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xué)年山東省棗莊市滕州一中高一(下)月考語文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7/20 8:0:8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紅樓夢》全書,共有詩詞歌賦180余首,屬于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有140余首(《紅樓夢》前80回)。這些詩詞決非可有可無,而是作品重要的組成部分。換言之,如果從《紅樓夢》中抽掉這些詩歌詞賦,作品還能產(chǎn)生如此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嗎?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文備眾體,引詩詞歌賦等各種藝術(shù)形式入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上的一大特點。從唐傳奇開始,經(jīng)宋元話本,明清的長篇、短篇小說,最后到晚清的才子佳人小說等等,可以說這種形式一直在沿用。但這種形式與作品的主題、情節(jié)、人物等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在作品中起多大作用?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唐傳奇中的《游仙窟》,人物對話全是詩句,失去了生活的真實性?!堕L恨歌傳》把白居易的《長恨歌》全詩抄錄,又有什么必要呢?至于宋元話本、明清小說中的文前詩、文后詩、有詩為證、有詩嘆曰之類,很多是可有可無的贅筆。
          而曹雪芹的《紅樓夢》就不同了。他一方面吸收了這些藝術(shù)形式,另一方面又對它們進行了改造、豐富和發(fā)展,使之能夠為作品的內(nèi)容、情節(jié)和人物服務(wù),為作者總體的藝術(shù)構(gòu)思服務(wù)。
          第五回“賈寶玉夢游太虛境”,是《紅樓夢》中出現(xiàn)詩詞最多的一回,這些詩詞絕對不是什么“贅賦閑文”?!都t樓夢》前五回是整個故事的開端,尤其在前四回中,通過“接外孫賈母惜孤女”和“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將林黛玉和薛寶釵兩位女主人公一前一后送入賈府。伴隨著黛玉、寶釵的登場,寶玉、鳳姐、賈母等重要人物也一一亮相。那么十二釵中還有其他人物怎么辦?是否也需要像釵黛那樣逐一介紹呢?如果這樣,那才真正成了贅筆閑文,使人讀來毫無情趣。所以,當介紹了寶黛釵等人后,作者就在第五回通過寶玉夢境,利用詩詞歌賦的形式,對十二釵及其他重要人物進行了一一介紹,而且草蛇灰線、若隱若顯,讓人產(chǎn)生一種玩味無窮的藝術(shù)感受??梢?,這些詩詞歌賦,不僅是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體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藝術(shù)構(gòu)想。
          第二十二回中編了許多燈謎詩。如果把這些詩謎僅僅當作一種猜謎游戲看待,豈不辜負了作者的一番苦心?元春的“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謎底:爆竹),黛玉的“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fù)年年”(謎底:更香)等,清晰地表明了這些燈謎暗含的豐富寓意,它們與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由此可見,詩詞在全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抽掉《紅樓夢》的詩詞,那么作品的藝術(shù)價值將受到極大的限制。包括像林黛玉這樣的人物,去掉她的詩詞,她給讀者的印象也僅僅就是一個愛哭鼻子的嬌小姐而已,這絕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林黛玉。
    (摘編自劉保忠《論詩詞在<紅樓夢>中的作用》)      材料二:
          《紅樓夢》中的詩詞所表現(xiàn)出的中華文化內(nèi)涵是博大精深的。從縱向的時間維度來說,它吸納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思想精華;從橫向的文學(xué)空間維度來說,它借鑒了古典詩詞曲賦的表現(xiàn)技巧,具有廣博的文化張力。
          漢樂府民歌中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手法,在《紅樓夢》詩詞中運用得也相當精彩。薛寶釵、林黛玉、賈寶玉等同詠白海棠詩,卻可以從中看出不同的性格:從薛詩中著出了封建淑女端莊的姿態(tài);從林詩中看出了黛玉出淤泥而不染的純潔品格;從寶玉詩中看出了他喜花憐女、不與臭男人為伍的情懷。
          魏晉南北朝的文化的味,在《紅樓夢》詩詞中亦可體現(xiàn)。如詩詞的詞藻華麗,講究對偶,聲的和諧等。謝靈運以肆意游邀、寄情山水聞名后世,《紅樓夢》詩詞以吟花弄月、陶醉于大觀園令世人贊嘆不已。
          《紅樓夢》詩詞富有唐詩宋詞的文化底蘊,如意境的雋永,詩味的綿長,詞采的華麗,詩句的精煉等。李商隱詩的“紅樓隔雨相望冷”,李清照詞的“凄凄慘慘戚戚”,在《紅樓夢》詩詞中都能找到文化的對應(yīng)點。單就林黛玉的詩而言,就有王維詩的自然、李白詩的飄逸和杜甫詩的沉郁。
          元代文學(xué)藝術(shù)的文化精華,《紅樓夢》詩詞也進行了恰切的借鑒吸納。如《西廂記》中的曲詞《正宮?端正好》與林黛玉的《唐多令?柳絮》,在情調(diào)、用詞、風(fēng)格上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元雜劇中通過言行塑造典型人物的文化底蘊,在《紅樓夢》詩詞中亦有表現(xiàn)。元散曲在表現(xiàn)手法上的自由灑脫,風(fēng)格上或樸白或典雅的品味,意境上的別有洞天,在《紅樓夢》詩詞中都可以找到神似之處。
          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其唱詞和創(chuàng)作方法對《紅樓夢》詩詞影響很大。林黛玉聽了《牡丹亭》的唱詞后,心下思量:“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看戲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lǐng)略這其中的趣味?!绷主煊袼f的“趣味”是什么呢?我想就是中國優(yōu)秀文化中歌詠自然、追求美好、表現(xiàn)內(nèi)心情感的意趣和味道。從《紅樓夢》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出它與中國歷史詩詞戲曲有著不可分割的文化淵源。
          《紅樓夢》詩詞從清初詩文中,亦吸收了些許精華。顧炎武詩的憂國情懷,王士禎詩的流連風(fēng)景、詠懷古跡,在《紅樓夢》的詠物詩和懷古詩中可以找到蹤影。
          《紅樓夢》詩詞通過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吸納創(chuàng)新,增加了自身的文化厚度和審美蘊涵,展現(xiàn)了更為宏闊的文化視野,對當今詩詞創(chuàng)作和未來詩歌發(fā)展有一定的啟迪借鑒作用。
    (摘編自姜志軍《論<紅樓夢>詩詞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吸納》)(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強烈藝術(shù)效果的產(chǎn)生離不開作品中數(shù)量眾多的詩詞歌賦,它們是整部作品重要的組成部分。
    B.曹雪芹設(shè)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的情節(jié),并通過詞曲形式對十二釵等重要人物進行介紹,藝術(shù)構(gòu)思獨特。
    C.詩詞對《紅樓夢》人物刻畫有很大作用,它可以體現(xiàn)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運,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
    D.引“紅樓隔雨相望冷”“凄凄慘慘戚戚”等詩詞入文,使得《紅樓夢》詩詞富有唐詩宋詞的文化底蘊。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引詩詞歌賦進入小說的這種創(chuàng)作形式,從唐傳奇開始一真在沿用,但都為贅筆。
    B.把《紅樓夢》的燈謎詩當普通謎語看,就發(fā)現(xiàn)不了它與情節(jié)、人物的密切關(guān)系。
    C.漢樂府民歌以言行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手法。在《紅樓夢》詩詞中運用得更加精彩。
    D.曹雪芹通過寫黛玉聽唱詞后的思量,表達了對《牡丹亭》整部作品的高度肯定。
    (3)下列選項中,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清代學(xué)者王希廉在《紅樓夢總評》中說,一部書中,翰墨則詩詞歌賦,對聯(lián)匾額、酒令燈謎……無不精善。
    B.當代學(xué)者李劼評價《紅樓夢》中的詩詞:“在文化氣脈上直承《山海經(jīng)》的渾沌蒼茫,在章法上具有《易經(jīng)》的無窮變幻?!?br />C.文學(xué)家魯迅先生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
    D.當代紅學(xué)家蔡義江認為,《紅樓夢》兼收了“眾體”之所長,有擬初唐之格的,有仿中晚唐之體的……五花八門,豐富多彩。
    (4)材料一是如何來闡明詩詞在《紅樓夢》中的重要作用這一觀點的,請簡要分析。
    (5)在閱讀《紅樓夢》時,應(yīng)如何對待其中的詩詞?請結(jié)合材料談?wù)勀愕目捶ā?/h2>

    組卷:7引用:5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文本一;
    豫讓行刺
    葉敬之
          趙襄子乘著馬車,帶著一群隨從,浩浩蕩蕩地出了城門。在陽光的照射下,他的臉上發(fā)出紅撲撲的油光。他的身體隨著馬車的顛簸,左右搖晃著。
          城外不遠,矗立著層層疊疊的山嶺。山下河道彎曲,河上一座木橋,被垂柳擋住了平邊。
          開路的隨從過了橋,車夫鞭子一甩,催馬過橋。誰料,馬卻“咯噔”一下停往了。馬頭亂搖亂晃,馬蹄也往后倒退,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車頭。
          趙襄子疑慮重重。自從殺了智伯,把智伯的人頭做成了飲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讓刺殺自己未遂,更讓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
          他拍了拍參乘青荓的肩膀,指著橋下說道:“你去看看什么情況?!?br />      青荓下了馬,正了正頭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間的佩劍,往橋下走去。
          趙襄子等候著。不知過了多久,青荓沒有回來,而橋下也靜悄悄的。
          趙襄子不耐煩了,又叫了一個隨從過去察看。眼見得那個隨從下了橋,忽然聽得一聲尖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
          趙襄子腦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馬,扶著腰間的佩劍,三步并兩步走近橋頭,拐彎下橋。
          不用他吩咐,他的隨從們也紛紛下馬,拔出佩劍,跟著趙襄子下橋。
          剛到橋底,趙襄子嚇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幾步。他沒有看見青荓,卻看見了他的仇家——豫讓!豫讓垂著頭,握著佩劍,臉上的疤痕繃得緊緊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
          而豫讓的腳下,就躺著青荓。鮮血浸進了青荓的衣服,往河邊汩汩流滿。
          趙襄子怒火中燒,他拔出劍來,揮舞著,怒斥豫讓道:“我原先以為,你不惜犧牲性命替主子報仇,是個義士,所以放了你。誰料,青荓與你是好友,你連他也殺掉,看來你不是義士!且吃我一劍!”
          豫讓并不舉劍,抬起頭來,臉上竟有晶瑩的淚珠。趙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劍鋒低了下去。他催促豫讓道:“你有什么話趕快說,說了好受死!”
          豫讓因為吞了炭火,噪音嘶啞。他艱難地發(fā)出聲音來:“青荓發(fā)現(xiàn)我,欲放我走,則對不起主子;欲將我殺了,又對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br />      豫讓說完,扔了佩劍,往地上一跪,撫著青荓尸體,大哭起來。聲音微弱如蚊蟲之鳴,粗糲似老樹之皮,似凄風(fēng)掠過。在場的人,無不低頭垂淚。趙襄子提劍的手,也撲地垂了下去。
          豫讓忽然爬起來,抹了一把眼淚,渾濁的眼光投向趙襄子:“我有一事有勞于君。”
          趙襄子目睹剛才的一幕,敵意已然消失,就允諾道:“你說?!?br />      豫讓道:“從今以后,再想刺君,已無可能。何況多年好友,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伯墳前的許諾未能兌現(xiàn)。能否請君脫下外衣,讓我刺上三劍,以報主公?”
          趙襄子聽了,沒有言語,把劍交給一個隨從,脫下外衣。兩個隨從上來,接過外衣,各拉一條袖子,來到豫讓面前。豫讓舉劍,跳躍呼喊,連刺三劍,三個洞口,邊緣皆染血,赫然出現(xiàn)在衣上。趙襄子見了,不免心驚。
          豫讓停下劍來,拱手施禮,大呼道:“我已報答主公!”
          說丟舉劍,劍光一閃,頭顱落地,滾了幾滾。目光最后瞥一眼趙襄子,嘴唇略動了動:“謝,謝……”
          豫讓的尸體依然直立,不知過了多久,才轟然倒地。
          趙襄子為豫讓修了一座墳?zāi)?。那墓就在河邊,橋?cè)。后人稱墳?zāi)篂樵プ屇?,稱橋為豫讓橋。河水流淌兩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著墓和橋。
          河水不枯,墓橋永恒。
    (選自《小小說月刊》2021年第5期)文本二:
          當“恩”與“義”發(fā)生沖突時,刺客們會如何選擇呢?從豫讓刺殺趙襄子的事跡中可以看出。豫讓第一次刺殺趙襄子失敗,趙襄子感動其賢,釋放了他。于豫讓而言,趙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讓與智伯的君臣之義讓他不可能“懷二心”而事趙襄子,更不可能放棄為智伯復(fù)仇。智伯的“國士遇之”的恩情與二人之間的君臣之義大于趙襄子的救命之思,“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因此,豫讓最終仍然選擇了再次刺殺趙襄子。由此可以看出,當“恩”與“義”發(fā)生沖突時,刺客豫讓選擇了“死名之義”,三擊趙襄子衣而后自殺。
    (摘編自高婕《<史記?刺客列傳>中的“恩義”關(guān)系》)(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趙襄子的拔劍相向,豫讓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淚,說明他對青芹之死深感愧疚,也因失去老友黯然神傷。
    B.豫讓的復(fù)仇之路坎坷,充滿艱辛;他三擊趙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對智伯之靈的告慰,也是對自我心靈的寬慰。
    C.豫讓自殺后,其直立的尸體過了許久才轟然倒地,這一超現(xiàn)實的手法,表現(xiàn)了豫讓不甘失敗、生命頑強的精神品質(zhì)。
    D.小說的最后一段“河水不枯,墓橋永恒”具有象征意義,它意味著豫讓的可貴精神千百年以來世代流傳,永不磨滅。
    (2)關(guān)于青荓這一人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青荓許久未歸且橋下靜悄悄的,反常的現(xiàn)象增添了現(xiàn)場的緊張氛圍。
    B.青荓在殺死與放走豫讓的兩難之中選擇自殺,體現(xiàn)了他的忠義精神。
    C.青荓形象的塑造主要通過豫讓的交代來完成,采用了側(cè)面描寫手法。
    D.青荓的出現(xiàn),推動了小說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到了線索人物的作用。
    (3)豫讓為智伯復(fù)仇,最終不得不以劍三擊趙襄子衣服而后自殺,結(jié)合文本一、二,談?wù)勀銓υプ寖r值追求的理解。
    (4)“襄子至橋,馬驚,襄子曰:‘此必是豫讓也?!谷碎g之,果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中的寥寥數(shù)語,卻在文本一中濃墨重彩,這一改寫帶來了怎樣的文學(xué)效果?

    組卷:39引用:17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房玄齡,字喬,齊州臨淄人。年十八,舉進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觀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當為國器,但恨不見其聳壑昂霄云?!碧谝远鼗凸ㄌ鸨?,李淵以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lǐng)軍大都督,統(tǒng)左三軍;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lǐng)軍都督,統(tǒng)右三軍。)徇渭北,玄齡杖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公為秦王,征伐未嘗不從,眾爭取怪珍,玄齡獨收人物致幕府,與諸將密相申結(jié),人人愿盡死力。居府出入十年,軍符府檄,或駐馬即辦,文約理盡,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機識,是宜委任。每為吾兒陳事,千里外猶對面語?!?br />      淮安王神通曰:“義師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齡以刀筆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誠先至,然未嘗躬行陣勞。今玄齡有決勝帷幄、定社稷功,此蕭何所以先諸將也?!?br />      進尚書左仆射。帝曰:“公為仆射,當助朕廣耳目,訪賢材。比聞閱牒訟日數(shù)百,豈暇求人哉?”乃敕細務(wù)屬左右丞,大事關(guān)仆射。會詔大臣世襲,授宋州刺史,徙國梁,遂為梁國公。未幾,加太子少師。居宰相積十五年,自以權(quán)寵隆極,累表辭位,詔不聽。帝遣使謂曰:“讓,誠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讓!”其年繼母世,玄齡丁憂去職,特敕賜以昭陵葬地。未幾,起復(fù)本官。太宗親征伐遼,留守京師。詔曰:“公當蕭何之任,朕無西顧憂矣?!避娙制餍?,戰(zhàn)士糧廩,并委令處分發(fā)遣。玄齡屢上言敵不可輕,尤宜誡慎。
          晚節(jié)多病,玄齡顧諸子曰:“今天下事無不得惟討高麗未止上含怒意決群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沒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惙,尚能憂吾國事乎!”
          玄齡當國,夙夜勤強,任公竭節(jié),不欲一物失所。無媢忌,聞人善,若己有之。明達吏治,議法處令,務(wù)為寬平。不以己長望人,取人不求備,雖卑賤皆得盡所能。
          治家有法度,??种T子驕侈,乃集古今家誡,書為屏風(fēng),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漢袁氏累葉忠節(jié),吾心所尚,爾宜師之。”
          二十三年,駕幸玉華宮,時玄齡舊疾發(fā),詔令臥總留臺。尋,年七十一。廢朝三日。
    (選編自《新唐書?房玄齡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天下事無不得/惟討高麗未止/上含怒意決/群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沒地矣/
    B.今天下事無不得/惟討高麗未止/上含怒意決/群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沒地矣/
    C.今天下事無不得/惟討高麗未止上/含怒意決/群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沒地矣/
    D.今天下事無不得/惟討高麗未止上/含怒意決/群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沒地矣/
    (2)下列各項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士: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明經(jīng)和進士兩科是唐代科考的兩個科目。明經(jīng)考時務(wù)策與經(jīng)義,進士科考時務(wù)策和詩賦文章。
    B.丁憂:朝廷官員的父母親如若死去,無論此人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回到祖籍守喪二十七個月。
    C.薨:古時不同朝代不同級別的人的死有不同說法,《唐書?百官制》:“凡喪,二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清代皇室成員中,皇帝皇后死稱“薨”。
    D.左仆射,官名,秦朝時期開始設(shè)置,唐宋左右仆射為宰相之職。唐初尚書省置令而虛其位,仆射總領(lǐng)省事,與中書令、侍中同掌相權(quán),而左仆射為首相。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房玄齡深得太宗信任。太宗巡行渭北時,房玄齡與太宗就一見如故;后來凡有戰(zhàn)事房玄齡就一定跟隨。
    B.房玄齡為國盡心竭力。他不愛奇珍異寶,一心廣攬賢才,為國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為國事上書進言。
    C.房玄齡才能卓爾不群。年輕時就被高祖譽為國家的棟梁;在秦王府任職達十年之久,展現(xiàn)了他的才華。
    D.房玄齡注重家風(fēng)建設(shè)。房玄齡注重自身修養(yǎng),見賢思齊,寬以待人;收集古今家訓(xùn),警示子女遵守法度。
    (4)文中唐太宗兩次把房玄齡比作漢朝名相蕭何,各有怎樣的目的?
    (5)把上文中劃線句和課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齊桓晉文之事》)
    ②“比聞閱牒訟日數(shù)百,豈暇求人哉?”乃敕細務(wù)屬左右丞,大事關(guān)仆射。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病起書懷
    陸游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注】①天子的車駕。
    (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詩人被免官后病體瘦弱、客居江邊的形象。
    B.第三句為全篇的主旨所在,我們在燭之武身上也看到了這種忠心愛國的赤子之心。
    C.尾聯(lián)運用典故和細節(jié)描寫流露出詩人欲像諸葛亮一樣率兵親征的強烈渴望。
    D.此詩從詩人衰病遠謫起筆,以挑燈夜讀《出師表》收結(jié),跌宕起伏,首尾呼應(yīng)。
    (2)此詩感情真摯而豐富,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聯(lián)系全詩,簡要分析。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12.如圖是電視劇《覺醒年代》的宣傳海報,該海報以紅色為主色調(diào),以鋼筆為主體,鋼筆中間是緊握拳頭的手臂。請闡釋其內(nèi)涵。
    【提示】電視劇《覺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雜志》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機關(guān)刊物為貫穿,展現(xiàn)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組卷:6引用:5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一項閱讀調(diào)查顯示,有相當比例的成年人傾向于傳統(tǒng)紙質(zhì)圖書閱讀,也有不少成年人則傾向于電子閱讀。對此,有人認為“讀屏”意味著碎片化的淺閱讀,有人則不以為然,認為兩種閱讀方式可以共存融合,相得益彰。請談?wù)勀愕目捶ā?br />      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組卷:4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