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新疆昌吉州高二(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1/21 2: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70分)
-
1.梭倫宣稱:“我們制定了不分貴賤,一視同仁的法律,為每個人都規(guī)定了公平的正義”。在民主改革中,他將公民按照財產(chǎn)的多寡分為四等,并賦予每個等級公民不同的權利。這說明了當時雅典( )
組卷:4引用:10難度:0.6 -
2.顧準在《希臘城邦制度》中寫道:“(梭倫)改革以后,貴族階級固然還是當政的階級,然而……從前實際上并無公民權利的平民,現(xiàn)在在公民大會中也聽得到他們的聲音了?!边@說明梭倫改革( ?。?/h2>
組卷:8引用:4難度:0.6 -
3.古代雅典的梭倫曾在詩歌中寫道:“我完成了這些工作,用我的權力,將蠻力與正義相互調(diào)諧,我像我承諾的那樣堅持到底?!睋?jù)此可知,梭倫的改革( ?。?/h2>
組卷:32引用:9難度:0.6 -
4.商鞅變法先是規(guī)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倍其賦”;后又規(guī)定,“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nèi)息者為禁”,即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據(jù)此推斷,商鞅變法( ?。?/h2>
組卷:20引用:14難度:0.6 -
5.戰(zhàn)國后期,荀子訪問秦國歸來,稱贊秦國官吏“肅然”“恭儉”“敦敬”“忠信”,可謂“古之吏也”;稱贊秦國士大夫“出于其門,人于公門,出于公門,歸于其家’,可謂“古之士大夫也”。這一良好的吏治,緣于秦國( ?。?/h2>
組卷:19引用:26難度:0.6 -
6.吳起在楚國變法,最后被亂箭射死;商鞅在秦國變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殺,尸體被車裂示眾。這一史實反映的實質(zhì)問題是( ?。?/h2>
組卷:21引用:56難度:0.9 -
7.北魏孝文帝改革時規(guī)定“斷諸北語,一從正音”,30歲以下的官吏必須學會并使用漢語;而北魏之后的漢族政權北齊建立后,“鮮卑語復盛……謂之國語”,士大夫“知鮮卑語、胡書”成為耀升的重要條件。據(jù)此可知,二者均有利于( ?。?/h2>
組卷:9引用:18難度:0.6 -
8.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詔曰:“朕方欲興滅國于舊邦,繼絕世于劉氏”,宣稱北魏承繼漢朝。太和十五年孝文帝又稱“晉既滅亡,天命在我”,遂摒棄十六國政權,直接承繼晉朝。孝文帝此舉意在( ?。?/h2>
組卷:21引用:9難度:0.6 -
9.漢化改革后,六鎮(zhèn)鮮卑職業(yè)軍人以前仕宦的特權被取消,社會階級從貴族急速淪落為鎮(zhèn)戶、府戶,身份低下。孝文帝的漢化政策加劇了未漢化的鮮卑軍人與已漢化的宮廷子弟之間的矛盾,積聚的不滿在25年后被引爆為六鎮(zhèn)之亂,導致北魏的分裂和滅亡。這說明( ?。?/h2>
組卷:15引用:45難度:0.6 -
10.據(jù)《魏書?目錄序》記載,北魏從立國到孝文帝時的二十余年中“爵無祿”,484年,孝文帝規(guī)定“戶增調(diào)三匹,谷二斛九斗,以為官司之祿”。還規(guī)定“祿行之后,贓滿一匹者死”。孝文帝此舉的主要目的是( ?。?/h2>
組卷:6引用:21難度:0.7 -
11.王安石變法期間,創(chuàng)立太學三舍法,將太學分為外、內(nèi)、上三舍。上舍生畢業(yè)成績優(yōu)等的直接免試授官,中等的須參加殿試,下等的經(jīng)吏部考試再經(jīng)題試后可授官。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h2>
組卷:12引用:16難度:0.8 -
12.免役法是王安石變法的重要內(nèi)容,規(guī)定廢除過去的差役辦法,改由官府募人應付。 募役的費用按照戶等高下分擔,其名目除“免役錢”之外,又增加“助役錢”。免役法的實行( ?。?/h2>
組卷:11引用:13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
3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至晚清近800年間對王安石及其變法的評議以否定為主。一是北宋朝廷南渡以后,宋高宗命重修《(宋)神宗實錄》,“唯是直書安石之罪”,后人評“公(王安石)之受穢且蔓延于千萬世,尤莫甚于此書”;二是宋理宗在淳祜元年(1241年)下詔,以周濂溪、二程、張載、朱熹五人從祀孔廟,“王安石謂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此三語最為萬世之罪人,豈宜從祀孔子廟庭,合與削去,于正人心?!?br />——摘編自李華瑞《九百年來王安石變法評議的演變和發(fā)展》
材料二 梁啟超稱王安石“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當之矣”,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國家”的銀行,把免役法視作“與今世各文明國收所得稅之法正同”、“實為國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還認為保甲法“與今世所謂警察者正相類。川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垢,易世而未之游(洗刷)者,在泰西則有克林威爾,而在吾國則荊公?!?br />——摘編自解璽璋《梁啟超為什么要寫王安石傳》(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對王安石變法的評議以否定為主的原因。
(2)任選材料二中的一則新法措施,說明其在當時實行的積極效果。
材料三 純粹法家以富國強兵為目標,他們所采取的是國家本位,而不必是王家本位。他們抑制私門是想把分散的力量集中為一體以謀全國的富強,人民雖然受著嚴刑的壓迫以為國家服役,但不必一定為一人一姓服役,因而人民的利益也并未全被抹殺,人民的大部分確實是從舊時代的奴隸地位解放了。商君正是這種法家的成功的代表。
——郭沫若《十批判書?前期法家的批判》(3)據(jù)材料三,簡析商鞅的歷史貢獻。綜合材料,指出影響歷史評價的因素。組卷:1引用:2難度:0.5 -
3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年,張之洞署理兩江總督期間結識康有為,與康有為有過數(shù)度深夜長談。最初他很賞識康有為的才華見地,籌款支持康有為創(chuàng)辦《強學報》。但在《強學報》創(chuàng)刊號中,康有為的做法引起了張之洞極大不快??涤袨榭l(fā)不能公開的光緒帝“上諭”,并用旁注文字自詡自重。更“令人駭異”的是,刊物首頁以“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的方式紀年?!稄妼W報》只辦了3期即被張之洞叫停,兩人漸行漸遠。1897年冬,康有為進京,政治上要一展身手。張之洞對他由警惕轉(zhuǎn)向擔憂。他認為康有為所主張的“平等、民權”,“一萬年做不到,一味囈語”。但張之洞畢竟是新派人物,從未向康有為“公發(fā)難端”。他不反對變法,只是希望來一場沒有康有為的變法。為闡明自己的政治與學術思想,張之洞在1898年春主持撰寫《勸學篇》,一是針對康有為的“邪說”,二是針對保守官員的“遷說”,其書多變法主張,經(jīng)光緒帝推廣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摘編自茅海建《戊戌變法仍有巨大謎團:張之洞曾贊同變法》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張之洞和康有為均贊同變法的背景。
材料二 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歷代替農(nóng)歷,元旦代替春節(jié),改革服飾、發(fā)式和飲食習慣等。一開始“歐化”鋪天蓋地。但是,這樣的“歐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壓倒,尤其是思想界?!环Q為日本“資本主義之父”的澀澤榮一,則從《論語》里尋找儒家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結合點,提出了著名的“論語加算盤”即“道德經(jīng)濟合一”論,這種社會大轉(zhuǎn)型過程中的文明與文化“離異”與“回歸”現(xiàn)象,在東亞具有普遍性。
——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
(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日本明治維新的特點,并分析其主要影響。組卷:4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