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學年河南省新鄉(xiāng)一中高一(下)第4周周練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80分)
-
1.下列關于禽流感病毒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A.禽流感病毒主要寄生在禽類體內(nèi),對人是沒有危險的 B.禽流感病毒雖然能引起禽類傳染病,但是它沒有細胞結構,因此它不是生物 C.禽流感病毒必須在有活細胞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 D.禽流感病毒之所以具有高致病性,是因為它同時含有DNA和RNA 組卷:43引用:14難度:0.9 -
2.在生命系統(tǒng)的各個層次中,能夠完整地表現(xiàn)出各種生命活動的最微小的層次是( ?。?/h2>
A.生物群落 B.種群 C.組織 D.細胞 組卷:22引用:35難度:0.9 -
3.一片森林中的桉樹苗、小桉樹、大桉樹組成一個( ?。?/h2>
A.種群 B.群落 C.生態(tài)系統(tǒng) D.生物圈 組卷:70引用:17難度:0.9 -
4.綠色開花植物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 ?。?/h2>
A.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B.細胞-組織-系統(tǒng)-植物體 C.細胞-器官-系統(tǒng)-植物體 D.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 組卷:168引用:116難度:0.9 -
5.將特定的培養(yǎng)基裝入錐形瓶,培養(yǎng)酵母菌.由于操作不慎,培養(yǎng)基受到污染,不僅長出了酵母菌,還長出了細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瓶中的一切構成了一個( ?。?/h2>
A.生態(tài)系統(tǒng) B.群落 C.種群 D.不構成生物系統(tǒng) 組卷:29引用:52難度:0.9 -
6.下列各項組合中,能體現(xiàn)生命系統(tǒng)由簡單到復雜的正確層次的是( ?。?br />①某池塘中的一條鯽魚
②某池塘中的全部魚類
③某池塘中的全部鯽魚
④鯽魚的表皮細胞
⑤表皮細胞中的蛋白質(zhì)分子和核酸分子
⑥整個池塘
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⑧鯽魚的心臟
⑨鯽魚的血液
⑩鯽魚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A.⑤④⑧⑨⑩①③②⑦ B.⑤④⑨⑧⑩①③②⑦⑥ C.④⑨⑧⑩①③⑦⑥ D.④⑨⑧⑩①②⑦⑥ 組卷:35引用:65難度:0.9 -
7.觀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時,高倍鏡與低倍鏡相比( ?。?/h2>
A.物像小,視野高,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多 B.物像小,視野暗,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少 C.物像大,視野暗,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少 D.物像大,視野亮,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多 組卷:67引用:54難度:0.9 -
8.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組織時( ?。?/h2>
A.用10倍物鏡觀察組織時鏡頭與玻片的距離比用40倍物鏡觀察時近 B.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中呈現(xiàn)b字母 C.若將玻片標本向右移動,一污點不動,則污點可能在物鏡上 D.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中被64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zhuǎn)換為40×后,則在視野中可檢測到的分生組織細胞數(shù)為16個 組卷:17引用:10難度:0.9 -
9.制作臨時裝片時,必須讓蓋玻片一側先接觸水滴,然后輕輕蓋上,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xiàn)氣泡 B.防止水溢出 C.增加透明度 D.防止實驗材料移動 組卷:10引用:11難度:0.9 -
10.如圖所示的細胞可能是( ?。?/h2>
A.酵母細胞 B.原核細胞 C.動物細胞 D.植物細胞 組卷:402引用:100難度:0.9 -
11.下列有關顯微鏡操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標本染色較深,觀察時應選用凹面反光鏡和大光圈 B.將位于視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時,應向左下方移動玻片標本 C.若轉(zhuǎn)換高倍鏡,需要先升鏡筒,以免鏡頭破壞玻片標本 D.轉(zhuǎn)換高倍鏡后,應先將所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 組卷:28引用:53難度:0.9 -
12.圖中的實線和虛線表示根據(jù)不同分類依據(jù)對四類生物進行分類,下列選項中不是此圖分類依據(jù)的是( ?。?br />
A.有無核膜 B.有無核糖體 C.有無細胞壁 D.有無染色體 組卷:101引用:1難度:0.5 -
13.下列有關藍藻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藍藻的細胞內(nèi)含藻藍素和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 B.發(fā)菜、顫藻、念珠藻都屬于藍藻 C.高倍鏡下可觀察到該菌的遺傳物質(zhì)分布于細胞核內(nèi) D.藍藻細胞內(nèi)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組卷:42引用:1難度:0.7 -
14.恩格斯曾經(jīng)把“能量守恒和轉(zhuǎn)化定律、細胞學說、進化論”并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其中細胞學說創(chuàng)立的重要意義在于( )
①將千變?nèi)f化的生物界通過細胞結構統(tǒng)一起來 ②證明了生物之間存在著親緣關系
③為達爾文的進化論奠定了唯物主義基礎 ④證明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之間存在著統(tǒng)一性和差異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組卷:16引用:11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20分)
-
41.生物學實驗中常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試回答:
(1)如果轉(zhuǎn)換器上安置的兩個物鏡標有40×和10×,目鏡標10×,那么根據(jù)圖中物鏡的安放狀態(tài),所觀察到物像的
(2)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在視野直徑范圍內(nèi)看到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中可看到細胞
(3)在光照明亮的實驗室里,用白色洋蔥表皮細胞觀察失水之后的細胞,在顯微鏡視野中能清晰看到細胞壁,但看不清楚細胞膜是否與細胞壁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為便于判明,此時應
A.改用凹面反光鏡,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鏡,縮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鏡,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鏡,縮小光圈.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42.肉毒梭菌(厭氧性梭狀芽孢桿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體之一,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產(chǎn)生的神經(jīng)麻痹毒素,即肉毒類毒素.它是由兩個亞單位(每個亞單位為一條鏈盤曲折疊而成)組成的一種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億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熱5~10min,就能使其完全喪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臘腸、火腿、魚及魚制品、罐頭食品、臭豆腐、豆瓣醬、面醬、豆豉等.如圖是肉毒類毒素的局部結構簡式:請據(jù)此回答:
(1)肉毒類毒素的化學本質(zhì)是
(2)高溫可使肉毒類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3)由上圖可知,該片段由
(4)一分子肉毒類毒素至少含有
(5)肉毒類毒素可用組卷:91引用:6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