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湖北省鄂東南教改聯(lián)盟學校高一(下)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2022北京冬奧會剛剛落下帷幕,這既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科技盛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32引用:2難度:0.7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4引用:1難度:0.7
  •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1難度:0.6
  • 4.常溫下,過量塊狀鐵與100mL0.1mol?L-1稀硫酸反應,下列方法中,一定能加快反應速率且不改變H2的產(chǎn)量的是( ?。?br />①通入適量HCl氣體
    ②加少量CuSO4固體
    ③加CH3COONa固體
    ④適當升高溫度
    ⑤將塊狀鐵改為鐵粉
    ⑥將稀硫酸改用98%的濃硫酸

    組卷:20引用:2難度:0.7
  • 5.下列關于離子檢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8引用:1難度:0.6
  • 6.某溫度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0.2mol?L-1、0.1mol?L-1、0.3mol?L-1。一段時間后,反應達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可能是( ?。?/h2>

    組卷:110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5分)

  • 18.某化學興趣小組選擇“影響金屬與酸反應速率的因素”為課題開展探究.
    Ⅰ.甲同學分別用相同質(zhì)量和大小的鋅粒和足量稀硫酸反應的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
    試驗編號 硫酸濃度/mol?L-1 反應溫度/℃ 鋅粒消失的時間/s
    1.0 20 500
    2.0 20 300
    2.0 30 80
    (1)能表明硫酸濃度對反應快慢有影響的實驗編號是:
     

    (2)如果把實驗②中溫度提高至25℃,請你推測鋅粒消失時間(用t(s)表示)的取值范圍:
     

    (3)該實驗除了用鋅粒消失的時間來衡量反應的快慢外,你還能通過
     
    來衡量該反應的快慢.
    Ⅱ.乙同學在200mL稀硫酸中加入適量鋅粒,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生成的氫氣,實驗記錄如下(累計值):
    時間(min) 1 2 3 4 5
    氫氣體積(mL)(標準狀況) 50 120 232 290 310
    (4)由上述數(shù)據(jù)可知,
     
    min時(用0~1、1~2、2~3、3~4、4~5等作答)反應速率最大,從化學反應原理角度解釋其原因是
     

    Ⅲ.丙同學探究加入CuSO4(aq)的體積對H2生成速率的影響.實驗中溫度一定,Zn粒過量且顆粒大小相同,飽和CuSO4(aq)用量0~4.0mL,保持溶液總體積為100.0mL,記錄獲得相同體積(336mL)的氣體所需時間,實驗結(jié)果如圖所示(氣體體積均轉(zhuǎn)化為標況下).

    (5)由圖可知:a、c兩點對應的氫氣生成速率
     
    (填“相等”或“不相等”).
    (6)你認為出現(xiàn)bd段變化趨勢的原因可能是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19.硫元素常見化合價有-2、+4、+6價,其中處于中間價態(tài)的+4價硫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主要表現(xiàn)為較強的還原性.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設計如下實驗研究+4價硫元素.
    Ⅰ.SO2制備:
    (1)實驗室用Na2SO3固體與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70%的濃硫酸反應制取SO2,相應化學方程式為:
     
    ;
    (2)選用圖中裝置,收集干燥的SO2,其最佳連接順序為:
     
     
     
     
     
     
     
     
    (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部分裝置可以重復使用).

    Ⅱ.實驗探究SO2的還原性:向盛有2ml 0.1mol/L Ba(NO32(aq)的試管中,緩慢通入SO2氣體,試管內(nèi)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3)配制0.1mol/LBa(NO32(aq)時所用蒸餾水必須先除去溶液中溶解的O2,最簡單的方法是
     

    (4)將SO2分別通入無氧、有氧且濃度均為0.1mol?L-1的BaCl2(aq)和Ba(NO32(aq)中,探究NO3-和O2哪種微粒起到了主要氧化作用,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記錄
    pH變化
    溶液中是否產(chǎn)生沉淀 BaCl2溶液(無氧)中無白色沉淀BaCl2溶液(有氧)中有白色沉淀Ba(NO32溶液(無氧)中有白色沉淀Ba(NO32溶液(有氧)中有白色沉淀
    ①曲線a所示溶液pH降低,說明SO2能與水反應生成
     
    (填化學式);
    ②曲線b所示溶液中的反應可按如下方式進行,請完成并配平該離子方程式:
     
    SO2+
     
    Ba2++
     
    NO3-+
     
    =
     
    BaSO4↓+
     
    NO+
     
    H+;
    ③曲線c所示溶液中所發(fā)生的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
    ④結(jié)合上述實驗,可以推測,Ba(NO32溶液(有氧)中,氧化SO2的主要微粒是
     
    ,其理由是
     

    組卷:7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