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xué)年北京市清華大學(xué)附中九年級(上)開學(xué)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7/31 8:0:9
一、基礎(chǔ)?運用
-
1.清華附中C21級開展了一系列初三入境教育活動,其中一項是主題為“走進西夏古國,徒步賀蘭山闕”的研學(xué)活動。請你閱讀文段,完成下列任務(wù)。
崢嶸歲月,西夏神秘王朝 西夏是中國中古時期的一個王朝,是黨項族拓跋氏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建立的王朝,統(tǒng)治著今寧夏、甘肅、陜西北部和內(nèi)蒙古西部的廣大地區(qū),在1227年被忽必烈所滅。神奇的是,西夏國以及它的文化似乎在一夜之間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西夏王陵、承天寺塔等為數(shù)不多的遺址。
西夏王陵又稱西夏陵、西夏帝陵,占地近50平方公里,是我國現(xiàn)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區(qū),被世人稱為“東方金字塔”。它以“頭枕青山、腳yī黃河”之勢分布著9座帝王陵和140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西夏王陵不僅吸收了唐宋王陵之所長,而且還受到佛教建筑的影響,將漢族文化、佛教文化與黨項民族文化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我國陵園建筑中別具一格的形式。西夏王陵規(guī)模宏偉,bù局嚴整,每座帝陵占地超過10萬平方米,由闕臺、神墻、碑亭、角樓、月城、內(nèi)城、獻殿、靈臺等部分組成。
(1)對語段中依據(jù)拼音所寫漢字和加點字的字音判斷都正確的一項是A.依 xùn cháng 布 B.倚 xùn zhǎng 部 C.依 xún zhǎng 部 D.倚 xún cháng 布
A.晉
B.唐
C.北宋
D.南宋
史前文明遺跡,古老巖畫印記 ①水洞溝遺址位于寧夏銀川市,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歷史,蘊藏著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示了距今四萬年前舌人類的生存畫卷,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qū)經(jīng)過正式發(fā)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也是我國最早發(fā)現(xiàn)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②水洞溝遺址如同一個被遺忘的世界,留著一座座風(fēng)蝕斑駁的斷巖,原始而純粹,仿佛置身于異星球。
③賀蘭山巖畫位于寧夏銀川市境內(nèi)的賀蘭山東麓。巖畫大多記錄了放牧、狩獵、祭祀、戰(zhàn)爭等生活場景,包括人、動物、抽象符號等,是中國游牧民族的藝術(shù)畫廊。賀蘭山巖畫的題材、內(nèi)容與表現(xiàn)手法都十分廣泛□富有想象力,給人真實、親切、肅穆和純真的感受。
④眾多巖畫為我們掌握和發(fā)現(xiàn)古代游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經(jīng)濟狀況、風(fēng)土人情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文物資料,堪稱一處珍貴的民族藝術(shù)畫廊。
(3)在口處依次填入標(biāo)點符號,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A.逗號 頓號 B.頓號 頓號 C.逗號 逗號 D.頓號 逗號
A.①
B.②
C.③
D.④
賀蘭山闕,戈壁徒步 之前在書本上學(xué)習(xí)了賀蘭山的歷史和戈壁灘的知識,如今,C21級全體師生身臨其境,開啟了一段“賀蘭臨風(fēng),徒步前行”的戈壁之旅!正如徒步之旅起點處的大門兩旁的對聯(lián)“ ”所寫的那樣。
戈壁路是千百年前南征北戰(zhàn)的主要通道,也是古絲綢之路的地貌之一。一邊是巍巍賀蘭山,一邊是戈壁奇境,只有用心感受沿途走過的路,才能用心去體會人生的路?!甭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次徒步必將成為一次自我完善的人生之旅。
(5)填入語段橫線上的內(nèi)容,正確的一項是
A.行萬里路集天地之精微,讀萬卷書知古今之智慧
B.讀萬卷書集天地之精微,行萬里路知古今之智慧
C.行萬里路知古今之智慧,讀萬卷書集天地之精微
D.讀萬卷書知古今之智慧,行萬里路集天地之精微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2.為了激發(fā)同學(xué)的斗志,以高昂的精神抵達徒步的終點,各班在下發(fā)的班旗上面親筆書寫了口號。下列選擇中,最合適的一項是( ?。?br />
口號 字體 理由 A. 清華附中,誰與爭鋒 楷書 口號展現(xiàn)威武之勢,字體體現(xiàn)莊重嚴謹之氣 B. 清華附中,誰與爭鋒 行書 口號展現(xiàn)威武之勢,字體體現(xiàn)豪邁瀟灑之氣 C. 清華附中,厚德載物 楷書 口號展現(xiàn)寬厚之勢,字體體現(xiàn)莊重嚴謹之氣 D. 清華附中,厚德載物 行書 口號展現(xiàn)寬厚之勢,字體體現(xiàn)豪邁瀟灑之氣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二、古詩文閱讀
-
3.默寫。
①
②潮平兩岸闊,
③酒酣胸膽尚開張,
④馬作的盧飛快,
⑤組卷:3引用:1難度:0.8 -
4.閱讀《行路難(其一)》,完成問題。
行路難(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寫出詩中使用了典故的一句詩,并說說此典故的內(nèi)容以及表達的情感。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5.閱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完成問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這首詩是作者寫給朋友組卷:9引用:1難度:0.5 -
6.閱讀《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完成問題。
水調(diào)歌頭
北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h2>組卷:38引用:1難度:0.5 -
7.閱讀《岳陽樓記》,完成問題。
岳陽樓記
北宋?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已陵勝狀,在洞庭一湖。街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榷,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戰(zhàn)?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A.春和景明 四時之景不同 萬流景仰 B.一碧萬頃 上下一白 不敢出一言以復(fù) C.連月不開 日出而林霏開 豁然開朗 D.覽物之情 或異二者之為 益慕圣賢之道
(3)滕子京在寫給范仲淹的一封信中說:“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闭埥Y(jié)合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組卷:24引用:1難度:0.5 -
8.閱讀《醉翁亭記》,完成問題。
醉翁亭記
北宋?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下列選項中的加點詞都屬于詞類活用,用法和其他選項不同的一項是
A.山行六七里
B.手自筆錄
C.雜然而前陳者
D.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和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翻譯:一眼望去,茂盛又幽深秀麗的樹木,就在瑯琊山。
理解:此句總寫瑯琊山草木之秀,為后文引出醉翁亭作了鋪墊。
B.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譯: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事的人,是太守啊。
理解:此句點明了全文主旨,寫出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襟懷。
(3)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說說它體現(xiàn)了《醉翁亭記》的哪種語言風(fēng)格,并結(jié)合《醉翁亭記》的具體例子(“環(huán)滁皆山也”除外),簡要分析這種語言風(fēng)格是如何體現(xiàn)的。
【鏈接材料】
有人買得他(指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稿,初說“滁州四周山”,凡數(shù)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環(huán)滁皆山也”五字而已。組卷:16引用:1難度:0.5
五、附加題
-
23.《游山西村》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共提到了幾種樂器?(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4.《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是一首歌行體古詩。歌行體是古詩的一種體裁,音節(jié)、格律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以每句字數(shù)的數(shù)量為標(biāo)準,《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這首詩共有幾種句子?( )
組卷:9引用:1難度:0.5