家戶戶的房子都像矮了半截似地泡在水里,街上已經(jīng)成了河,篩子、笸籮、門板、柴禾漂了一層,有幾間瓦房房坡上擠滿了沒有跑出來的人。在黃河水的呼嘯聲里,夾雜著凄慘的哭叫聲和撕裂人心的呼救聲。
李麥看著沙崗_上的人,北街的幾十家,大部分都跑上來了。
沒多大一會兒,藍五拉著一只木筏過來了,筏上坐著徐秋齋。徐秋齋的筏上不光放著行李、家具,連鍋碗瓢勺都放上了,筏后邊還放了一堆劈好的干柴。
李麥把他拉上岸來,他嘆著氣說:“天亮他娘,不得了??!大災大劫?。∈Y介石這個龜孫不會有好下場!對老百姓太狠了?!彼f著用一條繩子親自把他那只筏綁在一棵柏樹上,系了三個死結(jié)。
天亮又拉過來個大木筏,把房坡上的人也救了下來。他和春義又螳著水到了長松家大門口,天亮推了推門,門從里邊上著。天亮一急,“嘩”地一聲把大門踹開了。院子里早進了水,一個破木桶從門里漂了出來。
天上黑下來了,李麥突然想起了申奶奶。她說:“天亮,怎么沒看見你申奶奶?”天亮說:“我也沒看見?!彼{五說:“她沒出來,她一個孤寡老婆子怎么出來?”李麥一急就想鏜水回村,藍五說:“天這么黑,街上水又那么深,你去怎么行?”
天亮說:“媽,我去!”說著“撲通”一聲跳到水里。徐秋齋喊著他,從腰里掏出來一盒火柴給了他。
天亮瞠著水摸著黑進了街。街上黑洞洞的,有幾只餓貓在房子上叫著。水里漂著的一些木板、檁條不斷地碰在他的腿上。
摸到申奶奶家的小草屋門口,門開著,天亮叫著:“申奶奶!申奶奶!”里邊沒人答應。天亮大著膽子走了進去。他劃了根火柴,只見申奶奶穿著一身新衣裳,盤著腿閉著眼坐在自己的床上。
天亮摸了摸她的鼻子,鼻子里還有熱氣。天亮拉住她一只胳膊背上就走。申奶奶這時忽然哭喊起來:“不要管我!不要管我!我就死在我這屋里!我就死在我這屋里!”一邊哭喊著,一邊還用手打著天亮的頭。
天亮不管申奶奶怎樣叫喊,背著她只管跑,一口氣跑到了沙崗上。天亮把她放在地上,她還是趕著打天亮。天亮只好笑著含著淚由她打。
李麥看著這個瘋老婆子,心里像刀割一樣,她又心疼老人,又心疼自己的孩子。她隨手在地下拾了一根小柳枝,遞給申奶奶說:“嬸子,你用這打他!用這打手不疼。
申奶奶聽見是李麥的聲音,才住了手。她說:“天亮他娘,你們不要管我,我不想活了!”
李麥把她扶坐在地上,勸著她說:“為啥不想活?嬸子!是條命都得活!”
申奶奶說:“怎么活?這一次大水逃不了這條命了?!?br /> 李麥說:“咱出去逃荒,咱出去要飯。等光景好了,水退了再回來?!?br /> 申奶奶說:“天亮他娘,你是好人,你的心我知道??晌椰F(xiàn)在不是年輕時候了。逃荒,路走不動了;要飯,連只狗也打不動了!……”
李麥擦著淚說:“嬸子,走不動路,我們背著你;要不動飯,我們給你要!”
她們兩個人在哭著說著,沙崗上幾百口子人,沒有一個不掉眼淚的。他們飲泣的聲音和黃河波浪的嗚咽聲混合在一起。
(節(jié)選自《黃河東流去》,有刪改)[注]《黃河東流去》以1938年日本侵略軍進入中原,國民黨軍隊為阻滯日軍南下,炸開河南境內(nèi)黃河花園口大壩,造成一千多萬黃泛區(qū)難民流離失所為主要情節(jié),以赤楊崗村的李麥、王跑、藍五等7個家庭的主要成員的流亡逃荒為敘事線索,形象地描繪了赤楊崗村難民在洪災中背井離鄉(xiāng),歷時8年從失去家園到重建家園的血淚史、抗爭史和奮斗史,以及洪災中其他不同階級和階層人物命運的變遷史。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通過春義、李麥和天亮的觀察與不同反應,形象地再現(xiàn)了洪水到來時的情景,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做鋪墊。
B.文章描繪眾人在洪水到來之際慌亂的場面,生動表現(xiàn)了人們在災難面前的手足無措,突出李麥主心骨的作用。
C.李麥拾了一根小柳枝遞給申奶奶是出于她對自己孩子被打的心疼,也包含著她對老人的理解和寬容。
D.結(jié)尾處人們的飲泣聲和黃河的嗚咽聲增強了悲劇氛圍,揭示了國民黨軍隊炸毀黃河大壩給百姓帶來的災難。
(2)文中畫線句子都是對黃河水的描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①連用三個比喻構(gòu)成排比句,從聽覺角度描繪出黃河決堤時的巨大聲響,富有氣勢。
B.句②中“齊陡陡”“一丈多高”和“壓”等詞的精準運用,形象地表現(xiàn)出黃河水來勢之兇猛。
C.句③寫黃河水逼近赤楊崗,動詞“沖”字突出了黃河水的威力,表明形勢已經(jīng)萬分危急。
D.句④寫黃河水已經(jīng)侵入村莊,家家戶戶的房子都泡在水里,直接表現(xiàn)人們受災的嚴重。
(3)《黃河東流去》中的徐秋齋以“睿智”著稱,請從選文中找出兩處細節(jié)加以分析。
(4)作者在《黃河東流去》一書的結(jié)尾說:“每一個民族都有它偉大的潛在的生命力,我寫這部長篇小說的主要意圖,就在于這一點?!闭埥Y(jié)合選文對這句話加以分析。組卷:5引用:2難度:0.5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它是人或環(huán)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fā)出隱晦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反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暗示的心理機制,是外界影響在不知不覺中滲入到個體的內(nèi)心,在潛意識層面形成的一種心理傾向。
① 。良性的心理暗示可以給患者帶來積極向上的精神,穩(wěn)定情緒,樹立自信心;不良的心理暗示可以造成身體各個系統(tǒng)和心理之間的功能異常,致使機體免疫力下降、代謝失調(diào),最后產(chǎn)生疾病。不良的心理暗示還會增加患者的恐懼感,導致內(nèi)在的承受能力變差,這樣更容易出現(xiàn)問題。還有,吃藥的時候,② ,即便是沒有產(chǎn)生副作用的情況下,他們也會出現(xiàn)一些藥物反應。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患者真的相信藥物會發(fā)生作用,那么即便在使用安慰劑的情況下,也可以達到跟使用真藥一樣的效果。
當然,在治療中,不同的患者接受心理暗示的程度是不同的。這對治療也有一定的影響。有的患者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③ 。這些人處于陌生的環(huán)境時,將自己完全保護起來,這時候心理暗示就很難被他們接受。
(1)下列句子中的“影響”和文中加點處的“影響”,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父母們應該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去影響孩子。
B.部分私家花園受西學影響,向公眾開放。
C.此人之言,實屬影響附會之辭,不可全信。
D.基因多態(tài)對抑制劑的免疫效果有重要影響。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組卷:0引用:3難度:0.7
?六、材料作文(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作家史鐵生說他發(fā)燒到40.3℃時,看見周圍的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層沉暗的綠色。燒退后,世界又恢復了正常的色彩。他猜想,要是有一種動物,它的正常體溫就是40.3℃,那么它所看到的世界,會不會多著一層沉暗的綠色?
進而他想,我們看見的太陽的光譜,是否會因為眼睛的構(gòu)造而被蒙蔽和歪曲?但這種猜想又永遠無法證實,因為我們不管借助什么高明的儀器,總歸是要靠眼睛去做結(jié)論的;而被眼睛蒙蔽的眼睛,總也看不出眼睛對眼睛的蒙蔽。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