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江西省上饒市橫峰中學高三(上)第12次周練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11/27 0:0:2
一.多項選擇題(共60分,每小題6分)
-
1.下列事例中,不屬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h2>
組卷:27引用:1難度:0.9 -
2.下面關(guān)于分子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h2>
組卷:30引用:2難度:0.5 -
3.如圖所示是教材中模仿布朗實驗所做的一個類似實驗中記錄的其中一個小炭粒的“運動軌跡”.以小炭粒在A點開始計時,圖中的A、B、C、D、E、F、G…各點是每隔30s小炭粒所到達的位置,用折線連接這些點,就得到了圖中小炭粒的“運動軌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9 -
4.如圖所示,縱坐標表示兩個分子間引力、斥力的大小,橫坐標表示兩個分子間的距離,圖中兩條曲線分別表示兩分子間引力、斥力的大小隨分子間距離的變化關(guān)系,e為兩曲線的交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4引用:3難度:0.7 -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26引用:1難度:0.9
三、計算題(12+16分)
-
14.兩塊厚度相同的木塊A和B,緊靠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質(zhì)量分別為mA=0.5kg,mB=0.3kg,它們的下底面光滑,上表面粗糙;另有一質(zhì)量mc=0.1kg的滑塊C(可視為質(zhì)點),以Vc=25m/s的速度恰好水平地滑到A的上表面,如圖所示,由于摩擦,滑塊最后停在木塊B上,B和C的共同速度為3.0m/s,求:
(1)木塊A的最終速度VA;
(2)滑塊C離開A時的速度VC′;
(3)C在A上滑動過程中的摩擦生熱Q.組卷:40引用:2難度:0.5 -
15.如圖所示,AB是傾角為θ=53°的粗糙直軌道,BCD是半徑為R的光滑圓弧軌道,AB恰好在B點與圓弧相切.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可以看作質(zhì)點)從直軌道上的P點由靜止釋放,結(jié)果它能在兩軌道間做往返運動.已知P點與圓弧的圓心O等高,物體與軌道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sin53°=0.8,cos53°=0.6.求:
(1)物體做往返運動的整個過程中在AB軌道上通過的總路程s;
(2)為使物體能順利到達圓弧軌道的最高點D(E、O、D為同一條豎直直徑上的3個點),釋放點距B點的距離L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3)若物體從距B點d=3R處靜止滑下,則物體離開圓軌時離圓心O點的高度是多少?組卷:67引用:3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