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山西省忻州市名校高三(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8/10 1: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宋徽宗初年,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把以黃庭堅、陳師道為首的詩歌流派取名為“江西詩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揭示了江南西路文化對當時的影響。所謂“宗派”原是禪宗的名詞,黃、陳等人都習禪甚深,所以呂本中用這個詞來稱呼詩派。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是他少年所作,名單的取舍都很隨意,所列25人中除陳師道以外,只有少數(shù)作品有較多的流傳,其余的只有零星作品留存,但呂本中所提出的江西詩派確實是符合事實的,詩派成員大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黃庭堅的影響與指點,在詩歌的選材取向與藝術(shù)風格和黃詩存在相似之處,確實是聲同氣應的詩歌流派。
          宋初以來,宋人對唐詩中的典范不斷進行新的選擇,這種選擇沿著道德判斷和美學判斷兩條途徑同步進行,最終匯聚在杜甫身上。宋代詩壇有一個整體性的風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為美。蘇軾和黃庭堅一向被看作宋詩的典型代表。蘇軾論詩最重陶淵明,黃庭堅則更推崇杜甫晚期的詩。蘇、黃的詩學理想貌似有異,其實是殊途同歸的。他們追求的都是“平淡”,那是一種超越了雕潤絢爛的古老風格,到了北宋中葉,尊杜成為整個詩壇的深刻變革。蘇軾則提出了著名的尊杜觀點,在這樣的背景下,黃庭堅舉起了以杜甫為詩家宗族的大旗。到了宋末,因為詩派成員多學習杜甫,便把杜甫稱作江西詩派之“祖”,把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三人推為詩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說。江西詩派成為宋代最大的一個詩歌流派,也是一個以地域命名的影響最大的詩歌流派。
          黃庭堅、陳師道去世以后,詩壇的空氣趨于凝固。當時宋代詩歌特征已基本定型,黃、陳法度森嚴的創(chuàng)作更為青年人提供了法則和規(guī)范,而嚴酷的政治局勢又從外部促使詩人的心態(tài)更加收斂。于是,吟詠書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為江西詩派的創(chuàng)作傾向,這也是當時整個詩壇的傾向。
          突然發(fā)生的靖康事變打破了詩壇沉悶的空氣。公元1127年,金人的鐵蹄踏入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北去,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這可以算是北宋最大的歷史事件。因為“靖康之變”,詩人們的生活顛沛流離,原先平和的心境不復存在。金兵的鐵馬胡笳徹底打破了宋人寧靜的書齋生活,詩歌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意象、題材、風格均發(fā)生了變化。亂離之苦、家國之思涌現(xiàn)到詩歌題材當中。
          進入南宋以后,黃庭堅詩風的影響逐漸減弱,代之而起的是一種輕快圓美的新風格。與此同時,呂本中提出“活法”之說,所謂“活法”是主張既有的法則而自有所得,其中并沒有特定的風格論內(nèi)容。但由于當時盛行的詩歌法則都源于黃庭堅的江西詩派,所以這意味著江西詩派的內(nèi)部演變。
    (摘編自王晶《江西詩派的形成及對后世的影響》)材料二:
          文學總是于不斷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前進的。在文學的創(chuàng)新中,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狀況、時代氛圍以及文學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都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但時代普遍的社會心理和文學家個體的心理等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一般認為,以曹丕的《典論?論文》為標志,文學進入了自覺的時代,因此,魏晉時期是中國文學自覺的起點。曹丕在論及文學創(chuàng)作時強調(diào)“文以氣為主”,這里的“氣”是作為人的一種心理、生命狀態(tài)和內(nèi)在修養(yǎng)而存在的,它決定著作家的個性與氣質(zhì),從而決定作家文學創(chuàng)作的整體風貌。我們可以認為,文學的自覺是作家主體對自我意識的體認后的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是作家主觀能動性及對這種能動性及時把握的表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下,作家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審美理想。
          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實際表明,文學主體意識總是處于不斷弱化和強化的過程之中的,就南宋中興時期而言,詩人主體意識的覺醒,是江西詩派的主體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而趨于失落后的強化和回歸,正是由于此才有可能形成南宋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江西詩派自黃庭堅始,形成了一套可供學習的創(chuàng)作理論和方法。黃庭堅首先強調(diào)要多讀書,“資書以為詩”,“詞意高勝”要從學問中來;其次是提倡作詩要講究方法,惠洪《冷齋夜話》卷一曾引黃庭堅語云:“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睆拇丝梢钥闯觯S庭堅強調(diào)作詩要注意在前人文辭文意上引申加工。黃庭堅的本意是借鑒和利用前人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chǎn),推陳出新,他自己也精于此道,并且取得了不少的成績,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但他把讀書作為創(chuàng)作成敗的關(guān)鍵,同時又追求奇崛瘦硬的詩風,這樣就必然填塞典故,連綴奇字,把創(chuàng)作活動引入狹隘的境地。因此,才力低下的江西后學以此法為詩,就難免蹈襲之弊。
          江西詩派的后學者在前人之后亦步亦趨,不敢稍逾規(guī)矩,逐漸喪失了創(chuàng)作主體的能動性。這樣,江西詩派作家放棄了文學創(chuàng)作最重要的一環(huán),即從生活中尋找詩思,以生活和情感作為表現(xiàn)對象。從而使得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審美放棄了對主體意識的把握,徒然注重表現(xiàn)形式和技巧,這就必然導致詩思的枯竭而使得創(chuàng)作進入困境,即使有所創(chuàng)作,其作品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成為前人詩歌的“復制品”,沒有個性,當然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從黃庭堅到江西詩派末流,詩人的主體意識處于不斷的弱化之中。
    (摘編自顏文武《論南宋中興詩人對江西詩派的超越》)(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江西詩社宗派圖》所列25人中,大多數(shù)人沒有作品流傳下來,可見該詩派成員的創(chuàng)作水平參差不齊。
    B.江西詩派中的成員大都與佛教頗有淵源,他們的詩歌具有禪意美,往往流露出一種與世無爭的生活情緒。
    C.受當時整個詩壇創(chuàng)作傾向的影響,黃庭堅、陳師道在創(chuàng)作詩歌時更加注重吟詠書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
    D.江西詩派后學者的主體意識不斷弱化,他們逐漸喪失從生活中尋找詩思的能力,其作品的創(chuàng)新度也不高。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靖康之變”是北宋時期一起重大的歷史事件,江西詩派的創(chuàng)作深受此事件的影響,題材等方面都發(fā)生了變化。
    B.文學的發(fā)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時代普遍的社會心理和文學家個體的心理對文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C.黃庭堅等人的創(chuàng)作為后學者提供了法則和規(guī)范,江西詩派的后學者受到這種法則和規(guī)范的約束,不敢稍逾規(guī)矩。
    D.魏晉時期一般被認為是中國文學自覺的起點,魏晉時期的詩人們能夠有意識地表現(xiàn)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審美理想。
    (3)下列選項,最能體現(xiàn)曹丕“文以氣為主”觀點的一項是
     

    A.是以綴慮裁篇,務盈守氣,剛健既實,輝光乃新。(劉勰《文心雕龍》)
    B.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
    C.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素問》)
    D.流辟訛越帽濫之音出,則滔蕩之氣、邪慢之心感矣。(《呂氏春秋》)
    (4)江西詩派在形成和演變的過程中受到哪些外部事件的影響?請根據(jù)材料一簡要概括。
    (5)金人王若虛在他的《滹南詩話》中批評道:“魯直(黃庭堅)論詩,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喻,世以為名言。以予觀之,特剽竊之黠者耳(只是狡猾的抄襲者)?!睂Υ?,你怎么看?請結(jié)合材料二,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1引用:4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黃河精魂劉白羽      在抗日戰(zhàn)爭的連天烽火中,我曾櫛風沐雨,九渡黃河。隆冬寒天,冰川崩裂,步履其上,如臨深淵,其峻,其險,令人神魂驚悚;而當初夏,山洪激發(fā),奔騰澎湃,黃河之水天上來,飛流直下千萬里,其神魄,其氣韻,頓使我心胸為之開闊,禁不住仰天長嘯。
          你,母親的河流,啊,中華民族的發(fā)祥之地:浩浩然,茫茫然,滂滂然,沛沛然。
          你誕生了豐裕富饒的黃河文化,撫育了驚天動地的黃河英靈。近來,隨著年事日增,回顧既往,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華民族博大精深,一往無前。黃河,你不愧是華夏文明的偉大象征。歷史上,不論來自國內(nèi)、國外的民族危難如何嚴酷,只要黃河母親一聲怒吼,全體人民就會呼嘯而起,團結(jié)奮斗,扭轉(zhuǎn)乾坤,轉(zhuǎn)危為安。舉例說,二次大戰(zhàn)中,中國被侵略的時間最長,所遭受的災難最重,因而,所進行的血戰(zhàn)也最為壯烈,無數(shù)英雄的熱血灑遍大地,壯志凜然千秋。正是在這前赴后繼、慷慨悲歌的大背景下,爆發(fā)了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最為黃鐘大呂的交響,最為神奇瑰麗的篇章——抗日戰(zhàn)爭。而指揮這一交響、抒寫這一篇章的,就是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
          曾記得,在黃土高原之上、延安鳳凰山下,那幽靜的小屋里,那燭光閃爍之中,毛主席親自分派我深入華北敵后。革命導師大氣磅礴、奮筆直書的情景,至今想起,猶歷歷在目。接受任務后,我乘著皮筏,穿越滔滔波浪,強渡黃河。那一刻,我恍然悟到,毛主席的神魄,正是黃河的神魄。出發(fā)途中與完成任務后歸來,我直觀地感覺到了毛主席運籌帷幄、縱橫捭闔的從容瀟灑和制定游擊戰(zhàn)、確立持久戰(zhàn)的深思熟慮。毛澤東是中國的馬克思,他率領(lǐng)我們在血雨腥風中,砸碎舊世界的桎梏,創(chuàng)造一個亮堂堂的新世界。
          有一次,我從黃河中游過渡,登上太行諸峰。正是春光明媚,山野里桃李盛開。在山上,我見到了朱德總司令。我和朱總司令,初識于風雪汾河,但在太行山,才相知相熟起來。朱老總寬厚仁德,雄才偉略,雍容大度,揚眉萬里,手揮千軍。不久,日寇向太行山發(fā)動大掃蕩,恰逢此時,漳河水勢陡然暴漲,咆哮奔騰,摧崖拍岸。前有洪水,后有敵軍,形勢十分危急。然而,我看到朱總司令鎮(zhèn)定地站在懸崖之上,談笑間,指揮隊伍泅渡,心頭立刻溢滿了自信。果然,當隊伍轉(zhuǎn)移到太行深處,眼前頓時濃菌蔽天,清溪漏潺。終于迎來了反掃蕩,千山萬壑,擂鼓助威,抗日戰(zhàn)士如黃河東去,勢如破竹,一往無前。
          又一次,隊伍向黃河下游挺進。平原烈火,紅纓槍如林木戟立,地下道似星羅棋布。朗朗的藍天下,健兒們策馬飛馳。在南宮,我見到了鄧小平政委。小平同志正與美國人卡爾遜交談,那是一間古老的廳堂,高大而蔭涼。話題是國際形勢,小平同志旁征博引,侃侃而談。他精辟的分析,竟然震撼了卡爾遜的心靈。若干年后,卡爾遜回憶起當年那番談話,充滿敬意地寫道:“……他矮而胖,身體很結(jié)實,頭腦像芥末一樣靈敏。一天下午,我們討論了國際政治的整個領(lǐng)域,他掌握的情況之多,使我吃驚。有件材料,弄得我目瞪口呆,茫然不知作答。他說:‘去年,美國把從國外購買的武器一半以上提供給了日本。’‘你能肯定嗎?’我問。我知道美國人民不會這么做的,怎么能把戰(zhàn)爭物資賣給一個侵略國家呢?‘是的,’他肯定地說,‘消息來源,就是你們美國的新聞電訊。’我很尷尬,說:‘恐怕是電訊搞錯了,在過去一年中,我親眼看到了中國人民遭受的屠殺和蹂躪,我不能相信,美國人會有意地介入這場災難?!?,事實畢竟是事實,后來我了解到,日本的確是得到了美國的大量武裝?!?br />      小平同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他的血脈里,似乎正汩汩流動著黃河的靈慧。
          也就是在那以后不久,我們從南宮進入國統(tǒng)區(qū),向黃河前進。路上,國民黨負責護送我們的人,嫌天熱,躺在了樹底下歇涼。誰知不遠處就是日軍陣地,好險啊末了,我們機智突圍,并順利渡過黃河。
          斗轉(zhuǎn)星移,天翻地覆。一唱雄雞天下白。黃河依然是母親河,千秋萬載,不改其志。危難時,她發(fā)出怒吼,振聾發(fā)聵。太平時,她波翻浪舞,一路歡歌。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我乘飛機從烏魯木齊回京。登機時,半空里還是一片濃云密雨的景象,待穿過云層,升上高空,藍天頓時一碧如洗,萬里無云。憑窗俯瞰,下面是一望無垠的冰峰雪嶺,重重疊疊,白紋如網(wǎng),皚皚耀人眼目。
          飛了一程,則君臨茫茫無際的黃土高原??v目處,黃色的沙丘中,蜿蜒盤繞著一條細長細長的飄帶,若隱若現(xiàn),閃閃爍爍。又過了一程,就接著金光匯聚的黃河了。啊,黃河,你在人民的大地上恣肆流淌,縱情歡笑。你是文化,你是文明,你是風華,你是氣概。你哺育了中華民族幾千年,而今,又鼓舞著億萬人民乘風破浪,激流勇進。長風一拂,萬弩齊發(fā)啊。黃河,你奔出涌向二十一世紀的氣勢吧你唱出迎接二十一世紀的贊歌吧。雖有險阻,雖有暗礁,然而,我們的哲學,我們的信仰,我們的理論,必定成為現(xiàn)實。長歌當嘯,黃河,你這壯麗的航程,你這古典而又現(xiàn)代的風范,你這赫赫巍巍的民族精魂。
    (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引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狀黃河奔騰氣勢,引毛澤東“一唱雄雞天下白”抒對新中國成立的歡欣,信手拈來,契合無間。
    B.“浩浩然,花茫然,謗滂然,沛沛然?!边@組排比短句是作者觸景生情之感,突出黃河流坡面積大、河水混濁、水母豐沛等特點。
    C.作者巧用景物烘托情感,如以“咆哮奔騰,摧崖拍岸”渲染遭遇險境的危急,以“濃蔭蔽天,清溪潺潺”烘托成功轉(zhuǎn)移的愉悅。
    D.文中摘引卡爾遜回憶錄中的文字,既突出鄧小平才學淵博、容智、敏銳等特點,也表達了卡爾遜對他由衷的欽敬、欣賞之意。
    (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回憶九渡黃河、概寫冬、夏不同時節(jié)黃河或險峻或雄渾的景象,抒發(fā)自己或驚球或開闊的感觸,頓起下文。
    B.“紅纓槍如林木戟立,地下道似星羅棋布”這兩句用比喻、夸張手法,令人想見太行山抗日根據(jù)地隊伍之浩大、防守之嚴密。
    C.“危難時,她發(fā)出怒吼,振聾發(fā)聵。太平時,她波翻浪舞,一路歡歌?!边@兩句結(jié)構(gòu)相同,對比鮮明,比擬生動,情感飽滿真摯。
    D.文章以“黃河”為線索貫申全文,熔記敘、描寫、抒情、議論于一爐,通篇都用“你”指稱黃河,敘述親切自然,增強了感染力。
    (3)劉白羽認為,散文“應使人讀了從中獲得美感、詩意與深邃而優(yōu)美的意境,才令人驚喜或驚嘆,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哲理的啟迪”(《劉白羽散文選》)。通讀全文,請簡要分析本文是怎樣創(chuàng)造美的意境的。
    (4)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讀書小組擬以此文末段為例,寫一則語言鑒賞札記,經(jīng)討論,大家提出兩個角度:如詩的韻律和靈動的修辭。請任選其一,圍繞選定角度寫出你的鑒賞要點。

    組卷:12引用:4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秦淮河的水厚而不膩,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yōu)槌脸亮耍瑚龅乃?,像夢一般;那偶然閃爍著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
          燈愈多,暈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黃的交錯里,秦淮河仿佛籠上了一團光霧。光芒與霧氣騰騰地暈著,什么都只剩了輪廓了;所以人面的詳細的曲線,便消失于我們的眼底了。但燈光究竟奪不了那邊的月色;燈光是渾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燈光里,滲入了一派清輝,卻真是奇跡。那晚月兒已瘦削了兩三分。她晚妝才罷,盈盈地上了柳梢頭。天是藍得可愛,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兒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兩株的垂楊樹,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搖曳著。它們那柔細的枝條浴著月光,就像一只只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纏著,挽著;又像是月兒披著的發(fā)。而月兒偶然也從它們的交叉處偷偷窺看我們,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樣子。岸上另有幾株不知名的老樹,光光地立著;在月光里照起來。卻又儼然是精神矍鑠的老人。遠處——快到天際線了,才有一兩片白云,亮得現(xiàn)出異彩,像美麗的貝殼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帶輪廓,是一條隨意畫的不規(guī)則的曲線。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風味大異了。但燈與月竟能并存著,交融著,使月成了纏綿的月,燈射著渺渺的靈輝;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們了。
    (1)請在文中三個加點的疊詞“騰騰”“盈盈”“渺渺”中任選兩個,分析其表達效果。
    (2)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文中橫線處“厚而不膩”的表達效果。

    組卷:4引用:3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一位中學歷史老師在《從歷史中探尋文明的力量》一文中這樣寫道:“十幾年來,我從教室走到了博物館,從課本走向了古代的遺跡。一磚一瓦,一古一今,我在其中感受到了歷史的深邃和文明的厚重。文明,讓我們學會理解與尊重,讓我們看到人類社會的進步。而歷史,則是我們回望的鏡子,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社會?!?br />      現(xiàn)如今,我們身處一個快速發(fā)展的世界,科技的進步、社會的變革,讓我們生活在變化之中。但在探索新的未來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歷史的經(jīng)驗和文明的積淀。這樣,我們才能在復雜的社會中更好地尋找方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挑戰(zhàn)。
          這篇文章引發(fā)了你的哪些思考與感悟?請以“從歷史中探尋未來”為主題,寫一篇演講稿。要求:結(jié)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