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0課 小石潭記》2022年同步練習卷(3)

發(fā)布:2024/12/1 11:30:2

一、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0分)

  • 1.文言文閱讀。
    (甲)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滿井游記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注釋]①靧huì:洗臉。②髻jì鬟huán:環(huán)形發(fā)髻。③鬣l(xiāng)ié:獸頸上的長毛,這里形容不高的麥苗。④罍léi,酒杯。⑤墮huī事:耽誤公事。墮,壞、耽誤。⑥瀟然:悠閑自在的樣子。⑦惡wū能:怎能。惡,怎么。⑧紀:通“記”,記錄。
    (1)甲文作者
     
    ,字
     
    ,唐代文學家。
    (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浪層層
     

    佁然不動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4)請用“/”為文中畫線語句斷句,一處。
    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5)作者為什么將這個無名小水譚命名為“小石潭”?
    (6)小石潭哪些景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邊,會有怎樣的感受?
    (7)甲乙兩文都是情景交融,但抒發(fā)的情感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組卷:57引用:2難度:0.5

一、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0分)

  • 4.文言文閱讀。
    【甲】《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廬山之面,在南康,數(shù)十里皆壁。水從壁罅出,萬仞直落,勢不得不森豎躍舞,故飛瀑多,而開先為絕勝。登望瀑摟,見飛瀑之半,不甚暢。沿崖而折,得青玉峽,峽蒼壁立,匯為潭,巨石當其下,橫偃側(cè)布,瀑水掠潭行,與石遇,嚙而斗。不勝,久乃斂狂斜趨,侵其趾而去。
          次日晨起,復至峽,觀香爐紫煙,心動。僧曰:“至黃巖之文殊塔,瀑勢乃極。”杖而往,磴狹且多折,芒草割人面。少進,石愈欽。白日蒸崖,如行熱冶中,微聞諸客皆有嗟嘆聲。
          既至半,力皆憊,游者昏昏愁墮,一客眩思返。余曰:“戀軀惜命,何用游山?且而與其死于床笫,孰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客大笑,勇百倍。
    (節(jié)選自袁宏道《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山水有情?釋義】
    (1)參照閱讀方法,解釋下列字義。
    文中未解字詞 閱讀策略 解釋
    側(cè)布 勾連成語:旗息鼓
     
    而開先為 調(diào)動積累:會當凌
     
    勢不得不森躍舞 查閱字典:A.因恐怖而毛發(fā)聳立;B.猶林立
     
    (填序號)
    【山水有情?翻譯】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戀軀惜命,何用游山?且而與其死于床笫,孰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山水有情?賞析】
    (3)【甲】【乙】兩篇游記,寫景手法多樣,極富情趣,請結(jié)合提示,對下面句子進行賞析。
    ①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動靜結(jié)合的角度)
    ②瀑水掠潭行,與石遇,嚙而斗。不勝,久乃斂狂斜趨,侵其趾而去。(修辭手法的角度)
    【山水有情?探究】
    (4)補全“山水寄情”的活動收獲卡。
    活動收獲卡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鄙剿緹o情,卻被歷代文人士大夫賦予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
    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心中郁積的苦悶難以排遣,只能寄情于山水。起初游覽幽美靜謐的小石潭,產(chǎn)生①
     
    的心境,隨后見到②
     
    景致,產(chǎn)生了一種幽深不可測的感覺,于是眼前之景顯得“寂寥無人,悄愴幽邃”,與久謫荒遠的③
     
    心情相吻合。
    袁宏道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十一年賦閑,四處游山玩水。游廬山瀑布,④
     
    。
    可見山水寄情,因人而異。

    組卷:127引用:3難度:0.4
  • 5.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小石潭記
    唐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石鐘山記
    宋   蘇軾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閑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螳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B.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C.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D.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日光下澈,影石上 布:投映
    B.斗折行,明滅可見 蛇:像蛇一樣
    C.而此獨以鐘 名:名字
    D.自以為得其 實:真相
    (3)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是作者柳宗元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后,被貶到湖南永州,為排解內(nèi)心苦悶,探山訪水而寫的一篇精短游記。
    B.乙文以游蹤為順序,先交代作者夜游石鐘山的原因,再抓住景物的特點,生動再現(xiàn)了作者月夜獨游石鐘山時的見聞和獨特感受。
    C.甲文在景物描寫中巧妙傳達出作者情感的變化:聽見水聲的高興——發(fā)現(xiàn)小潭的欣喜——欣賞美景的愉悅——難耐凄清的悲傷。
    D.雖然都是游記,但兩文在寫法上卻各有千秋。甲文記敘和描寫相結(jié)合,融情于景;乙文重在明理,以記敘、描寫和議論為主。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句子。
    ①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②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組卷:148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