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甘肅省白銀市靖遠四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2/31 20:30:2
一、選擇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8分)
-
1.樂官伶州鳩向周景王解釋音律,將武王伐紂時“月在天駟”的天象——“月之所在,辰馬農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經緯也”解釋為:周人祖先居后稷之官,善撫農事、不廢田畝,使民有食、安居樂業(yè),這便是周德的由來。這一解釋可以說明,在周代( ?。?/h2>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2.法家認為:運用強民(即“禮、樂、《詩》、《書》、善、修、孝、悌、廉、辯”等儒家思想教化)的辦法來懲處不服從法令的民眾,君主的統(tǒng)治會被削弱;運用對待奸詐之人的方法來治理善良的人,國家就會治理得越來越強大。由此可見,法家主張( ?。?/h2>
組卷:20引用:6難度:0.7 -
3.如表所示為不同史籍所載漢代經濟活動(部分)。據(jù)此可知,漢代( )
《后漢書?樊宏陰識別傳》 世善農稼,好貨嘗欲作器物,先種漆……資至巨萬,而賑贍宗族,恩加鄉(xiāng)閭 《昌言?理亂篇》 豪人之室……船、車賈販,周于四方;廢居積貯:滿于都城 組卷:1引用:2難度:0.6 -
4.唐高祖武德年間,政事堂設于門下省,供宰相集體議事;高宗永淳年間,政事堂遷于中書??;玄宗開元年間,政事堂被納入中書門下進行管理,并先后將吏部、兵部、戶部、刑部和禮部等機構引入中書門下,此后中書門下正式成為宰相的辦事機構。政事堂的變遷( ?。?/h2>
組卷:21引用:9難度:0.5 -
5.南宋慈幼制度不斷發(fā)展,其得以持續(xù)運行的關鍵在于國家提供一定數(shù)量田產,使之能夠連續(xù)不斷地獲得錢谷,再由地方社會鄉(xiāng)賢、鄉(xiāng)大夫對其進行管理,從而持續(xù)資助貧戶撫養(yǎng)孩子。這體現(xiàn)了( )
組卷:3引用:2難度:0.6 -
6.如圖為元代宮廷畫家劉貫道所繪制的《元世祖出獵圖》。畫面中忽必烈被安排在突出的位置,其威武的身軀與非凡的氣勢顯露無遺。這幅作品( ?。?/h2>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7.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下令“允許私人自由采礦冶鐵,按產量納稅十五分之一”,但同時規(guī)定“鐵礦場每處只許一爐,多不過五十人”“若有多聚爐丁及別省人稱首者,即便拿獲,釘解所在官司,從重治罪”。這說明當時( ?。?/h2>
組卷:1引用:4難度:0.6 -
8.清代,雍正帝曾說“我皇考圣祖仁皇帝,德符元化,悟徹性天,自羲農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應運而承”,乾隆也說“當皇朝圣祖仁皇帝甲子之歲……鼎新廟貌,崇敬誠切,瑞應章顯”。這些言論旨在( ?。?/h2>
組卷:18引用:4難度:0.5 -
9.1858年,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了《天津條約》,其中規(guī)定:中國需與列強互相派駐外交使臣。于是,1860年起,列強國家紛紛派遣使臣常駐北京,處理外交事務,但清廷卻遲遲不肯派使臣到其他國家去,認為若清廷派使臣到其他國家去,就是自取其辱!這表明清政府( )
組卷:15引用:4難度:0.6
[選修3: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
-
28.材料 1961-1971年,為了清除熱帶雨林對越共的掩護,破壞其賴以為生的糧食,美國在越南實施了“牧場工行動”,使用了大量生化武器,包括除草劑、落葉劑等。這一行動最初針對的主要是交通干線和偏僻的、人煙稀少的邊境地帶。但隨著戰(zhàn)爭的升級,1965年后,噴灑的范圍擴大到人群密集地,目標也轉向越共賴以為生的糧食生產和用以藏身的紅樹林沼澤,并在1967年達到頂峰。據(jù)美方報告,美軍共施用了各種植物殺傷劑7.8萬噸,噴灑面積達2.68萬平方公里,其中針對農田的約占10%。僅落葉劑而言,美國向越南叢林中噴灑了19905架次,面積高達2631297公頃,受風、雨、洪水等的影響,其涉及的面積更大。這些落葉劑中化學毒物二噁英的含量可能有600~680公斤。據(jù)估計,受二噁英影響的越南村莊有25585個,內陸森林和紅樹林面積有200多萬公頃,中毒人數(shù)達153.6萬,其中死亡人數(shù)有3000多人。凡被落葉劑污染的地方,森林被毀,樹葉脫光,林中鳥類和動物也難以幸免,許多珍稀的植物和動物數(shù)量減少甚至滅絕。
——摘編自呂桂霞等《淺析侵越戰(zhàn)爭對越南生態(tài)的影響——以“牧場工行動”為個案》(1)根據(jù)材料,概括美國在越南戰(zhàn)爭期間實施的“牧場工行動”的特點。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美國在越南戰(zhàn)爭期間使用生化武器的影響。組卷:0引用:2難度:0.7
[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
29.[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在舊式學堂接受啟蒙。1914年,陶行知赴美留學;1917年歸國,執(zhí)教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在陶行知等人的努力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成立。不久,僅南京一地就出現(xiàn)了126所平民學校。他還組織編寫了《平民千字課》編輯出版了《平民叢書》《平民周刊》等。1927年3月,陶行知等人在南京北郊創(chuàng)辦曉莊學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的辦學思想。1928年8月,曉莊學校已有8所中心小學、6所中心幼稚園、3所民眾學校等。1936年年初,陶行知被推為“國難教育社”社長。1939年7月,在重慶附近創(chuàng)辦主要招收難童入學的育才學校。1944年10月,陶行知提出“(育才)校務會議是民主教育之組織……是為民主的學習而會議”。1946年7月,陶行知因病逝世。毛澤東寫下挽聯(lián):“痛悼偉大的人民教育家?!?br />--摘編自《先生》(紀錄片)(1)根據(jù)材料,指出陶行知作為“人民教育家”的主要貢獻。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陶行知能夠成為“人民教育家”的原因。組卷:2引用:6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