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5.2.2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2020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
-
1.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
組卷:11引用:3難度:0.3 -
2.一般來說,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
組卷:18引用:6難度:0.7 -
3.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主要有
組卷:18引用:18難度:0.5 -
4.“嘗試與錯誤”是常見的
組卷:4引用:1難度:0.5
二、選擇題
-
5.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動物行為的是( )
組卷:223引用:82難度:0.9
三、簡答題
-
16.資料分析。
哥倫比亞攝影師賈拉米洛在一家鄉(xiāng)村酒店拍攝到一只松鼠猴爬上一只金剛鸚鵡的背,從而輕松地“飛”到26英尺(約8米)高的樹上,堪稱縮小版“阿凡達”。猴子可不是“綁架”了鸚鵡,它們是好朋友,經(jīng)常一起吃東西、一起玩。這幅奇異的景象被攝影師捕捉下來,讓人驚奇不已。
(1)從動物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可分為
(2)上述材料中猴子和鸚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種行為屬于
(3)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哪個更高級?為什么?組卷:22引用:6難度:0.5 -
17.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1、用線吊著一只小蝗蟲逗引一只饑餓的蟾蜍,蟾蜍會立即張口把小蝗蟲吃掉。
2、換成用線吊著一只形狀和顏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卻沒有毒刺的盜虻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會像對付小蝗蟲那樣吞掉盜虻。
3、接著用線吊著大野蜂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仍是張口去吞,不過,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頭,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來。
4、再次用大野蜂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伏著頭不予理睬了。
5、改用盜虻再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
6、最后,還是用線吊著小蝗蟲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蟲吃了,顯示出蟾蜍并沒有吃飽。
問題:
(1)實驗1.2.3說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蟲的本能,這是
(2)實驗4說明了蟾蜍通過生活經(jīng)驗,對大野蜂有了識別,因而不再吞吃,這是
(3)實驗5說明了蟾蜍利用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仍然比較組卷:4引用: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